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听乐随想>>胡思乱想>>音樂品味 能不能讓我聽得爽 

主题:音樂品味 能不能讓我聽得爽 
发信人: derud(奥菲欧)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4:52:55), 站内信件
音樂品味 能不能讓我聽得爽  汪 融 
摘自《新台湾》杂志 


同事說,新台灣已經有些版面在介紹影、音資訊了,怕有重複,特別提醒我。想了一下,不會重複啊!我說,我寫的是「品味」,而不是「音樂」。 

大約是愛樂電台開播的年代吧!某些「階級」的音樂品味,被區隔了出來。原來屬於特定有錢有閒階級,才能享用的古典音樂,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地在廣播電台裡播放,沒錢沒閒的我們,一方面驚覺,原來光是同一首曲目,也可以分得這麼細,哪個團哪個指揮家在哪裡的錄音......,果然愈趨專業,所需的知識愈精細,不曉得是誰說過,這樣可以鞏固擁有精密專業知識者的權力,總之,沒錢沒閒的我們,是不可能有功夫講究到那種程度的。 

二方面,我們也驚覺,原來屬於特定階級的古典音樂,透過廣播電台放送之後,就普羅化了。任何人,只要扭開收音機,管它是什麼曲目、管它是誰在哪裡的錄音,只要有耳朵的人,都可以浸淫在貝多芬、巴哈、與莫札特的音樂裡。 

也因此,有的朋友悵然若失,認為古典音樂的「格調」被拉低了,我是沒和他們辯論過這個問題,因為光是以計程車為樣本來計數,聽台北愛樂的實在並不多。 

怎麼樣的階級,就反應了什麼樣的音樂品味,同樣的,什麼樣的音樂品味也會形塑什麼樣的階級。古典音樂裡的那種講究、要求,固然是某種階級的獨特樣貌,但是,在近來以BoBo族為主的城市階級裡,古典音樂,早就不算什麼了。 

所謂的BoBo族,指的是布爾喬亞(Bourgeois)加上波希米亞(Bohemian)兩種城市族裔,有的書說,這叫做新社會菁英,可以把追求創意與解放的波希米亞式生活觀,轉成金錢與名利崇尚的布爾喬亞價值觀。反應在音樂品味上,大概就是,追求感官上的不羈、浪漫與狂放。 

朋友說,難怪這幾年流行起爵士樂,似有固定的節奏卻不拘旋律,狂野而感官。但,爵士樂只是一個小小部份而已。 

自公館的誠品音樂館開張,BoBo族的音樂品味走向,以及自音樂品味所反應的階級特質就更清楚了。除了必備的古典音樂、爵士樂之外,光是搖滾樂,就區分得讓人眼花撩亂:從流行搖滾、英式搖滾、復古搖滾、龐克搖滾、到華麗搖滾......。當然和昔日的古典音樂階級很是不同,這BoBo族的音樂品味,完全是極其自我的,不在乎能否和別人分享,而其所講究的層面,也絕不是哪個團由誰指揮在哪裡的錄音,而是,「能不能讓我聽得爽」。 

前幾年,網路上開了一個BBS站,專為聚集音樂同好的,除了流行音樂沒有之外,其餘樂種,是要什麼有什麼,藍調、電影配樂、世界音樂、歌劇、鄉村音樂......,實在是不一而足。而光是從這個同好聚集區的使用界面︱BBS來看,也不難猜想使用者的族裔特色何在。 

想起一句睽違已久的廣告詞:「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想來,當初說這句話的五、六年級生,現在也正是誠品音樂館的消費主力吧!從古典音樂的門檻中解放出來,城市鄉巴佬們,不僅握有選擇音樂的權力,也絕對掌有音樂製作與生產的權力! 



----
=+=+=+=+=+=+=+=+=+
就是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