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正争驳论>>王朔VS金庸>>分析>>王朔批驳金庸的八大败笔

主题:王朔批驳金庸的八大败笔
发信人: laugher()
整理人: aqing(2000-05-30 08:16:45), 站内信件
   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什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像近日由
王朔对金庸文化的抨击

引发的一场文学论坛的大碰撞我是回家后通过网络才得知的。在这里我仅想发表
一下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是个金庸迷,这点我并不讳言,但这里我不想掺杂一些感情色彩,我只想因
事论事。
   
   首先,王朔认为港台的作家都是些不入流的作家,这便犯了在意识上存在偏见
的错误,倘使戴着这样一幅有色眼睛去评

论他人的作品,是对他人作品的不尊重。
    
   第二,王朔认为武侠小说讲的是古人的故事,太落伍了,太跌份了。那我想问
一句:旧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新中国的建立不过是短短的五十年,难道
说我们只要这

短短的五十年,而将五千年的历史抛之脑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无别于背叛祖
先。
  
   第三,王朔认为金庸的小说内容枯燥且千篇一律,无非是打打杀杀,因果报应
。这点我觉得很可笑,即使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也都

知道金庸的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经常是内容缜密,奇峰突起,令人叹为观之
。王朔还说“这老金也是一

根筋,按图索骥,开场人物是什么脾气,以后永远都那样”,这更可笑,金庸笔
下的人物从来不是那种性格

单一,品行极端的人物,相反,金庸刻画的人物往往是那种“亦正亦邪,危步于
道德的悬索之上而不失其

坠,具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复杂,矛盾的性格”(引自罗立群的一
段序言)。大家都知道,金

庸一共只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书(除《越女剑》
太短而不算其内),在武侠

小说作者当中应该算是少产的了,原因就是金庸觉得如果再写第十五部、十六部
,那么书中的人物就显得重

复了。以他的名气,他大可以再写五部,甚至十部而赚取更多的钱,但是正是出
于对广大读者的负责,以及

对文化界的一种负责,他并没有这样做,所以金庸是值得尊重的。

   第四,王朔认为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荒诞的。我觉得这句话
若是从一般人口中说出也就罢了,但是它竟出自一位比较有名的作家之

口,未免令人失望了。王朔的书我看得不多,但我相信他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也未
必能与真实的人性画上等

号。小说是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有适当的夸张并不稀奇,更何况由于人的经历
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你

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打交道,当然也不可能理解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性
格和产生的心理,未见不等

同于没有,文化艺术是来不得半点唯心主义的呀!

    第五,王朔认为“中国旧小说大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以道德的名义
杀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诲淫诲盗,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看得很明显......扯淡就
是扯淡,

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这我就有些不明白了,文化作品除了娱乐大众之
外,不还有个更重要的作用

就是给读者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吗?金庸提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有那里
不对了?我不知别人如何,

反正我当时看了郭靖对杨过说出的这句话时是着实激情澎湃了好一阵子的,至今
仍过目不忘。相比之下,长

篇大论的空谈“爱国主义”反而是不足取的。我们经常说“寓教于乐”,这不就
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吗?

    第六,王朔认为“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说是
白话文,其实等同于文言文"。相

信除了历史学家和语文老师之外,是没人喜欢读晦涩的文言作品的,但金庸的作品
却传遍世界各地,且妇孺

皆知,不知王朔对这点又作何感想呢?鲁迅先生对白话文的推广起到了相当大的
作用,而即便如此,他的文

章中也残留了许多文言文的影子,难道我们能说鲁迅先生语言资源贫乏,在文字
上一无所为吗?

    第七,王朔看不起看喜爱金庸作品的人,认为“谁读琼瑶金庸谁就叫没品位
”。要知道喜爱金庸作品的很大一部分人是

大学生(包括我在内),难道说我们的文化水平层次不高,阅读的品位很低吗?
如果真是如此,中国恐怕是

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第八,也是王朔的最大一处败笔,他从来没有真正看过一部完整的金庸的小
说,要知

道这样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他的论点也根本是站不住脚的,这跟一个从没吃过
葡萄的人说葡萄是酸的是一

样的道理。所以,我规劝王朔先生还是回去先耐下性子,老老实实,仔仔细细,
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部金庸的

小说再来发表评论吧。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相信这只是一位作家为了中国的文化艺
术的发展而所作的一次善意

的文学批评罢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30.140.12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