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章待编>>遗风易景>>历史沉淀>>回顾九九>>四月作品>>人生圆桌之一

主题:人生圆桌之一
发信人: blueleaf()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2:20:03), 站内信件
文/周国平 


对人性的另一种解释 

  对人性的一种解释:人性是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一种性质,是对 
动物性的克服和向神性的接近。按照这种解释,人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 
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级、越完满。 

  然而,这会不会是文明的一种偏见呢?譬如说,聚财的狂热,奢靡的 
享受,股市,毒品,人工流产,克隆技术,这一切在动物界是绝对不可想 
象的,现代人离动物状态的确是越来越远了,但何尝因此而靠近了神一步 
呢?相反,在这里,人对动物状态的背离岂不同时也是对神的亵渎? 

  那么,对人性也许还可以做出另一种解释:人性未必是动物性向神性 
的进步,也可能是从动物性的退步,比动物性距离神性更远。也许在人类 
生活日趋复杂的现代,神性只好以朴素的动物性的方式来存在,回归生命 
的单纯正是神的召唤。 


灵魂的来源是神秘的 

  我相信,灵魂和肉体必定有着不同的来源。我只能相信,不能证明, 
因为灵魂的来源是神秘的,而一切用肉体解释灵魂的尝试都过于牵强。 
   
  有时候我想,人的肉体是相似的,由同样的物质组成,服从着同样的 
生物法则,唯有灵魂的不同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有时候我又 
想,灵魂是在肉体中的栖居,不管人的肉体在肤色和外貌上怎样千差万别,那栖
居于其中的必定是同一个神。 

  肉体会患病,会残疾、会衰老,对此我感觉到的不仅是悲哀,更是屈 
辱,以至于会相信这样一种说法:肉体不是灵魂的好的居所,灵魂离开肉 
体也许真的是解脱。 

  肉体终有一死。灵魂会不会死呢?这永远是一个谜。既然我们不知道 
灵魂的来源,我们也就不可能知道它的去向。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 
把那不可知的领域称为神秘。 

  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 
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作神圣。 

  然而,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全能的心智主宰着神秘的领域,是否有 
一个至高的意志制定着神圣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一个 
上帝。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属于神秘的领域,对此断然肯定或否定都 
是人的心智的僭越。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 
前者,人只是分为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 
信仰者。 


性、爱情、婚姻是不同的东西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 
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 
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 
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爱情不风流,它是两性之间最严肃的一件事。风流韵事频繁之处,往 
往没有爱情。爱情也未必浪漫,浪漫只是爱情的早期形态。在浪漫结束之 
后,一个爱情是随之结束,还是推进为亲密持久的伴侣之情,最能见出这 
个爱情的质量的高低。 

   多情和专一未必互相排斥。一个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如果他真正爱 
上了一个女人,那爱是更加饱满而且投入的。 


两种孤独 

  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 
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对找 
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 
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 
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 
独,人们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 
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性格与命运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 
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 
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 
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命运。” 

  但是,这并不说明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人不能决定自己的性格。性格
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 
的自由。 

  命运当然是有好坏的。不过,除了明显的灾祸是恶运之外,人们对于 
命运的评价实在也没有一致的标准,正如对于幸福没有一致的标准一样。 

  就命运是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 
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 
支配力量就愈小。 


美逃避定义 

  美学家们给美所下的定义很少是哲学性质的,而往往是几何学的,心 
理学的,或者社会学的。真正的美逃避定义,存在于几何学、心理学、社 
会学的解释皆无能为力的地方。 

  艺术天才们不是用言辞、而是用自己的作品给美下定义,这些作品有 
力地改变和更新着人们对于美的理解。  

--
    我好喜欢蓝色
    象梦一样
    因为我那么喜欢梦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0.1.15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