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antoo(Tchaikov-Drive)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13 02:34:06), 站内信件
|
乐曲介绍,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作曲家自称是“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用的咏叹调及各种变奏,由两个手键盘的羽管键琴弹奏。”
这部变奏曲的由来据说是为俄国前驻萨克森大使凯泽林伯爵写的,巴赫的学生J.T.戈尔德堡受雇于大使。凯泽林伯爵患有失眠症,一次听说巴赫来访,他就邀请这位人人敬仰的音乐家写点什么供戈尔德堡演奏,帮助自己度过那些难熬的不眠之夜。咏叹调本身用夏空的节奏,旋律绚丽多彩。
在三十段变奏中有九段不同音程的canon(3,9,7,12,16,18,21,24,27段),其中两段用反向进行。最后一段变奏是首集腋曲(quodibet,字面意义为随心所欲),他把两首流行歌曲结合而成,是一首借用流行歌曲旋律的作品。
《戈尔德堡变奏曲》的变奏基础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主题的低音线。 演奏中所遇见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一般所买到的CD版本都是把乐曲分为32段,前后两主题加上30段变奏。一些乐谱上也会把各个变奏分写在不同的页上,这就造成一种错觉,这部作品有三十二段…… 让我们来注意格伦·古尔德对作品的演绎吧。他的传记中记载他82年录制的《戈尔德堡变奏曲》时谈到一个问题,就是把这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演奏,主题与30段变奏有一种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古尔德自己对早年的版本的不满,这也是其中的原因。所以80年代的那个录音就只用一个track!虽然也在形式上把音乐作品一体化了但给听众带来了欣赏的不便。 大家不知是否知道格伦·古尔德《戈尔德堡变奏曲》还有一个现场录音版本,是1959在萨尔斯堡音乐节的现场版,虽然CD中分了32段,但其中各段变奏却是不间断的演奏,作品浑然一体,估计那时的古尔德就注意了把这首变奏曲作为一个整体来演奏。把《戈尔德堡变奏曲》当作整体来欣赏是我这几天突然间感觉到的,其实也应该是如此,好比欣赏其他的变奏曲那样……而不是受CD唱片的左右,变成32个小乐章似的聆听。
---- qq 194996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