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mi()
整理人: (2000-11-19 20:56:49), 站内信件
|
网外书包汪建辉(人间的思路)卷2-006
厦门:
沙滩上游泳的外国人在一年比一年增多。
游泳的人身上穿的泳衣的布料在一年比一年减少。从经济角
度来看泳衣加工厂一年要节省多少原材料?从审美的角度来
讲人类正在羞羞涩涩地开放自己的全身,到哪一年人们可以
彻底地毫无顾忌地全部开放?从目的来讲这种审美趋势是谁
倡导出来的,倡导的人有什么意图?什么目的?人们很有理由怀
疑这是中了泳衣加工厂老板的圈套,老板的目的是为了节省
原材料。但是再往前一想如果发展到了全部开放,游泳的人什么
也不穿了,那泳衣制作厂岂不是要倒闭?于是怀疑又被排除
了。人们又进入了一种毫无目的的生活之中。仿佛生活本来就
该是浑浊的、混乱的、无目的的,过到哪里算哪里,如果你想清
晰,那你将陷入更加的混乱之中。以上的问题你想得通吗?排
除了一个障碍,还会有一个新的障碍;排除了新的障碍,前面
已经排除过的旧的障碍又会重新成为障碍。以前做的事情不合
理了,现在做的事情就更不合理,不合理始终站在前面,你进
它退你退它进,它永远不会让你得到安宁。
人类的社会不可能会完全的合理,但是人可以让它无限
地趋向于合理。只要你一直勇敢地向前去,逼退它——一直逼退
它。
我们终将走向哪里?我们想让自己走向哪里?在一个什
么样的环境、空间、社会、道德观念下出现并生存?
我们要让自己走向哪里?是我们走向它?还是它走向我
们?
在那遥远的未来,时间躲在一个裂隙间等待我们的到来。
我们拿着锄头、铲铣将裂隙挖开从里面翻出了时间的物质,这
物质就要霉烂了,可是就在这霉烂的气氛中我闻到了精神的
气息。使物质能够以意义的形式永存的就是精神。
★ ★ ★
第300个无雨的黄昏,大地笼罩在干燥之中,土地上厚厚
地铺了一层粉末;河床干涸成了一条道路。路思从这条道路上
走过,饥饿了便抓起路上的干鱼啃上几口,渴了便坐下来想一
年前那个下雨的日子。
乌云从天边四处围拢来,像是4个拉网的渔夫拉着网从
四处围拢过来,雨从网眼中漏下,淅淅沥沥的。
“那天的雨真大。”路思想,“我从屋里看出去看见水在村
子间的小道奔腾。浑浊的水卷起地上的脏物,越来越黑地向下
奔去。那些大树的枝叶上挂满了一层翡翠般美妙的光彩。空
气很闷热,我的目光开始流露出疲乏。就在这当儿,有一个女
人在雨中出现了,穿着一件浅色的连衫短裙在雨点中点缀着
明亮的光片。她的身体柔软、匀称、肉感,她脸上的淡漠只让人
看见她的目光和微笑……她走着,走着……向这里而来,就像
一支乐曲、舞蹈。这女人的出现把我投入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烦恼
里,我的脸上开始发烧,我的眼睛变得模糊,我的舌头发干,我
不能动弹了。她一直进入了我的房间,站在我的面前,雨水将
她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使我不得不递给她一条毛巾与一
套我穿的衣服让她换上。我背转身去,听她在身后的换衣服的声
音,我感到两脚发软,但我始终坚持着,望着窗外下着的大雨。
她在我身后哭了,我一直不敢回头,后来哭声停了,的声
音也没有了,我慢慢地回过头来,发现她早已不见了,地上扔
着她换下来的连衫短裙。这件短裙我至今珍藏着,我将它放在
一个箱子里面,那箱子便装满了温馨的温柔。这几年我一直在
想她是谁。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天使。”
路思叹着气,想着他怎样在想得到这个女人欲望的支配
下失去了这女人,就是欲望,强烈的欲望使他的生理机能阻
塞并混乱起来。有人就曾对他说过,那些你想要的东西都会离
你远去。
失望的路思以后再也没有遇见她,可是他至少还保持了
心灵的纯朴。他坚信她就是天使,他坚信天使是可望而不可及
的。
道路上的干鱼落叶般堆积着,他踏在干鱼上,脚下发出了
“嘎嘎”的声音。空气极为干燥,声音一直飘向比以往更远的地
方。
河干成了一条道路,道路上布满了死去的鱼。
一阵飓风卷来,尘土漫天飞扬,鱼漫天飞扬。鱼击打在人
们的脸上辣辣的痛。鱼离开了水在空气中畅游。
漫天中飞扬的鱼,像是在水中游动。
但谁也不承认这是鱼的生存本质。报纸上说这是大自然
中一种罕见的偶然现象,鱼在空中飞扬借助的是外部力量,而
不是它本身的作用。
茶馆因无水而早已无法开张了,茶馆的门紧闭着,侍女坐
在门前望着对面山上枯萎的树木,眼里已经流不出泪水。一只
乌鸦从林中飞起,嘴里叨着一块滴不出血的肉。所有的河已经
失去了水,所有的动物都已失去了血。所有的感情交流方式都
已排除了流泪。这是一个没有水的时代,而火却到处燃烧。任
何火都不能烧过头。关于火的故事我听了很多:杯水车薪、远
水救不了近火、水火不容、水能克火。但这里却找不到水。火
肆意地燃烧起来,由于没有水的克制,人们便称其为:感性的
泛滥。
这是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异化的、压抑的、荒诞的、焦虑
的、分裂的、疯狂的、黑色沉默的、极端痛苦的、平凡的、不可言
说的被认为是现代生活的假设,从这个时候起生活与过去大
大的不同了,艺术也发生了令人惊讶不已甚至是难以接受的
变化。哲学家和思想家由努力思考生活和艺术问题转向宇宙
和技术的问题。具有存在主义认识论基础的非理性主义和表
现反主流文化的非理性主义在大地上燃烧。理性的梦想破灭
了,人们匆匆地赶往感性的圣地,而却忘了带水。人们从一个
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看到是的混浊、干渴、物欲。
没有了相互制约的因素,任何美好的向往——
即便原来就是美好的事物——都会被宠惯成为专横
的罪欲。国家的政体机制也是如此。
侍女坐在茶馆的门前想着路思离去时的情景。那时的路
是原本的路,而现在的路则是河床。侍女说:“救我出去。”路思
道:“外面也是一个莫测的世界,让我轻身前往吧!抛却一切的
顾虑和包袱。我的结局也许会很悲惨。你的现在也许就是幸
福。”侍女将路思送到村口,路思顺着路向外面的世界走去。路
边的夹竹桃花正好开放。路转了个弯,路思便消失在花丛中。
那时侍女的眼里流下了两行泪水,而现在却流不出来。河流干
了,泪流干了,血流干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人类在时间的
不可逆转的过程中日益拉长的苦涩回忆,她注视着时间之手
把惨红的落日推进死神之门,注视着从枯叶上飘落的一点一
点的季节,她放眼辽阔的天空,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宇宙中一粒
尘埃或一株浮萍。在这一表征之下,人类注定地和忧郁的悲剧
意识相遇了,人类感受到了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命运和自然力
的定数是那样残酷地桎梏着自体。矗立在记忆尽头的夹竹桃
花开放着散发出芳香的微意,从此之后这个真本的在异化
中变异为蒺藜和荆棘,剌破了行走者的双足。
在生存中人类没有家,在宇宙中人类的家是地球。人类的
生存得不到永恒的栖息,于是在自然存在的无限性和人类存
在的有限性之间,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宇宙之中,在人类的
意志与自然的表征对抗之间,文化产生了。在漫长的历史长
河中愚昧的物欲的尘埃淹没了人类文化源头的路标,蒙蔽了
人类探寻的视线。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在存在的磨石上打磨出
生存意义的刀刃,去切斩摆在时间面前的道路。
路思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侍女站在后面目送着他远去,包
括她的爱情。她知道他从此再也不会回头,她知道她再也不能
追赶上他,她知道他们的分离是彼此背道而驰。他们将越离越
远,她对他的祝福是:超越吧,超越你所处的时代。虽然她不知
道超越的目的在哪里,超越的意义何在。侍女保持着她原始的
纯朴,她只知道超越是高深的、艰难的,是一般人无法完成的。
超越是人对人的挑战,对上帝的追索。
沿着先驱插置的路标,文化逐渐走向了一个反理性主义的
广阔背景中,在这个背景的深渊里宿命地并排着:孤独和一个
在不确定的时刻等待着每一个人的死亡。艺术、宗教、伦理、社
会及科学等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种气氛的感染。
“上帝为我们创造的世界太不好了,”这句秘而未宣的话
语在提醒着人们正视自己的创造努力。
“上帝死了!”随着尼采的宣说耶稣第二次被钉上了十字
架。
从此,自我开始了疯狂的分裂。这种现象表现在:个人的
道德使人变得坚强,社会的道德使人变得软弱。
是的,在这个原色的广阔背景中路思轻轻地咏唱到:大多数
的人在干蠢事的时候总是感觉非常良好。
★ ★ ★
“跟着感觉走”在大江南北风靡起来,高粱地里的高粱、
玉米地里的玉米也在感觉中跟着感觉摇摆、点头。
感性是手段,理性是目的。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都是由
感性为先驱的,每一个历史的形成都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并对应着这个时代的理性。理性经
由时代的发展前进,通过感性的手段调整而产生出适应的变
化。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17.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