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icole_kim(nico)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9-07 23:53:29), 站内信件
|
网上读书之二十九:一周读书笔记(2002.7.10~7.14)
有很多时候读书都不上心,看过就算。或者不如说是不动脑,不过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大量不上心不动脑就能看的书。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看书人的心情和习惯所至。
我看书向来有一点点囫囵吞枣,近一两年来才学会了提问题,找版本之间的不同差异之处,而这个不同差异之处往往还是在读书中自动跳到脑子里和原来那个做对比的。
上一周的读书时间算算其实只有五天,加上又一批新书的冲击,真不敢说自己读书时用了多少心。
想想自己的笔记的高下之分也就在这用心的程度里看出来了吧?
第一本书:《第二十七夫人》(美:欧文.华莱士著 王金铃等译 青海人民出版社)
欧文.华莱士和另一个欧文(肖)都是我喜欢的美国通俗作家之一,基本上属于看见他们有没见过的书就要翻翻的。两人都以小说得名,但这本书则是非小说类作品。
书中以描写第二任摩门教主布里格姆.扬(又译为杨百翰)的第二十七任夫人安.伊丽莎的离婚事件为主,讲述了美国摩门教的历史,以及摩门教最负盛名的“一夫多妻制”的内幕及在伊丽莎的揭露之下的最后终结。
最早知道摩门教当然是因为《血字的研究》,当全世界都被摩门教主的后宫生活卷进去之后,差不多在安.伊丽莎在美国大地上持续了十年的演讲结束之后,柯南道尔以一部完整的新颖的作品将这一事实保存了下来。这是我看着《第二十七夫人》的这本书的过程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过后来发现自己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的那些关于摩门教的问题真得去看两本关于美国宗教发展史方面的书才能得到最终回答。
第二、三本书:
《杜利特医生的邮局和马戏团》
《杜利特医生的大蓬车和动物园》(美:休.洛夫廷著 任溶溶译 新蕾出版社)
洛夫廷写书的顺序有点儿怪,第三本邮局的故事情节就紧跟着第二本航海记,第四本马戏团反而跟着第一本非洲历险记,第五本大蓬车又跟上了马戏团,动物园又紧随其后,最后六本还没有出出来,看目录里是有上了月亮的情节。这个感觉象丁丁,还有归来记,又感觉象福尔摩斯了。
之前翻了本太白文艺出的《马戏团》那一本,发现新蕾这一本又省了一大段,或者不如说是一章“杜利特医生的安全袋”,讲的是杜利特给了饱受猎狗追逐的狐狸一家子樟脑油和薄菏油之类的挥发性香油之类的玩意儿,一发现有猎狗们出现,狐狸一家子就把小瓶打开把油洒在身上,把顺着味儿追的猎狗们搞得七荤八素。整段整段的精简不由得让我对新蕾这一本的质量有所反应。不过估计版本这么老了,肯定是无所对证,虽然任溶溶老先生依然健在。
第四本书:《舞!舞!舞!》(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漓江出版社)
其实这是本周最早开看的一本书,而且看之前在时报悦读网的村上春树的网路森林里呆了许久,将汤祯兆的所有评论,外加赖明珠的几篇都读了,后者曾在ask100的台湾网站读过他的许多关于日本当代流行文化的文字,而赖明珠则是台湾版的译者。不过看了这许多仍然是感觉隔靴搔痒,没一句能触到心上。所以这周真是把它当本闲书来看的,即使看到以往最感动之处也是一翻而过。一口气读到“我”在东京结束了一切再飞到札幌后歇了下来,直到周日晚上才捡起来最后读完。
村上春树的网路森林网址: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murakami/index.htm
第五本书:《怪奇魅影》(9-16集)(日:伊藤润二 绘)
又是伊藤润二老师的作品,瞅来瞅去这下半部分里富江出场的机会大把大把。上网搜了搜真有富江的专门网站,可惜是日文的。
借书给我的旧同事说其实那些鬼也不是很恐怖的,就是里面的那些人,才真正恐怖。点头称是,看着一个人或一群人临到恐怖的边缘所迸发出来的能量,才真正是吓得死人,突然间想起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形容钱家大少爷死后他的母亲和太太为之恸哭的描写:
她们俩个,动不动就哭得背过去气去,好象她们的命,只被一根细细的线吊着,而那根细细的线上还要涌出大量的眼泪来……
这里也有这样的感觉,命在倾刻,同样被那样一根细细的线吊着,而恐怖仍然在空间中漫延。
第六本书:《目击者丛书之海边》(三联出版社 英文汉声出版公司出版 英国DK出版社原版)
打定主意要将这一套里最精美的两本《海边》和《壳》再重看几遍。上网查到英文汉声出版公司在台湾出过另外的科学技术几套书,而英国DK都出到一百多本了,本来查到一个DK的网页说一百多本书6000多页资料都有上网,狂喜之下跑进去一看:
抱歉,该网页已经删除。
看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真不是件好事。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跳起的回音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