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红友精选集>>关于读红楼梦的一点体会

主题:关于读红楼梦的一点体会
发信人: i-stream(冷二郎)
整理人: whian(2002-08-19 11:43:44), 站内信件
这是应网友令狐小春之邀而写的,请各位大家看一下,其中有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请多加指点.

关于读红楼梦的一点体会――给令狐小春
小春你好,得知你近期要看红楼梦,很高兴又多了一个同志,承蒙不弃,我在这里把我读红楼时的一点体会谈一下,以供你参考。
小春,我不知道你现在手头上是不是有红楼梦,如果正要选择的话,我建议你能选一个带有注解的版本,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和那时不同了,很多在当时很简单的词句,在现在却是很难读懂,比如说,在第六十五回中,尤三姐说了一个歇后语,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注解中是这样解释的,杂面是一种以绿豆为主制成的面条,煮时必须多加油,味道才不会苦涩,如果只用清水煮,便不堪吃。如果没有注解,这个歇后语就难以理解为什么是只看不吃了。当然,注解不同于批语,注解只是解释一些疑难点,批语却是更多地在表达作批者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我的感觉,最好是不看这样一本批语过多的版本,因为读红楼梦最主要的是自己的体会,别人的观点太多了,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对于自己理解红楼梦并没有好处。在看到一定和程度后,等自己有了一定的见解时,再找本带批语的来看一下,或者找些红学大家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之作,来对照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有什么疑问,找人一起探讨一下,都是不错的。
红楼梦写得好不好?当然好,不管看过的没看过的,都承认这一点,但是,真正看过的却少得很,其他的三大名著谁都知道不如他写得好,但是却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因为红楼梦所讲的都是日常琐事,趣味性不强,不能做到雅俗共赏,所以大部分人对它并不感冒。我以前也是的,其他三大名著在小学没上完时就都看完了,但是红楼梦却是在工作以后才开始看的,以前是一拿起来就烦,没看几眼就放到一边去了。等到后来看进去以后,才发现红楼梦的种种妙处,实在是其他三部名著所远远不及的。但是,难就难在这个开头,小春,我不知道你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你可以不必从头至尾地看,可以先有选择地看。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的部分是趣味性比较强的,比如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二郎惧祸走他乡>,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因(音),憨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些都是写得很有趣味的。还有一些是写得文采飞扬的,比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五十回<芦雪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鬼画(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这些回里面的诗词歌赋都是一流的,很值得欣赏。当然,红楼梦的精彩回目远不止于这些,这里只是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以供你参考。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包罗万象的小说,我大体上列出它的几点好处,一是文才出众,二是结构有如古树盘根般地复杂严谨,三是内容丰富,四是塑造人物十分成功,其他的好处姑且不论,就凭这几点,就已经足以值得好好地去读了。红楼梦的好处不是可以轻易体会到的,所以读红楼梦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看三两遍难以体会其中的种种妙处,它的好处可以一步一步地去体会,一开始看的时候,可以先欣赏它的文采,然后再体会它的人物塑造的妙处,接下来就可以去钻研一下里面的复杂的因果关系,前后的照应,各种隐语,再往后,如果还有时间和兴趣,就可以做一些考证方面的工作了,如果到了这一步,我想应该就离红学家的距离不远了吧。这四步曲也不是一定得有个很严格的先后顺序,很多其实是在同步进行的,只是大体上有这样的个顺序,而且也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如果换了别人,相信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了。这四步曲如果都想做得很好,我想,即使是穷尽一生的精力也是不够的,多少红学专家都是一生钻研红楼的。我们作为爱好者,其实是没有必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的,只要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己能够尽兴而归,也就算是不虚此行了,对吗?
小春,上面是我看红楼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对你看红楼有所帮助,到时有什么体会也欢迎你来和我一起交流一下,等你的好消息了。
    最后说明一点,因为我用的字库不全,有些字打不出来,只得用同音字来代替,无耐,无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