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uename()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0:47:09), 站内信件
|
狙 击 手
这城市中的人事规则和森林中的没什么不同.故事是由他们造就的:"狙击 手
和猎物.
除绝少数人以外,比如查尔斯王子,他口含着皇家白金匙投胎,生来就有资 格
俯瞰人群.
地球上居民们中的多数祖上没有余荫,要出人头地只能打拼,白手立业.我 们
的奋斗史其是一部人文化了的猎物成长史。
如果你不想成为永远的猎物,只有刻苦练习逃脱术,逃跑速度快过子弹,逃 脱
一次是一次,每个回合都不可掉以轻心,猎物的进化在逃脱的次数及技巧上得以 体
现.宁可老死洞穴,也不能死毙在厨房的炉火上.
寿终正寝是猎物们的美好结局.
走兽以力取胜,猴群中体硕者黄袍加身外带三宫六妃,狮虎的领袖地位也得 益
于它们的体积.以人类为主人公的名目繁多的格斗中(剔除体育比赛),男仗财 ,
权,女靠丽质天生.当阁下有幸拥有其中一项,就有资格进入狙击手俱乐部,成 为
会员.阁下能否成功取决于您的杀伤力,眼要准,心要狠,没有仁厚,只有厚黑 ,
要善于打智力子弹,射出去并且转弯抹角,让猎物逃无可逃.毙死一个记一分. 您
的社会地位,存款数额取决您老手下的亡魂数量。
人生是一部好看的狩猎片,金钱,美女,外带战火硝烟.这是一种说法
.
另有一位身经百战的男士说:人生是一个客嫖妓,妓嫖客的过程.由此总结 出
人生三大阶段论.
一曰:被玩.在这一阶段中嫖客是被嫖者的衣食父母,要心甘情愿地,无怨 无
悔地被玩,务必让客人舒心,舒服,舒畅,为其清心败火.
二曰:不被玩.你的人生走势已被众人看好,上司与你执手并肩,称兄道弟 ,
同人们款递眼色,秘书小姐暗送秋波...到了没人敢玩你的境界啦,你当小心 搭
建班底,寻找走足,为来日的大展拳脚打好基础。
三曰:玩别人.可以放手,大胆,恣意地玩.人生至高境界.
唯物论说:事物是联系,发展,变化着的.又有人说努力的人背后站着上帝 .
所以只要你不懈地追求,猎物可以上升为狙击手,妓女可以成长为嫖客.当然不 是
所有人都能出类拔萃的,如果不懂得自我再造,猎物好不过寿终正寝,妓女充其 量
洗尽铅华,出嫁从良.
而社会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狙击手玩大了,杀人成片,还可以占山为王;无 论
客剽妓还是妓嫖客,其中一方做大了,可以出小青楼而入大青楼,付出水样钱财 ,
换回繁华如梦.当不虚度此一番人生.
从这一角度看人类部落,满街走着穿裤子的豺狼虎豹,还有迷途羔羊.
--Wednesday,October 08,1997 08:58 PM 贴于嘉星老论坛
[回目录]
离开现场
从未到过手上的谈不上放弃,又如果拿在手上的是一块滚烫赤红的生铁也无 需
旁人迎头棒喝一声放手.正因为是一件或一个难于割舍的物或人,又到了不得不 割
舍的时候,很有比要冷静下来想一想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现实。
好比一场大火把你多年积攒的家财毁于一旦,又好比至亲眷属突然去了地下 故
乡,无论你怎样地不能接受,一切已成定局,不可抗拒。
在我看来这不算最甚,这不过是绝对的分离,死灭的都各自死灭,不会复生 ,
没有了任何转机,在心理上留下的只是短促的巨痛,不会再有旧梦重圆的幻想. 难
的是那种相对的分离--生离,犹走未走,藕断丝连,人离了,各自还在同一片 星
空下活着,想见还未必能见,想全盘舍下,又不能真正做到,最难。
人和人的关系粗略可以分为亲情,爱情,友情.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一旦建立 是
没法打破的,而爱情和友情却因为繁复的原因它不可能是永恒而牢固的.从某方 面
讲它们是脆弱的,经不起过重打击的,友爱在相当的程度上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
大多数的男女之间的友情都带有一丝浅淡的爱意。深处是情侣,浅处是友人,如 果
不能结庐人间成为夫妻,那仅仅是一种同行者的关系,双方都没有义务肩负对方 的
人生重担,他们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另一方的庇护或助力,是一个并行的线段 或
交叉的点,也就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虚无飘渺的点上,任何时间想放开手,分 道
走,都是有理由的,合理的
.
记得有位作家举了个很贴切的例子,说有人来到江边,一条船将他送到了对 岸
,过了这条江他还要走很长的路,是不是因为船有恩于他,从此他一生就应该背 负
着这条船?如果人们面对仅仅是一条船而不是其他,答案是肯定的,人们会毫不 犹
豫地走自己的路,恩情应该停留在恩情中,而不应该成为负担.好意多走一步当 是
不好了.
当我们不是面对一条船,而是面对另一个生命体,一个异性朋友时,我们怎 么
看朋友的中途分手呢??
一段曾经美好的关系它形同一场欢宴,一个会心的对视,一次秉烛夜谈,一 次
深情的拥吻,甚至一夜风云际会...它们都不可能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目的 地
,仅是半路上的美丽的风景.对于它们的不稳定,不牢固,不永恒的属性,已无 须
怀疑.
欢宴在散的时候必然散去.谁要求不能永恒的事情永恒,他必然遭受挫折感 的
侵扰.
友爱是神作的一方迷宫,勇敢的人走进去,有渊源的男女前因连着后果.. .
婚姻是一座城堡,男女们在城中烧洗煮涮,繁衍子息,经营人生;而友爱的迷宫 则
是一个迂回迷离的通道,有入口,还有出口,出口的功能无需细加说明.
分手意即分手,舍弃就是舍弃.
愉快的人舍得下恩情,渡过某江,舍下某舟,可以浅浅滞留,但并不放弃道 路
.
男女主人公离席以后,好故事的现场当余音飘渺而不绝.
--Thursday,October 09,1997 09:13 AM 贴于嘉星老论坛
[回目录]
遇 仙 记
人的生存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吃它提供的食物维持生计,巡水出游,广交 朋
友。有一种理论说人类是从水里来的,这当然仅仅是假设,拿不出真实可信的凭 据
,千年以来从没有得到过鱼变人的消息。
喜欢去水边散步,水边的风也是湿的。一个城中有水,就象居舍中宿有女人 。
水中游曳着美丽的生物,还弥漫着它们与人类相遇的艳丽故事。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想象力是开阔的。历国历代都出产些虚妄 的
传说,其中有神佛、仙道,还有一些得了道的精灵。最最可爱是那些小精灵了, 他
们与我们一起在地球上居住,无论它们修行几千年,总被它们自己原来的形状局 限
着,是些树啊、蛇啦,狐狸精,螺咝精,没什麽大智慧,也不能肩负大使命,只 因
着羡慕人类的生活,使了些小神通幻化成人急急忙忙与我们结下渊缘。
谁都知道蛇还是蛇,鱼也只是鱼,但人类是有趣的,将它们虚指为人,一时 间
人可以和旁类生命共坐在同一张桌前,吃饭, 聊天, 甚至能越界相爱,居然还 有
本事结下珠胎,比如杭州的白素贞就为许仙产下一子。幸好这件事永远停留在传 说
中,谁也没有在西湖边见过这个人蛇之子.如果神话传说真的跑错时空走到我们 面
前来,未必会美,会感人,大概更多的人不会体会出人兽亲和的美好意味,而想 到
许多的其他问题。
西方有一个很著名的鱼美人的故事,讲一条鱼,她身体的一半是人,而且还 是
女人.有一天她从海里救起了一位王子,并且爱上了他,为了能和王子结成夫妻 ,
在海中女巫的帮助下把鱼尾劈作两半,于是她有了一双和人类一样的双足.只是 每
走一步,脚下全是鲜血...然而她没有得偿所愿,王子娶了邻国的公主作妻。 姐
姐们告诉她,人类的身体充满了烦恼,只有王子的血才能让她重新回到大海,而 大
海,那里才是无忧无虑的世界.并且给了妹妹一把刀.故事的结局很多人都知道 ,
人鱼公主没能恢复原状,痴心的她化作了蔷薇泡沫,仍然守护着王子和邻国公主 蜜
月航船,不让亲属的愤怒伤及所爱.
一般传说故事讲的是精灵和人类之间的情爱故事,人类的生老病死不是她们 的
问题,它们可能生于几千年前,但花容不变,永远的佳人模样.
于是它们只和人类谈论爱情.
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这些传说的版权的拥有者们,你若有兴趣 考
证,你将发现他们大多是男性作者,假借小说,民间传说的空间,凭空想象出一 群
如痴如醉,爱你欲死的女精灵来,其中愁肠百结,万般无奈,确之不恭,害羞矜 持
的却是男人类.
这二则故事很好懂,因为古人的思路清纯简单,编几个故事告诉你:人和人 应
该怎样相爱,故事再怎样荒诞离奇,许仙娶的是白素贞,在许仙的眼中白素贞不 可
能不是女人,许仙是见不得端午节床上有蛇的.白素贞是聪明剃透的,这也是她 永
不以蛇形相见的道理.任何志怪故事说到底都是在讲人的故事.
然后我们迎来了一个灿烂的物质文明的社会.
烛光摇曳,酒香弥漫的场所经常上演这样的剧目:人们边进餐边谈话,中间 坐
着一位衣着摩登的青青女士,身旁坐着两位面目模糊的男女,青青说:"这位是 许
先生,这位是白小姐."现代的男女们通常这样简约的认识,然后谈论嫁娶,然 后
繁衍生息...处处灯火辉煌,人头簇簇,然而现实到没有梦想,地球人再也无 福
蒙受神的恩泽,人和人的相遇的远离了神的点化,于是贫乏,再也没有神仙一样 的
机遇...
好久没有精灵造访的消息,我们的地球之家曾是让它们砰然心动的地方,然 而
我们失去了它.
真的好怀念古岁月中蔚蓝的天,宝石一样闪烁流转的大海,莽莽大丛林.. .
那里神仙出没,人神并肩游荡...
水中幻化的,世间错失了.世界平淡无味.
没有仙遇.
--Thursday,October 09,1997 10:23 AM 贴于嘉星老论坛
[回目录]
小蒲的童年
小蒲带着他的准新娘来看我。
小蒲是我同学的弟弟,我对他的印象几乎永远停留在他7、8岁之间,小时 候
的他胖得象一节大白藕,整日跟在我和他姐姐身后,缠着我们给他买糖果,说是 邻
家的英爱吃糖。
英住在小蒲家楼上,比他略微大一些,看上去很瘦弱,留着两根细细黄黄的 长
辫子,与我们的健康好动相比英是静的,常爱坐在搂梯口呆呆地想她的心事.. .
英还很爱干净,衣服上打着补丁却很平整,辫子光光洁洁的,指甲里没有一点污 垢
。然而没有人和英玩,她和我们太不一样了。听大人们说英的父母在江西白茅岭 农
场接受劳动改造,英和她祖母一起生活,我们偶尔也能见到这位老人,,她身穿 青
灰色旧军服,戴一付老式眼镜,说话很和气,总带个“请”字。听说老人以前是 北
方一家大学的校长,而那时似乎什麽也不是,她的儿子、媳妇正在接受劳动改造 ,
她独自带着孙女儿从北方迁来上海。当时我们只是10多岁的小孩,什麽是阶级 敌
人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疏远英只是因为她与我们太不一样了。而小蒲对此全无 妨
碍,总爱和她呆在一处,说是十分喜欢看她吃糖的样子。我们笑他早熟,还编了 儿
歌逗他:小蒲小英小夫妻,小男小女小人家...70年代的童年生活是乏味的 ,
没有什麽玩具或益智书籍来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只有拿更小的孩子取乐。
后来小蒲姐弟一家迁去了安徽巢湖,中间收到过我同学的一封来信,说小蒲 曾
经是很聪明的,但聪明在安徽巢湖已没有什麽用处了,家里更需要一个壮劳力, 小
蒲现在一顿饭吃3大碗,一个人顶两个人的工分...我同学还说:“俞,你什 麽
时候来这里看看,我们种的蔬菜比城里的新鲜,西瓜也特别甜...”
算来安徽巢湖离开上海只有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但它是一个农村,所有城市 人
的价值观念完全不能影响到它,读多少书,事业是否成功,这些在那儿是奇怪的 话
题,他们关心的是田里的收成,娶亲时的排场,婚后能生几个小子...终究因 为
想法越来越不同,我和他们的联系中断了。
20年后小蒲要结婚了,过去的事变成了一段谈资,我说:“就看见你往楼 上
跑,你们在一块时干些什麽呢?”小蒲说:“念书,英的家里有好多好多的书, ”
“你那时才板凳那麽高,能识几个子!”“英识字啊,她把书里的故事念给我听 ”
我问他英给他念过些时什麽书还记不记得,他费力地想了一想说:“好象有一本 书
叫‘牛氓’”我问他:“‘牛氓’说了什麽你还有印象吗?”小蒲茫然地摇了摇 头
说:“完全忘了,只记得英将书放在膝头,一页一页地翻, 她的嗓音很好听, 象
糖块那样甜...”小蒲还问起了英的现在的情况,我说她在北京念研究生,还 有
出国的打算。而她的祖母、父母亲都在前几年过世了,我对小蒲说我会将他就要 结
婚的消息写信告诉英的,“哦”小蒲应道,脸上泛起不易察觉的潮红。他的准新 娘
坐在一旁,红朴朴的脸上挂着全无妨碍的笑容。我们谈论起他的姐姐--我的老 同
学,当年我们学校的高才生,“她现在怎麽样了?”我问道。他说姐姐的孩子已 经
8岁了,“每天跟着我们下大田,喜欢各式各样的农具,看来将来是肯定要做农 民
的。”
小蒲他们坐了一会,坚持说要走,给我留下一篮子巢湖的老菱,说是他姐姐 特
地关照带来给我的,请我千万要收下。我起身送他们到门口,夜色中的小蒲穿着 水
灰色宽大的衣服,裤脚管高挽起,身边的女人和他一样结实、健壮。 他们走出 一
段路,小蒲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我和身后的小楼,小蒲印象中的城市就是这座小 楼
吧,二楼住过一个叫英的姑娘,她梳两根细黄的辫子,她爱坐在楼梯口发呆,想 一
些遥远的事情,她将一本叫“牛氓”的书放在膝头逐字逐行地念给他听,那本“ 牛
氓”是讲怎样的一个故事他已经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她的嗓音象糖块一样甜.. .
当夜小蒲他们搭乘长江的夜班轮船回了巢湖。后来收到我同学的一封来信, 信
中说“ ...小蒲终于和同村姑娘结婚了, 他从上海回去以后内心一直很冲突 ,
我以为你给他影响是消极的,要知道我们已经做了20年的农民,就象做了20 年
的家禽,突然有一天某人说如果20年前你们努力的话,今天你们可以成为鸟类 ,
这样的话是没有用的,我弟弟已经30岁了,已经错过了重新开始的年龄,我们 没
有其它路可以走,只有做农民做下去。我为此化了很多时间去告诉弟弟,做人首 先
应该认清自己,不要去做不切实际的梦,那样只会徒添烦恼...”
毫无疑问我同学是坚强的,她小心翼翼地避开往事,甚至可以几十年不回家 乡
以此来维护内心的平静。
显然这个故事只有我自己会关心,看自己如何充满着布尔乔亚的伤感情绪, 伤
感是因为城中少了一对聪明的姐弟,而安徽巢湖多了一户很会种地的农家。
--Thursday,October 09,1997 01:58 PM 贴于嘉星老论坛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47.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