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诸子百家>>>>>>读《孟子》有感(4)----诚能感人

主题:读《孟子》有感(4)----诚能感人
发信人: zbw(蝶之仙)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03 02:31:51), 站内信件

------------------------------------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获于上,得其上之信任也。诚,实也。反身不诚,反求诸身而其所以为善之心有不实也。不明乎善,不能即事以穷理。无以真知善之所在也。游氏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学至于诚身,则安往而不致其极哉?以内则顺乎亲,以外则信乎友,以上则可以得君,以下则可以得民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思诚者,欲此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人道之当然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至,极也。杨氏曰:“动便是验处,若获乎上、信乎友、悦于亲之类是也。”此章述中庸孔子之言,见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乃子思所闻于曾子,而孟子所受乎子思者,亦與大學相表?,學者宜潛心焉。
------------------------------------

  儒家认为人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因此能与一个人相处融洽,就能与所有人相处融洽。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一个人与这群人合得来,与另一群人却合不来,至诚而不动者,有不少啊。要区分相互信任与相互欣赏,信任是对人格的判断,而欣赏是对个性、才华之类的判断。

  上面的文字是前段时间写的,下面再“修正”一下。

  一个人只要诚实,最终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但是要赢得别人的好感,就难了。而且现在人与人相处,出发点往往不是愿意相信,而常常是怀疑与防备。好意都往往会被误解,骗子也确实不少,现在要取信于人,就难了。


----
飘飘似蝶
    渺渺如仙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