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ushuren()
整理人: (2000-11-05 22:21:14), 站内信件
|
不眠之夜
(一个夜行者孤独凄怆而美丽的手势)
〈随想录4〉
作者:追 风
1999年10月26日
人生一世,只有一件东西最宝贵,那就是爱情。
除了爱情,人生的一切都是荒谬的。没有爱情,人生无意义。是爱情使荒谬 的人生存在了一个主题。人的一切都可以归结在这个主题之下。
其实,我们这一生的追寻,只不过是为了两件事:
一、情感的归依。二、自我生命的展现。
寻找吧。寻找你生命的另一半。
寻找吧。你就能找到。
天使对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都这么说。
求求你,我们不要欺骗自己!我们不要,不要,再也不要!不要向那些冠冕 堂皇的理由求助,我们从来就不缺少理由,只要我们去找,我们就一定能找到, 因为任何东西都存在着一体两面,这使我们永远也不缺乏那些看似正当的理由, 可是,你知道,任何被利用了的理由就不再是一个正当的理由,而是堕落成了一 个借口。
勇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无知。
有些人,像程咬金和李逵那样的人,是有勇无谋之人,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 没有太多的知识成为累赘、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谋成就了他们的勇敢。而像诸葛亮 和智多星吴用那样足智多谋的谋士则就缺乏一定程度上的果敢,他们只办他们有 把握的事,在现实中,这很可能会使他们在一些事上坐失良机。
知识只有在用得着它们的时候才称为知识,而其它的时候,它们不但不能给 你自由和便利,反而成为你现实生活中的束缚。所以,在不要它们的时候,我们 就暂且忘掉它们吧。
在一些尴尬的时刻,知识是良心的负担,你渊博的学识会使你觉得你是在知 错犯错。
孩子的世界很大。(他们的天真烂漫使他们看来满心欢喜。)
大人的世界很小。(他们的饱经世故使他们显得郁郁寡欢。)
也许喜悦只是因为有了暂时的“满足”和存在着绚丽的梦幻,而抑郁却是因 为被束缚,一个被束缚的灵魂会逐渐习惯他的被束缚,习惯了之后,他就渐渐变 得龌龊、无耻、现实、孤独、苍白、无助、缩小、消失……
文学真的有那么清高和伟大吗?
我看不见得。
我喜欢把什么事都看得单纯些。
我习惯把什么事都看得单纯些。
当我们把一些根本不具备的意义和功能强加在一些东西上面,你又于心何忍 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你比较懒惰,如此而已,因为你想在一件事上做 成上万件事的成效,你想一劳永逸。但你想过没有,这样只会扭曲一些美好的事 物,使它们显得力不从心、步履蹒跚。
文学在我看来,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作用,或者说是功能。①是用来消闲,这 是因为它的趣味性。②是用来丰富自己,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这是因为它的哲理 性。
在文学作品中,有的侧重于前者,有的侧重于后者,但无论是侧重于前者还 是后者,它们都是相同的,不存在着人们意识中的那种不平等,春花秋月,各擅 胜场。
许多不明白的人以为作家应该体验生活,而他们所谓的体验生活是很简单的 ,譬如写报童就要去卖报,写屠夫就要去杀猪卖肉,其实作家更注重的是心理体 验,譬如:惊喜、恐惧、绝望、害羞、自卑、紧张、孤独、慌张……等等,这是 地底下的熔浆和暗河,人的感情是相通的,他可以用自己相类似的感情体验去代 替别人的感情体验,至于外在的身份、职业,则可以通过观察、阅读、谈话等等 方式去了解,当然,也可以直接去扮演相同的角色,但一个人的时间毕竟不多, 作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外在的身份、职业体验大多数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而对 感情生理上的体验则一般采用直接的方式。
10月27日
要么默默无闻,要么一鸣惊人。
要么就不去求,要求就用绝世之功求取绝世之名。
为了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这不但是愚蠢的,而且是可怕的。我们做每件事 ,决不是为了这件事本身,而是为了一个别人也许看不见、但你却一定要心知肚 明的终极目的。
那些天才式的人物大多盲目而自信。
他们真的盲目吗?也许。
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信。 他们的心态,在选择之前是开放的,在选择之后则相当保守和固执。
必须把你所有的知识、才能和精力集中到一点上,才略有所成。
整个人类的历史,是一段蜿蜒流动且不断发展的历史。
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摆脱束缚与损害、并执着追求真正隶属于自 己——充满真正人性的自由与幸福的过程。
我是一个轻浮的人。归根到底我是一个轻浮的人。
11月19日
我们谈起某个人常常使用“有出息”这个词。而到底什么是“有出息”呢, 探究它的原始本意,我才发觉是“拿得出一点东西”的意思,当一个人在他生活 的群体和社会中拿不出任何一点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时,这时——他注定了要受 到侮辱和损害。
因此,在今天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容不得没有分量的东西存在,哪怕这样东 西是“人”本身,“人”也一样。
不要指望从天上掉下什么东西来,不要梦想不可捉摸的机运,人啊,应当要 切切实实地做事、学习、生活……要每一天都去重复做一件事,那就是时刻不要 忘了给我们自己革新充电。
我们必须每时每刻给我们自己储备力量。
因为,我们的力量是我们自己的灵魂、尊严和无比美好的自由。而设使失去 了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整个存在的必要。
当一个人给你一个忠告时,这实在谈不上是“忠告”。
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一个人给你一个忠告,当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看他提出忠告的对象 。如果这是一个从各方面来说都和他相当的人,那么这个忠告算得是忠告,否则 ,就不是。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据我观察,每一个人在阐述自己对某一件事或某一样东西的见解时,都 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到底,是由于他们的这些见解大多来自他们自己的实 际经验。而忠告恰属于他们惨痛的经验之一种,但这种经验却不适合每一个人, 顶多,只能用做参考。归根结底,人都不应该让自己的脑子闲置不用。让自己的 脑子闲置着睡觉,却去搬抄某种别人的现成经验,确实有点危险。而且,无论如 何,这是一种极端愚蠢的做法。
所以……你明白啦,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你的两个朋友或师长给你的忠告 却截然相反、各执一端,让涉世之初的你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让他们去说好了 ,主要的是你能够拿定主意。
这是一只雏鹰。志大才高。
它有一天对麻雀说:
“成名,我一定要成名,我的座右铭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你准备在什么时候让自己成名?”
“越早越好,成名太晚了那随之而来的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
“而且还是一鸣惊人,也就是成大名吗?”麻雀不以为然地问。
“是的。以绝世之功求取绝世之名。”
“这怎么可能呢?又要早,又要大名顶顶。这不可能,你太不现实了。”
“是吗?”雏鹰淡淡地接口道:“但有一个办法。”
“一个办法?什么办法?”
“损害自己的健康,为了铸就自己的绝世之功而损害自己的健康。然后用这 绝世之功来求取世人之所谓的盛名。”
“这又是何必呢?”麻雀冷笑道。
“这是因为,”雏鹰说,“我看重的是生命的价值,而不是生命本身。”
——未完待续——
-- 追 风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1.217.1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