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正争驳论>>王朔VS金庸>>批驳>>[转载] 王朔是什么东西? (转载)

主题:[转载] 王朔是什么东西? (转载)
发信人: aqing()
整理人: aqing(2000-05-30 08:17:27),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mpri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bb 所发表 】
章标题:  来。哥哥给你看个好东西
文章作者:  王朔来看看 发表日期:1999年 十一月 05日 18:50:36:
发表于 11-03-99 1:48 PM CT (cn)
发信人: samsa (沙门~隆准庵主人),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王朔是什么东西?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Nov 3 09:42:01 1999) 
比起魏明伦他不过是一滩屎。 
靠在精神上继续红卫兵的打砸抢起家,本一半文盲是也,近 
年来却恬然以知识分子自居,开始玩弄辞藻,开始臧否人物。 
所谓婊子立牌坊,是此也。 
王朔眼界太小,文化根底太差,也就一出色侃爷,只不没文 
化爱听他侃的人多了,他就“准大师”了。 
论到大师的条件,他哪一项具备?渊深的文化修养,宏大的 
眼光,历史感,预见性,叙事法上的革新? 
他也就算一写中高手吧?至于从知识分子讨了便宜去(如偷 
学了现代派——绝对是知识分子——的写作技术)又成天以 
调侃臭老九来取悦大众(这才他妈的叫媚俗!),算人吗? 
金庸比起他来,无论哪一条,都更靠近“大师”。文化修养、 
精神境界、历史眼光,皆远非我辈王朔辈所能企及。 

我虽不才,好歹读过几本名著,自然知道金庸的缺点,可以 
说,以“严肃”文学的标准来看,满篇都是毛病,可离远一 
点看,却错综一幅绚丽无比的图画。 
于是我反思,为什么一定要用“严肃”文学的标准去看?明 
明阅读快感强烈得不可比拟,却要在放下书之后虚伪地歪歪 
嘴巴以示不屑?我最讨厌身心心脑不一致,因此虽然我的大 
脑(被所谓文学名著训练出来)的条条款款说:这不是好的 
文学,我的心却在说:这真迷人。于是我听从了我的心说的 
话。也许只上换个标准的问题。 
某人说《鹿鼎记》不亚于《战争与和平》,我说他放屁。 
但要说金庸比许多言语无味乏善可陈的所谓严肃作家强百十 
倍可是笃论。 
金庸给予几代汉语读者的愉悦和影响是无以伦比,他创造的 
人物群像深入人心的程度直追四大名著,他继承的是中国古 
典小说以愉悦读者身心为旨归的传统,他通达人情物理,擅 
长塑造鲜明的性格、奇特的意象和如活的对话,并且在历史 
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播上有独特贡献。 
金庸的写作策略和现代严肃文学主流完全不同,所以完全淹 
没在这种主流中的眼睛是看不到他的优点的。 
不知道事物并非从来如此,也不会永远如此,这就叫缺乏历 
史感,王朔就是一个完全缺乏历史感的人(和许多现代人一 
样),他的目光在时间里不能超过几十年,在空间里也不能 
超过几十里。就这么点视野。 

依我愚见,金庸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至少相当于司格特和 
大仲马;而作为报人作为文化人作为沟通香港内地和大陆的 
桥梁,金庸所做的一切更是令人敬重;作为人,金庸的谦谨 
和自知, 看 儒者风范中又透露着侠的精神;作为历史学家, 
金庸也有他的一份贡献(《 崇焕传》);作为棋评家和收 
藏家... 
这些岂是集中了北京人易有的所有缺点(饶舌、傲慢、自以 
为是)的王朔所能理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笑! 

PS1:王朔的这种对文化的轻蔑对北京以外地区的不屑是典型 
的自大,这种自大被主流社会北方- 北京文化本位宠坏了, 
北京诚然钟鼎玉食,世代金粉,但不妨翻翻历史书,看看英 
雄豪杰有多少是北京人。或者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王朔 
的气质在我看来就是败落的满人子弟加红卫兵,尚武的野蛮 
的养尊处优的(肉体和精神的)懒惰,习惯了居高临下习惯 
地鄙视精英鄙视文化鄙视外地etc... 

PS2:文学。经过本世纪两次大的(必要的)西方化,中国文 
学要走出窘境必须回返传统,回返民族的精华,下世纪的趋 
势更接近金庸的道路而不是王朔的道路,把金庸的方法运用 
来探索和表现我们民族在历史文化中闪现出来的真精神而不 
仅仅是愉悦读者不仅仅是怪力乱神。尊重知识分子,尊重异 
质文化,尊重中国厚重历史和广阔地域上的无穷多样性,尊 
重真正的人性。这才是我们的道路。 

PS3:中国非只有北京这方寸之地,政府和宣传机构文化工作 
者不应该眼里只盯这快风水宝地,中心固然是中心,但不是 
一切。下个世纪将是多元的世纪,我希望有一天远在西南边 
陲的人民用不着为了教育和发展背井离乡! 

PS4:四川,孕育了李白苏东坡这样一些最伟大的诗人;现在 
又赐给我们象魏明伦这样伟大的戏剧诗人。我断言中国的希 
望在四川,在边陲,在一切现在不为人所知的暗处,包括在 
寂寞的网络上——暗暗地孕育着,等待爆发。 

PS5:文学的语言将到古典中去寻,《史记》、《世说新语》、 
《四大名著》《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这些是我们学习 
的榜样和取之不尽的宝库,从这里出发我们才能底气十足地 
走向世界,否则,无根无据的现代汉语必然是单调乏味寒酸 
寒碜没脸见人的。 
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面,努力向我们的血仇日本鬼子学习 
吧!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2.98.3]
--
※ 转载:.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75.6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