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eddrluo(诚之)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24 19:42:03), 站内信件
|
按:这是一篇神学院硕士生的论文。资料收集完整,比较也堪称公允。
其中有许多word的文字表格,在这里看起来很困难;请看原文:http://home.netvigator.com/~kudaniel/academic/aessaylist.htm#a000404
但我对于其中“一错百疑”的观点很感困惑。
李兄在北社宗教网上也贴了 “真的尺度”一文;其中也提到您认为亚当夏娃可能也要列入“神话”的范围。
不知道您怎样看这个 “一错百疑”--从信心上退一小步,就意味着从信仰上必然节节后退,直到彻底崩盘,有如骨牌效应,溜滑梯--的说法。
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偏向有限无误论:
希伯来人在写旧约时,是用一种信仰的态度来看的,犹太思想在旧约时代并没有受到希腊思想理性成份的影响。因此,读旧约,就不能用现代人看历史(是要求客观、准确的)、科学(要求有事实证据)的眼光来看﹔既然作者没有要在历史、科学上准确无误的自我要求,只作为一个信仰的告白(无论这是人类对神启示的直接记录,还是人类对神启示的响应),完全无误(或绝对无误)的观点,认为在圣经在历史、科学上无误,就是一个错误的假设。虽然神会保守圣经作者,尽量作到科学与历史的无误(因此我们看到圣经超越历史、科学的许多先见),但是神也应该不会用圣经作者无法理解的观念来启示作者,作到今人要求的科学与历史的无误,因为太过详细的描述,并不利于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口传。圣经的笔法,是一种大开大阖的信仰记录,不是一本巨细靡遗的历史科学记载。
以下是转载:
==============
系统神学(一)学期论文
圣经无误的模式之争
引言
圣经是否无误?这可以说是近两个世纪,福音派最严峻的考验之一。
如果,对马丁路德来讲,因信称义是关系教会存亡的教义,对保守福音派来讲,圣经无误就是关系基督教信仰存亡的教义。圣经无误论的地位,绝不低于三位一体和基督的人神二性。近代的系统神学教科书里头,圣经论是放在神学本体之前的,虽然使徒信经并没有「我信圣经无误」一条。
在近代福音派中,兴起对圣经无误理论的批判。批评的学者继有兰塞(T.M. Lindsay)、奥尔(J. Orr)、巴寇华(G.C. Berkouwer)等。这种无误论的理论形式,可以追溯到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巨擘,贺智(C.H. Hodge) 和华夫(B.B. Warfield)。现在,它被看作是有损基督信仰的哲学产物。批评认为,该把「无误」修改作「无误导」,这一种立场一般叫作「有限无误论」。期间,支持圣经字句无误的理论也有变化,某种忽略文学和文化元素的无误论证方法,称为「绝对无误论」,修正的立场叫作「完全无误论」[1]。完全无误和有限无误两论,他们都说自己的立场才是圣经的看法和教会的正统,并且都认为对方有损信仰(包括基督徒对神的信心、圣经的权威和信仰的完整),向现代学术的冲击低头妥协。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完全无误论」和「有限无误论」两种理论模式之间的冲突。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的:一、笔者把这种福音派内部的无误之争视为理论模式的问题,不会追问个别支持者的信仰纯正,或者圣经文本的对错考据;二、笔者视这种争论是模式之间的冲突,而不是正邪角力,或者教会生死之战。希望这样,可以避免情绪渲染,越看越模糊,斩不断、理还乱。
在扼要勾划出两论的论证与反证之后,笔者希望能够从更宽的视野──反对者对圣经无误的彻底否定,看清两论背后的逻辑运作,再追到它们的前提,检验推论和前提是否合理。最后,笔者也尝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希望在两论之间搭建桥梁。
1. 无误论正反破立的一次检阅
两论之间壁垒分明。我们可以在相同立场的学者中间,理出类似的论证和反证。虽然在措辞上,一些学者比较客气,另外一些就很激动。我们会发现,两论所依据的论点其实很相像,却得出相反的结论。
批判无误论的论点不少是针对绝对无误论的,这些论点在完全无误论身上并不合用。这些批评主要有三方面:一、高举理性。信心首先是理性的同意[2],然后才是信靠;圣经是可以用理性证明的,证据分「外证」和「内证」[3]。二、忽略人的因素。诠释采取字面主义,忽略文体[4];圣经作者能超出自己的文化限制,说出现代科学;所有圣经矛盾都一定要得到调和[5]。三、忽略圣经的目的。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科学[6]、哲学[7],甚至时局预言,却忘记圣经的中心和道德要求[8]。
笔者现把两论彼此辩论的论点表列如下,再对每一部份作出解说:
圣经无误两论的正反破立简明
完全无误论-支持 有限无误论-支持
· 释经支持 · 字句默示论的自然结论 · 耶稣与使徒们支持圣经字句无误 · 新约圣经支持旧约历史无误 · 神学推论 · 神的全能、全知和信实的自然结论 · 基督人性无罪好比圣经人性无误 · 历史正统 · 教会历史支持圣经一般性无误 · 历史正统 · 教会历史本来只说无误导 · 人性限制 · 神是藉会犯错的人启示 · 神学方法论 · 圣经的主题关乎救恩,而非科学准确性 · 圣经权威建基于圣灵的内在见证 · 信心先于理解表明字句无误不重要 · 释经支持 · 圣经看无误是指无误导
完全无误论-反对 有限无误论-反对
· 理性先于信心 · 只是经院哲学式推理的产物 · 专注字句使信心建立在理性上 · 忽视圣灵的内在见证、限制圣灵的默示 · 「一错百误」造成信心动摇与退缩 · 「字字皆要」使人看不见圣经主旨 · 「原稿无误」使无误不能被检证 · 忽略人性因素 · 对错误的定义狭隘 · 错误的定义使无误与无误导没有分别 · 解经不当 · 支持的经文诠释牵强 · 使用有误抄本说明无误论没有必要 · 有损神的诚信 · 教义历史不可分割 · 教义和历史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 圣经的教义可信性成疑问 · 在圣经以外各自寻找辨伪基础 · 信心失去基础 · 导致否定成文圣经的默示及启示 · 使信心成了纯粹主观的东西 · 缺乏例证 · 宣告有误非因找到圣经有误
完全无误论的支持点。
完全无误论的支持点有三,按重要性排列是:一、释经支持;二、神学推论;三、历史正统。
释经支持。释经方面,主要是靠着确立字句的默示论而间接建立的[9]。字句默示论相信,圣经中每一个字都是圣灵保守而记录的。完全无误论是字句默示论的自然结论:既然每一个字都有圣灵保守,所表达的意思就没有错误了,管它是救恩、道德,还是科学、历史。这些经文分两方面:耶稣和使徒们明明的宣告和他们应用旧约圣经的案例。前一类经文有太5:11-18的「一点一画」;约10:34-36的「不能废」;提后3:14-17的「神所默示」;彼后1:20-21的「圣灵感动」等。后一类经文包括对全部旧约圣经的肯定[10];把人的话看成「神说」[11];辩论时倚靠旧约经文的文法细节[12]等。
神学推论。神学的三段论式,来利(C. C. Ryrie)的说法最典型:
神是真实的(罗3:4)
神呼出了圣经(提后3:16)
因此,圣经是真实的[13]
艾力逊的推理,比较仔细:
如果神是全知的,祂一定知道一切,不会胡涂
如果神是全能的,祂一定能保守文字无误
如果神是信实的,祂一定想如此保守,叫人不被误导[14]
无论推理形式如何,最重要的一环是神的信实。神是不能说谎的[15]。殷保罗便声称:「说圣经含错误,无疑是对神的一种指摘。如果说圣经含有错误,这等于说,神是有过失、神是会犯错的。」[16]
正正是这一点,使论争充满激动。问题升级了!只要有人怀疑圣经无误,他不只是怀疑圣经,还是怀疑神、挑战神,使神变为虚谎!因此缘故,这同样是他们反对有限无误论最重要的一点。
除了神的属性,基督的人神二性是另一条推论的路线。这里用上的是模拟的方法,因此不能作为决定性的论据[17]:
完全无误论:基督与圣经的模拟
教义 启示性质 神性 人性
基督人神二性 肉身的话语 基督是神的本体 祂有人的身躯,却没有犯罪
圣经无误 成文的话语 圣经是神的启示 它有人的言语,却没有错误
历史正统。符合历史正统,是完全无误论第三个支点。教会正统的神学家如奥古斯丁和马丁路德都支持圣经无误,虽然他们没有使用「无误论」的专词[18]。不过,这一点他们不及有限无误论的那么看重[19]。
有限无误论的支持点。
当完全无误论把立论架搭在默示论和三段论上时,有限无误论的策略是举起正统的旗帜。他们的支持点有四,按重要性排列是:一、历史正统;二、人性限制;三、神学方法论;四、释经支持。
在方法论上,他们似乎不认为圣经有正面的指导,反而更多据以「信心先于理解」的神学原则。人性的要素,他们特别强调;在完全无误论中,这一点变成了一张规限「无误」定义的清单,这些规限在以后会再探讨。
历史正统。洛杰斯和麦甘,由教父时代开始,追寻神学家们对圣经的看法。他们认为,历史上有两种神学研究的进路[20],一条是受柏拉图影响,信心先于理性的进路。跟随的人包括:奥古斯丁、改教家、以至近代鼓吹有限无误的阵营。另一条进路是受亚里士多德影响,把信心建在理性上的进路。追随这条路的有:以阿奎那为首的中世纪经院哲学、以改教动运第二代领袖为首的更正教经院哲学时期,以及由普林斯顿神学院建立的圣经无误论。普林斯顿的领袖们还以为自己跟随改革宗正统,事实上,他们是跟从充满经院哲学味道的图立丁(Francis Turretin)[21]。
这样,有限无误论便正确地跟随了历史正统,完全无误论乃是经院哲学的产品。
洛杰斯和麦甘,不断强调历史上几个圣经论的主题,以突出他们的正统血统,其中包括启示的适应说、圣灵的见证,和对错误的看法。这几点就带到有限无误论其它的论据上去。
人性限制。完全无误论用「道成肉身」模拟圣经的人性因素无误。有限无误论就认为「道成肉身」[22],作为神在启示中的适应,要说明人性的限制无损圣经的权威。因此,有限无误论能够公平对待圣经中人的因素[23]。
适应说(accommodation)强调,透过人的语言来传递启示,其实是神的降卑。类似的想法包括渐进启示和有机默示。渐进启示说明,真理要在充满错误的人类当中渐渐生长[24];有机默示强调圣经虽说都是默示,但并非字字皆睿智,而是朝着一个主题而各安其所[25]。这样,圣经就没有必要字字无误。管它在叙述上是否出错,整体上要带出的主题是清楚无误的。
神学方法论。这里有关圣经的主题和信心的基础。圣经的主题是救恩,本来就没有需要在微小细节上准确无误,电话簿才需要这样[26]。把焦点放在字句上,是重心的转移[27]。信心先于理性。证明圣经权威的,不是圣经无误的证据,而是圣灵在心里的见证。即使圣经因为人的限制,在记载上有错误,那并不影响圣经的权威。有限无误论才是把信心正确的放在圣灵的见证上,让人勇敢地坚信,不会终日惶恐,害怕有一天醒来,听到学术界宣布推翻圣经无误[28]。
释经支持。这里有关圣经怎样看错误和默示。首先,圣经看的错误是指偏离正道,而不是科学和历史上的准确性,支持经文包括诗19:12;太22:29;雅5:20;彼后3:17等[29]。错误是道德上的,而不是技术上的。其次,那些完全无误论用以支持字句默示的直接训诲,都被看作功能上的无误导。以太5:17-18的「一点一画」为例,有限无误论认为,这一句不是字面解释的,指向的不是圣经的用字准确,而是圣经教训的不可更改。以下笔者表列了浩伯特针对每一节经文所作的诠释:
圣经诠释上的差异
援引经文 完全无误论 有限无误论[30]
太5:17-18「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 指向完全字句默示 指神命令具约束力和持久性
约10:34-36「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 指神教训的约束力
提后3:14-17「都是神所默示的」 指圣经的完备
彼后1:20-21「没有出于人意的」 指圣经的自明性
从列表可见,诠释的分歧在于:所列经文除了表达圣经的效能(自明、完备、持久),有没有把效能建筑在字句上?只有证明后者,才能排除观念默示论,引往字句默示论。不过,完全无误论列举的引经案例,却不在有限无误论攻击之列。看来,这种引用实例的论证,比直接训诲更有力,证明字句不是无关痛痒的。
反对有限无误论。
反对有限无误论的论据有三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一、有损神的诚信,还有:二、教义历史不可分割;三、信心失去基础;四、缺乏例证。
有损神的信实。这一点和完全无误论建立的逻辑有关。既然神是用信实保证圣经无误,宣称圣经有误就是质疑神的诚信了。神的诚信在于祂不能说谎[31]。说谎,对人来讲,限于故意的欺诈,并不包括无心之失。不过,对神来讲,这种区分并不存在。因为,能够进到圣经的不只是神有看守,还是神故意放进去的。这种故意,排除了无心之失,使适应说不可接受[32]。
神的诚信出问题,也带来伦理问题:既然神可以说无伤大雅的谎话,我们是否也可以呢?[33]如果神不是故意放进谎话,有限无误论就是否定神对人的语言有主权[34]。
教义历史不可分割。教义和历史是交织在一起的[35],我们很难否定历史的无误而还能保留教义无误导。否定历史细节无误,为甚么不可以否定整个历史的真确性?例如亚当的堕落、约拿的经历、圣经神迹、摩西作为五经作者、以赛亚书的统一、罪与救恩的传统定义等,都会因为对历史的自由态度而被否定[36]。好象毛衣一样,一条线断了,可以把整件毛衣都拉成线团。传统上,这个推论叫作「一错百误」。艾力逊把它修正为「一错百疑」,就是说,一个错误,足以叫整本圣经的可信性存疑[37]。
循此而下,否认叙事无误会衍生两个问题:(1) 我们要在圣经以外寻求检验圣经真伪的基础[38]。在圣经以外判别圣经,订立标准的依据又甚么?由于这个标准大家不同,因此走出来的有误/无误清单会彼此矛盾[39]。
(2) 道德的放松。否认历史无误,会把很多教训归咎于文化限制,因此,会导致道德放松,例如看轻奸淫、同性恋、离婚和再婚、顺服掌权及女人服权柄等。[40]由于无误与否是主观标准所决定,我们的谦卑会减少。[41]
信心失去基础。有限无误论往往会导致对默示和启示理解的修订。其实,「启示-默示-无误」是有逻辑关系的整体,不能完全分割。既然说,启示是神适应人的限制而成文,默示就不包括有限制的文字,只能是概念上的传递。既然说,默示是概念的,启示也不能等同启示的记载了。有限无误论埋怨,完全无误论不懂区分神的话和它的记录。以下的图表可以说明这一种骨牌效应:
有限无误论的骨牌效应
无误 默示 启示
完全、无误载 ï 字句 ï 命题、成文
有限、无误导 è 观念/作者 è 会遇/历史事件[42]
这一种启示观念,使有限无误论陷入类似新正统派的困局,把信心的内容变成不可检验的[43]。有趣的是,宾洛克对新正统派的评论,很适合用来评论有限无误论:「对于任何被圣经难题困扰的人,这种观点看来十分吸引。因为它安置圣经真理的地方,不是真确和准确的层次,而是在更高的层次,关乎神待人的忠诚。」[44]
缺乏例证。有人认为,有限无误论未曾真正找出圣经有误[45]。这一点跟错误的定义有关。完全无误论对错误的定义是有限制的,而有限无误论据以立足的正正是完全无误论不算为错误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