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北篇(京、津、晋、冀、内蒙)>>山西>>平遥的梦想与现实>>平遥的梦想与现实(1)

主题:平遥的梦想与现实(1)
发信人: myaner(飞来飞去的鸭子)
整理人: jaja(2002-07-17 22:20:59), 站内信件


Canon 24-85mm/Kodak 100VS

     5月2日,早早的醒了过来,到宾馆前台Check out之后便去了晋祠。把背包都寄存在了宾馆里,我们则带着摄影包轻装上路。

     太阳好大。宾馆出门左拐不远处就是去晋祠的公交车站,308路。由于离起点站火车站很近,所以人还不多,2元的票价,非常便宜。

     接下来的站台都挤满了人群,公车大约走了五、六站时,就再也不能塞人了,因为基本是只上不下,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是去终点站晋祠的。

     车很快驶离了市区,三十分钟后,停在了晋祠门口。刚下车便被人包围,原来是拖人去附近的景点游览的,各式小面的、破中巴拥挤在停车场内,向每一个经过的游客询问是否要车走。我从心底很抗拒这种拉客,看着这僧多粥少的局面,中巴车上稀稀拉拉的游人,不知什么时候才开车,那些当地人的热情就好像一个陷阱,布好了等你去跳。

     晋祠里先是晋祠公园,然后是晋祠博物馆,也是整个晋祠的精华部分。踏入园内,扑面而来的清爽的空气让人为之一振。太原干燥的空气弄得我和啤啤苦头吃尽,两人衣服稍稍相碰就会有静电产生,经常是针扎般的让我倆跳开。而这里很湿润,有宽阔的石板路,有大片的林子,让我们直叫好。

     也许是久未出游的缘故,我和啤啤都挺兴奋的,所以我们眼中的晋祠此时此刻变得分外可爱起来。晋祠是个历史的沉积,要真正读懂它,绝非半日的走马观花可以达到。为了游得更有名堂一些,我们雇了个导游,20元,她的胸卡上除了导游证,还有景区摄影证,我暗喜:还能让她帮我倆照相!我们随身携带了Olympus uII,专用请人照我们的合影,傻瓜机,方便嘛。

     跟着导游一路走进晋祠悠远的历史中,在一处戏台前我站立良久。时是正午,太阳从头顶上辣辣的射下来,唯独戏台上静幽幽的,凉嗖嗖的,张开的屋檐完全遮住了阳光,还昏沉沉的,我有种感觉,空荡荡的戏台上仿佛正有许多戏子在表演,那一米多高的戏台里在千年前就被古人装入了几十口大的水缸,这样一来声音就像经过扩音器一样传至数里之外,望着戏台顶上的残旧的牌匾,想象着古时这里人山人海的喧嚣,艺人在台山的投入,百姓与官宦在台下的享乐,时光交织在一起,人不禁呆了。

     晋祠的很多地方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巧,像很多中国的人文景点一样,晋祠也拥有自己的“三绝”,“X大”,这是导游给我们介绍的重点,因为晋祠很大,所以她不会沿着地图一一带我们走完,但听君一席话,总算没白来一躺,虽然绝大多数会很快在我们的记忆中淡出,但至少可以“骄傲”的说,我曾经听过的!

     每次在中国浩如烟云的人文景观中,我都觉得在精神上疲惫不堪,不融入历史,你将一无所获,即便用心去解读,在数天的失忆之后,也会让人陷入恍惚的困境:除了依稀记得这是个庙子,是座古桥之外,什么都忘了,那些美好的典故,凄丽的传说,除了瞬间给游览的我们带来享受,原来是留不下任何的东西的。

     在离开晋祠一个月后的今天,要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闭上了眼睛,首先我想到了宽阔、整齐的茵茵绿草,绝佳的绿化环境;然后,我想起了博物馆门口右侧的厕所,那是一座灰砖青瓦的建筑,门口依旧是鸟语花香,还有一颗极具个性的参天大树矗立在旁,正是这座公厕,诱使啤啤费了足足十分钟的时间,前前后后构图拍摄了数张照片;最后,我想起了晋祠大门的入口处,为了拍照的需要,乱七八糟的横了几只骆驼,高耸的驼峰让行人们望而却步,而这群畜生让整个空间弥漫着臭味,实在是有扰游客的兴致。

     看来我的游览的确很肤浅,走过了晋祠,记得的仅仅是它的表面,它背后的故事,曾经在导游口中滔滔不绝的引述,而现在,却一干二净。不过还好,还有相机里不多的几张胶片,它帮我凝住了晋祠的片段。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如此的迷恋西部高原,在那里,我根本不用思考历史、文化,我只需要被我眼中绚烂的美景震撼,然后按下快门疯狂的记录它们,再用底片串起我对旅行的全部记忆。

     我喜欢形而上的美,那是不动脑子就能欣赏的,而且留在心中恒久不变。

     未完待续。。。。。。

     欢迎访问我的“足迹”网站www.owntrail.com





----
足迹故事,你我共享www.owntrail.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