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aitingfor()
整理人: (2000-02-09 21:32:17), 站内信件
|
【 在 submerge (千晓凉)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载前的一些话:①文中观点不代表我的观点;②原文出自《破解金庸寓言》,
: 本文作者不详;
:
: 为什么要读金庸?
: .......
好,好。原来金庸的小说竟然是红宝书。
建议将中学的文学课本全换成金庸的小说,
一学期一部。白马和鸳鸯合在一个学期学。
看来读透金庸就等于看懂世界了。
另建议将金庸推举为全球最高文学泰斗,
让鲁迅、哥德、托尔斯泰、曹雪芹、海明威、普希金全都
靠边站。
我自己的文学水平是低的,金庸也是熟读过的。不过现在
金庸的小说也就是我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而了解
历史我宁愿读二月河的《康熙王朝》而不读《鹿鼎记》;看文笔细腻我读曹雪芹
的《红楼梦》而不读《射雕》;
看讽刺我读《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看革命我读
《家》;看情感我读《红玫瑰和白玫瑰》; 读英雄我看
《战争与和平》、看女性我读《安娜卡列妮娜》.......
关于鲁迅和金庸并列的问题,我不知道那位评论家怎么评的。鲁迅的《呐喊》集
子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一面大旗,他的小说同郁达夫等人的小说使五四时期的
小说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在他们的作品中叙述方式、
语言、文体同以前有了彻底的变化。正是他们领导的中国
白话文运动导致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标点)的产生。
至此,中国小说融入世界的转型过程就基本完成了。金庸
自己就算不服,只能后悔晚生了几十年。但我看金庸是喊不出来:‘吃人’这两
个字的。《亚洲周刊》评20世纪小说100篇没把金庸派第一而是第30左右(第一是
《呐喊》 ),大概在武侠迷眼里这 些评委都是酒囊饭带。
当年王一川等人排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的座次,把金庸列在鲁迅、茅盾、沈从文
之后的第四位。金庸后来表示老舍、巴金也应派在他之前,看来还有自知之明。
我也不知道金庸是不是读过《雷雨》,恐怕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听也没听说
过。 金庸的小说看穿了无非是:现实主义精
神、生命意识、人文关怀、爱国主义与民族观、历史观、
道德观、爱情观、女性观和武侠文体创新等方面。可惜他
是贪多嚼不烂,什么都不够深刻。
真是‘不知腐鼠成滋味’。
(参考:从众读者走进学术讲坛
百年文学三次转型浅议)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 修改:.waitingfor 于 Aug 18 10:48:35 修改本文.[FROM: 207.249.164.103]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7.249.164.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