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ngzhariben(笑看风云)
整理人: leonard_soup(2002-08-11 16:12:00), 站内信件
|
春秋战国刺客评说(点计数:1836)
--------------------------------------------------------------------------------
作者:拔剑出京城 http://www.pen123.net 2001-10-3 19:07:46 士柏咨询网
史记刺客列传中,太史公所列者有五:曹沫(列),专诸,豫让,聂政和荆柯。其中的情形,以曹沫功成得官,身亦未死,最为圆满。专诸功成,身不免,然其子为上卿。聂政亦功成,但死状最为惨烈,暴尸于市,若非其姊以死相认,其名亦没。豫让刺赵襄子,虽未功成,但得遇明君重义,故可击衣三次,含笑而死,燕赵之士为之涕泣。至于荆柯,功败身没,然其节气,在太史公笔下,跃然而为古今刺客第一。
五人之中,曹沫所述最为草草,尚不如赵相蔺相如的形象丰满。就专诸仅述本道,着墨亦少。及至豫让,陡入高潮,太史公之鬼斧神工跃然纸上,读至击衣一节,已为慨然之气所摄。至聂政刺韩傀,所述虽简,然着浓墨于聂政毁容暴尸,至其姐哭尸一节,更见大义所在,为后人所效仿。荆柯刺秦,其事曲折,然太史公并未去繁就简,反而在其来龙去脉上大书特书,其才情发挥至极致,终成史记中最为感人的千古名篇。
这样重节气,轻功名的安排,是太史公有意为之,或无意而成,今人已不可考。结合太史公个人的悲惨遭遇和史记曲折的成书经过,这样的安排却又是顺理成章的。试看自豫让一节始,赵襄子解衣,聂政毁容,其姊哭尸,田氏自刎去疑,樊于期自刎献头,荆柯刺秦王,高渐离目盲投铅,无不渗透出太史公铿锵有力的声音:“士可杀,不可辱!”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史记所以为史家推为表率之作,正史之最,正是因为有这股贯彻通篇的正气。“士可杀,不可辱”六个字,说小了是知遇之恩,以死相报,如豫让,聂政之流。说大了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气节,如田氏,荆柯,高渐离之流。在荆柯刺秦的故事中,刺客已经从狭隘的个人世界中走出,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刺秦,从总体而言,非荆柯一人之力,而是前赴后继的牺牲。这牺牲的背后,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在一种忧国忧民,不甘为奴的精神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伟大。田氏的自刎,初看有些突兀,似乎过于注重个人名节,但文中一个“激”字(以一己之死感染荆柯),却反映出这位老人自我牺牲的真正本意,其为国家死矣!而这样的精神,也最终感染了荆柯,使其从单纯的好勇斗狠中走出,最终策划出图穷匕现的精密计划。这其中,借督亢之图,借赵夫人之匕首,借樊于期之头,这三借显示出荆柯行事前所未有的的缜密慎重。特别是荆柯去找樊于期借头,这个看似荒唐的要求却得到了樊的一口答应,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他看准了樊的复仇心理,也是因为荆柯身上那种为了国家大义,敢于牺牲一切的精神赢得了樊的信任。
(荆柯曰:“今有一言可以解国家之患,报将军之仇……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虽然荆柯最终仍然是失败了,但其倚柱就义前说的那句“事所以不就,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更是体现了荆柯以国家大义为先的伟大精神,使其悲剧性英雄主义显得更加光辉,遂为千古刺客第一。
荆柯失败后,不久燕亡,秦并天下,其友高渐离避为家奴,后为秦始皇召见,看重其击筑(一种当时流行的乐器)的才能,赦免了他后,有意将他留在身边奏乐,但知其气节,恐其行刺,因而刺瞎了这位战国末期最有才华的音乐家的双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高渐离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后 ,暗暗将铅块填充筑中,在接近秦始皇时,以筑击秦始皇不中而遭诛。
如果说荆柯刺秦仍有成功的一线可能性,高渐离的行为无异于飞蛾扑火,但这种不甘为奴的气节,却震慑古今,以至于连秦始皇这样的雄才大略,亦遂“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好出游,路途中时经常遭六国旧人伏击,几乎月辄四五次,如张良年少时散尽家财,求客刺秦王,并成年后亲自与力士沧海君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见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虽然绝大多数的刺杀都属于一种无意义的送死行为,但其前赴后继,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奇观。这其中又有更深一层的时代原因,那时的亡国之辱,比及后来要惨烈的多,对于男人,意味着“士”的身份的剥夺,陷入“非人”状态,即奴隶的状态,不但财产尽失,宗器姓氏亦不复存在。对于女人,尤其是贵族妇女,亡国意味着所有女性尊严的彻底丧失。故六国亡时,围城之惨烈,集体自杀之频繁,为历代所罕有,而幸存亡命者,昼夜所思,惟有刺秦,及至陈胜一呼,百夫皆从,天下群起而亡暴秦,不能说没有受到这种自田光,荆柯传承下来的追求自由,捍卫人格尊严的伟大时代精神的激励。
赴国难,取大义,此所谓荆柯为千古刺客第一的原因所在。
夜凉秋如水,拔剑出京城
2001年10月3日 北京
按:今常有青年视国史为腐朽,视先人为无物,讥讽恶贬,无所不用其极。今国家强盛,然忧患未减,而青年意气若此,诚可哀也。为此文,“给求知者以知识,给懦弱者以勇气”,正所谓荆柯所为,“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 坚决抗日,从现在做起,首先拒绝日货!!!
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成语故事”开版了,咱们又多了一个评古论今的好去处,欢迎到
成语故事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