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rkwing()
整理人: yvonneh(2000-11-06 22:01:56), 站内信件
|
我们想要表达的片断的
首先是废话
小说与散文有大区别之处就是小说被认为是创造出来的,创造和记叙
的差异就像两个画家画画,一个对着鸡蛋画,一个在空屋子里凭自己对
鸡蛋的理解来画。效果很明显,对着鸡蛋画的,怎么差也不会超出现实
鸡蛋的范围--它还是圆的。而在空屋里画鸡蛋,却有了很多的可能,如
这个画家是认真而且死板的,他当然会凭着记忆来画--也是圆的,在这
这一切的方面,一切都只是起了个记实的作用,如果这个画家不认真而
且自以为是,他当然会画出方鸡蛋来,会被母鸡所笑话的。然而如果要
说到创作,就是这个画家掌握了鸡蛋的一切共同点和特性而画出的鸡蛋。
也就是说,散文所记的人物和实景可能是有特色的真实,然而小说的人
物是必须有特色的真实。
然后是进一步的创作,就是在片断中,我们可以很精确地描写一些
人物和场景,就像做一个布景的各个人物,然后我们把他们放到一起,
看看是否会有了一个气氛--或者说只是平衡就够了,还是会格格不入。
让众多的点聚成一个面。
然后再更进一步,又回到点上,就会发现,一个成功的人物,从他
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的各种痕迹。
我们希望表述什么....哪一群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中。我们喜欢
和憎恶的人,我们向往和厌弃的时代,或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人和时代。
名 片
blind
在空虚的同时,作者会给自己一些崇高的使命感,例如为底层的人
说话,这是很好的现像,不过只有认真的作者,才会亲自去看而不是自
以为是,就像画鸡蛋一样。
而在痛苦的同时,有些作者会一头扎进那些底层的文化中,以为那
才是最朴素最好的真理。盲目和理性,野蛮和文明,人总是不愿意自己
孤独地站在中间。
避免不了选择成为神一般高高在上用怜悯的眼光往下看,或是像堕
落者一样带着景仰的眼光往上看,看着同一个地方。
在这里我免不了想起三毛,至少她在文字中有着相当清晰的视角,
已相当难得。
在看到名片时,我就想到这一大败笔,也就是动机。
读下去,我发觉其实瞎子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发名片的人只不过是
他想来形容或比喻的一件工具。就像卡夫卡的甲虫。
于是就成为了另一个败笔。
也就是当错误的鸡蛋被引用时,它却还是方的。而甲虫却依然是真
的甲虫而且相当真实。
“其实每个人都害怕拒绝害怕忽略,都渴望伸出去的手上的东西能被
人接过—所以很多人连手都不肯伸”
这就是瞎子所想要表达的。
然后他想到了发名片的人,因为这个在他脑海里,这个意像最接近
他想表达的本身。
然而这个意像却不真实。
“手里这么多,丢一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什么宝贝。”
“对于我来说,它们是的。”
不真实的感觉是什么呢?就像瞎子指着一个人说,他就像扫把,然
后瞎子给扫把涂上黄色肌肤,戴上黑色假发,并安上手脚,说,看,像
扫把一样细细长长。
扫把是这样的吗?
没有见过的人当然会说,当然是,真像。因为扫把细细长长,这点
和那个人的样子完全一样,表达完全正确。
有点奇怪瞎子为何选了发名片的人,他完全可以写一个发其他不知
名东西的人,然后站在天桥上和那伙发名片的人一起发。顺便说说区别
与相同之处,会令小说好看得多。
而对于发名片的人来说,我的观察如下:
分为两种,一是拿固定工资,一是自己来发。
拿固定工资的一脸麻木(因为疲倦或是什么样的情况),只是懂得
伸出的去,哪怕你转身伸在地上,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因为作出反应
也是很累的。
自己发的人的眼光。。。用我们发资料或开展会的人一个经典说法
就是。。。像等着吃奶的孩子一样,而且拿在手里的名片就像希望一样
渺茫,他们不会感到累。用一句话来形容人的话我总是不能够,也就不
说了。
这是我的工作——我不叫秦勇,上面的名字与我无关
“要证件吗?研究生毕业证。”我的眼光浑浊而热切。。”
“其实每个人都害怕拒绝害怕忽略,都渴望伸出去的手上的东西能被
人接过....”
是发名片还是做证件呢? 是想要拿到手里,还是想要递出去的呢,
瞎子所找到的发名片的人的这个很大的特色,却是这个败笔的暴露之处。
至于胜笔之处,就不说了,瞎子此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那种画
面式的流水账方式,碰到了什么人,,,又碰到了什么人。这种方式加
上富含的节奏感,倒建议可以写成一篇叙事诗,劝人把文章写成诗倒还
是第一次。
桥
因为打包时候有误,竟然把第三节与第二节倒过来看了,倒也很有味
道,此文败笔不多,只是在用第三人称作叙述时,用太多的了,而不注重
转变视角,会让你读时呼吸不顺。
有关片断来说,此文明显地注意情节,好在细节之外并未忽略,此文
唯一大败笔也是背景,在人性的弱点上,忽略了描写杀人的动机。也就是
恐惧的根本---是怎么样的负心要令到杀人呢。
鱼 鳞
YVONNEH
YV的此篇就像在解释一首诗,整篇文章保持一种急促的快要窒息的节
拍,这也是作者所要的效果,让人的感觉呢,就像一条鱼在陆地上闭了呼
吸疯狂地找水。
这和黑羽的人鱼不同,黑羽的人鱼是用鳃在空气中呼吸,两种不同的
疼痛,呼吸的痛和窒息的痛。
因为有希望才绝望,黑羽不知道YV的水在哪里,“我在大榕树下五十
米处的溪水中找到我的童年。”YV总是制造一些虚幻的希望,然后让给自
己一个绝望的借口---鱼鳞碎了。
鱼鳞在背景效果的方面好过深蓝,而且有了多几个不同的角色,但是
对“我”疯狂地唠叨劲头黑羽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因为后面那个“
制造”的希望,有点很不负责的引导关系,让整篇小说在人为的绝望处忽
然停止。遮住了真正的水。
那些我们不愿意见的,作者也不愿意表达的,悲哀的水。
莜 麦
TENGEL
对于此类散文黑羽总是很感兴趣,此文格式工整,有点类似谁写的那
些<荠菜>,以及<落花生>等,当然,比起杨朔的那些东西看上去要好
接受得多。(黑羽说,也就是说没以莜麦来喻人)
此文的败笔怎么说呢?“不知道那里的老乡们的生活是否已经好了些
”。写景太多,写情太少,唯一记得的,仅只有莜麦吗?
什么也不想说。
纯 白
feverperi
纯白瞎子已经说过了,而且我的意见也差不多,败笔之处就在于没有
说明政府的动机和纯白的动机都没有被说明白。
“灵魂可以化成神经束,舍却苦难的肉体,自由自在地象灰尘一样,
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方面我愿意和你白头偕老,一方面我又想去寻找自已,那时真不
知道要如何选择。”
苦难的肉体,是怎么样的苦难呢?
又是怎样的寻找自己呢?
最终痛苦化为真实的肉体疼痛,也只是拿出一幅幅美丽的画来撕碎,
我们痛苦是真实的,也知道要失去什么,甚至于知道将忍受更多的痛苦去
解脱,然而,为什么痛苦?
这就是没有深入的原因了。
另外就是不认真学科学,当然不在意的家伙会不受影响,然而,更多
的读者就会敏感地被打断,神经束究竟是什么呀。
(还想骗经验值可惜口水干了下次再来)
-- 黑暗中,我比我的影子更堕落。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4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