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tis()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2:17:36), 站内信件
|
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阿洛
有一个朋友前几天说到自己正在看这本书,于是我也就写几句话。
看这本书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具体的内容几乎已经忘记。托马斯的生活似乎 并无目的,“做爱”在作品中占了很大的位置,虽然并没有像《废都》那样以形 而下的生物性描写,但这种活动的确成为主人公重要的生活内容,也许是因为在 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无他事可作。在这里,“做爱”成为解决剩余时间的一种方式 ,一种寄托灵魂的枯躁方式。托马斯与庄之蝶一样无所事事----但从描写上,我 觉得前者比后者正常得多。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本小说的具体内容我几乎全忘了,因此刚才说到的也许都是 错的。事实上我对这本小说的内容并不是很喜欢,只是能看得进去罢了。看完了 ,也就是看完了。这本小说最出色的地方,我觉得,是小说的名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几个字已经是一个极好的哲学命题,因此每当我想 到这本书时,心里边所记得的只是我自己对这几个字的理解,并且认为昆德拉想 表达的也就是这个。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许多人都思考过的。到底怎样才能快乐,恐 怕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什么情况下会不快乐,却可以说出一些来。例如我 觉得吃得不饱而且很冷的时候一般不快活,挨了别人一顿斥责也不大痛快。另外 我觉得如果真正地无所事事,毫无目标感,也是很难过的一件事――我以为这样 的情况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人生中必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想要去做的,真正的毫无所求恐怕也就是万念俱灰 、了无生趣。压力是生存的必须之物,即使这压力并不使我们欢欣鼓舞,但压力 之余的轻松却是无法言喻的。恐怕中国的学生都有过最快乐的假期,这种快乐是 经年无事的人绝对无法想象的,这快乐正是因为有了那么长的一段枯燥乏味的课 堂禁锢才得到的。
痛苦与快乐是相对的,单一的感觉只能使我们堕入虚无。毫无压力的生活会使人 生失去质感,因此我们走在生命的路上,给自己找一些目标,为之奋斗;而这走 向目标的路,路上的崎岖、坎坷与小胜的欢欣,正是生命的价值。
本来要说昆德拉的小说,结果变成了表达自己,真是不好意思。话说回来,昆德 拉的小说中我觉得另外有两本似乎更好,一本是《玩笑》,一本是《生活在别外 》,后一本的题目也是个很好的哲学命题。有空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就写这些吧。
1999,4,1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78.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