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yaner(飞来飞去的鸭子)
整理人: jaja(2002-08-02 22:01:17), 站内信件
|
此时的平遥已经华灯初上,天虽未黑尽,家家户户都点了红灯笼。五一的平遥充满了旅游经济的身影,各个票号,镖局,书馆还在扯破了嗓子在门口用高音喇叭招揽着游客,从4元到12的门票的广告密布着整个街道两侧;电瓶车在下班前的最后时间里还来来往往的穿梭,能坐下十几个人的车厢只载着稀稀拉拉的几位游客;还有人力三轮、机动三轮,很奇怪为什么平遥没有禁止机动车进入古城区,本来就狭窄的明清街道,在承载了高流量的游客的同时,还不时穿行着各类机动车、人力车、电瓶车,嘈杂得让人心烦意乱。
现在正是晚餐时间,所有的餐厅都有促销小姐站在门口,说着千篇一律的话:请到我们这里来品尝平遥的特色小吃。。。。。。而所有餐厅的门口也都千篇一律的挂着招牌,告诉游客这里有什么特色菜,好些还贴了照片在板上在餐厅外展览。这让我想起了城市里餐饮的竞争,想不到在这样偏僻的方寸之地更为激烈。像我们这样的初来乍到的游人,选择在哪里用餐完全带有偶然性,餐厅的口味质量我们无从知晓,也许靓丽的外表、干净的用餐环境、古朴的气氛就足以吸引我们了。
于是,就这样,我们走到了天元奎。这是在网上很有名的客栈,来平遥之前有很多朋友向我吐血推荐,只可惜我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从1号到7号的房间都客满了,现在慕名而来尝尝这里的美食,也算是弥补没能住这儿的遗憾吧。
确实挺遗憾的,走进天元奎,外堂首先是餐厅,走进去便到了客房,也是一个小的院落,四周都是房间,瞟了两眼房门大开的一个房间,条件真不错,干净明亮之外,啤啤眼尖的看到了房客穿的一次性拖鞋,这个细节让我们想起了光绪连个拖鞋都没有,枉称标准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想象着住在天元奎享受着良好流通的空气,地道的民风土炕,我不知道该嫉妒还是该崩溃。
吃饭的时候我们试图向老板要房间住,回答我们的只有抱歉与摇头。
翻开平遥的菜谱,真吓了我一跳。绝对昂贵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一个很普通的炒荤菜要近20元,一个素汤要10多块,更别说当地的特色小吃了,两个人,在50元以内很难吃上一顿饭,这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难以想象的!!
坦白说,我对平遥、乃至山西的特色菜都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啤啤不能吃地道的汾醋,我们的每顿饭都会告诉厨师不要放醋。即便如此,菜肴也只能算平平,我想起了在周庄吃过万三蹄之后的回味,在兰州的马兰拉面的流连,在甘南烤肉串的痛快,甚至在西藏我不爱喝的酥油茶的在我口中残留的感觉,都比平遥的著名小吃要好得多。
走出天元奎,天基本黑尽,明清街上灯火通明,喧嚣声还在继续,摩托车,甚至汽车都钻进了狭小的石板路上,明晃晃的大灯经常照得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躲闪车辆。机车马达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啤啤无奈的叹了口气:平遥怎么会这么乱!
一想着要回到“条件恶劣”的光绪客栈,我们的心情都很低落,那封闭的难受的房间,几乎断送了我们游玩平遥的一切兴致。我们还必须去县城里买拖鞋。。。。。。
平遥的三轮车一律四元/两人,在城内外随便走。在明清街上根本不要想坐到车,因为这时候的人实在太多了。加之平遥的规定:晚上六点以后机车可以通行,试想窄窄的小街车水马龙,自然挤得一塌糊涂。我们很艰难的避开各种车辆,沿着西大街朝城外走去,此时的人力车夫不仅在人流中减速,反而吆喝着狂奔,他们通常是到了行人背后再一把将其推开,粗鲁之极,所以三轮所过之处,都会响起游客的抱怨声。我非常的惊呀于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的管理混乱,眼望着熙熙攘攘的黄昏中的街道,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心中暗暗叹气。
(未完待续)
---- 足迹故事,你我共享www.owntr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