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体育运动>>○ 绿茵场上>>网友文集>>长缨在手之假道学>>伪战术大师之世界杯总结终极篇

主题:伪战术大师之世界杯总结终极篇
发信人: airken(长缨在手)
整理人: eric_ho_b(2002-07-22 08:38:58), 站内信件
III. 西班牙: 
西班牙沿用的是一种和法国、阿根廷截然不同的足球,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讲究整体控球和讲求己方对进攻节奏的掌握。西班牙通过贝莱隆在场上的不停呼喊来维系全队精确的跑位和传切配合,到了最有把握射门的一刹那才发动致命一击。由于球星众多,个人能力远超过上届,所以在小组赛,西班牙被认为是表现最出色的球队。西班牙打法存在着一种致命缺陷:太依赖全队战术思想的统一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某一球员不在状态就导致整个链条的失衡和错节,尤其在前场队员的配合当中。而且西班牙联赛过分强调进攻使西班牙队的防守体系一直不能象北欧组织得那么严密,三场小组赛西班牙大门都被洞开。进入淘汰赛后,西班牙仍然打出了令人生畏和赏心悦目的足球,但核心队员状态的下滑已经出现端倪,尤其在下半场体力的问题开始困绕西班牙队。在一场没有劳尔的1/4决赛中,西班牙仍然依靠华金的传中获得了胜机,可惜被裁判扼杀了。西班牙是走得最可惜的球队,或者是因为他们打法太精致太独树一帜,上帝不喜欢让他们当主角。 


l 防反足球的光大: 

I. 巴西: 

巴西队曾经是世界上最讲究对球的控制权的球队,但是自从打完对英格兰的比赛后,巴西发现了自己的更富实质意义的天分:他们拥有的是世界上最高质量的反击队伍3R,3R既可以独立策动反击又可以联合策动反击;同时他们第一次拥有这么多身材高大的后卫,因此他们果断地放弃了以往追求控制节奏的踢法,囤积重兵于防守和抢断,结果获得大胜。 

本届世界杯有三场决定性意义的比赛:英格兰对巴西,土耳其对巴西,德国对巴西,这三场比赛是巴西逐渐朝一个讲求进攻效率而不再注重进攻声势的队伍转变的全过程,也帮助巴西获得了第五个世界冠军。 

英格兰对巴西之战让我的第一个联想是92年欧洲杯小组赛荷兰对德国,那场比赛里声势浩大的荷兰人无数次的阵地进攻都没有取得成效,最后用三个定位球决定了胜负,德国回敬的一个,也是定位球。但这次的主角却不是定位球,而是防守。 

全场比赛巴西队犯过一次错误,被欧文抓住率先破门,英格兰人犯过两次更小的错误,但是小罗纳尔多的天才把两次错误都用100倍的放大镜放大,然后完成了致命一击,比分是1:2。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严谨的比赛之一,非常紧张但毫无精彩可言,不精彩的原因还不是象94年意巴之战中双方队员没有抓住机会,而是双方都几乎没有给对方机会,双方射门次数加起来勉强超过了10次,这种因为严密的防守体系带来的窒息只有天才能够打破,不幸的是巴西拥有这样的天才,所以英格兰队回家了。 

本场比赛最大的一个看点是巴西在10打11的时候英格兰人没有一次能够在禁区内完成射门动作,这是斯科拉里的意外收获,从那以后,巴西队风格一变,再也没有丢过球。 

土耳其对巴西,土耳其成为第一支控球时间超过巴西的球队,但是等待他们的是噩梦一般的90分钟,土耳其在场面上看上去占据主动,但在下半场的40分钟内,土耳其无数次徒劳地在禁区外徘徊,居然没有能完成一次射门,这第一次体现出巴西人密集防守的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巴西的反击,巴西队在一场控球只有41%的比赛中完成了11次射正球门的壮举,如果不是鲁斯图,比分可能是5:0。世界杯从进行到这个时候开始,已经毫无疑问地只能属于效率高得可怕的防守反击型巴西队。 

德国对巴西,德国人赛后很兴奋地认为他们控制了比赛,但是这是一种和土耳其一样的假象,13次角球在巴西队以埃德米尔森和卢西奥为代表的中卫面前毫无威胁,相反,巴西队全场一共完成了6-7次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其中的两次洞穿了卡恩的大门,同样效率在这场比赛里表现得很明显:巴西射正6次,德国3次。 

巴西的三场比赛证明:拥有进攻天才和高中卫的球队采用防守反击战术几乎是无敌的,前者确保完成高质量的反击和撕破密集防守反击的能力。后者则确保了对阵地战中最实用的招数:两侧起球、中路高点包抄的有效遏制。 

II. 英格兰: 
英格兰队是最早祭起防反大旗的球队,当爱立信发现缺乏杰拉德和贝克汉姆的子弟兵根本没办法控制比赛节奏的时候,他大旗一挥,一支仿冒的利物浦队诞生了。在经典的英阿战役中,囤重兵于后场的英格兰人让缺少中路破门能力的阿根廷人变得一筹莫展,而英格兰的反击却因为欧文对阿根廷后卫的心理优势而比以往更犀利,阿根廷人场面上压制着英格兰人,却让自己的龙门接受到了比英格兰人更严峻的挑战,这是第一个信号:控球时间与射正次数的反比。但是爱立信队伍的弱点是很明显的,一个不能全速跑动的贝克汉姆让他们只能更注重于拦截,杰拉德的缺阵使反击的传球线路骤然减少一半。在另一场经典的防反战役中击倒丹麦后,在小罗的天才面前止步了,最好的防反队员之一欧文得不到支持,仅仅抓住卢西奥的一次太低级失误打进自己的第二颗进球。从成绩上看,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继续利物浦打法对爱立信来说或者不是最好的选择,本土的左翼在防反中的作用明显不如挪威人里瑟,而在利物浦打右翼的杰拉德在防反中的作用却要超过贝克汉姆,这是瑞典人要掂量的问题。 

III. 意大利: 
作为传统防反的鼻祖,在一届以防反的光大为主流的世界杯里,意大利队本来有希望在本届比赛中走到最后的决赛,撇开裁判因素,意大利至少在两个方面做得没有想象中的好。第一是全队进攻太依赖维耶里的最后一击,维耶里当然是世界上最有威胁的前锋,但在对墨西哥和韩国两战中,维耶里由于对裁判的对立情绪严重影响到个人发挥,这种情况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因为意大利还有着一些象蒙特拉和皮耶罗这样顶级的前锋,特拉帕托尼完全可以让另一位前锋分担更多的最后射门。第二是托蒂处理球的风格太过刚猛,传统的意大利反击总是伴随着一位技术细腻,能控制比赛快慢节奏的9号半来完成的,如巴乔和佐拉,完全在中场不能做任何的调整和控制极大地加大了丢球比例,从而加重了意大利后防的压力,在内斯塔不能出战的时候,对方两边不断的半高球就在中路包抄后屡屡奏效。 

l 其他类型的强队 
I. 塞内加尔: 
这是一支很典型的非洲强队,没有模仿性和学习性。 

II. 德国: 
德国在小组赛中对沙特的比赛可以写进任何一本足球教科书,从临战指挥来看,沃勒尔是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号头牌,这是一场“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比赛,换了任何一支球队也不可能如此彻底地击败一个这样的对手。但是从技战术的角度看,德国并没有太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本届比赛里他们只碰到了爱尔兰一支欧洲队伍,而赢下的比赛也都是该赢的,除了对美国一仗拜托了卡恩的英雄表现。巴拉克和施耐德的表现证明他们有希望回复到鲁梅尼格时代的德国水准,但是,这还需要两年后欧洲杯的检验。 

III. 土耳其: 
土耳其是一支小型化的法国或阿根廷队,也讲究对球的控制和整体移动来赢取进攻机会,但是他们有本质的区别。法国或阿根廷两边路都是以固定的套路来给中路喂球,土耳其除了站桩的哈坎苏克外,整个前场位置的变动更加频繁,哈坎苏克更多的时候不是终结者。但是由于球员能力的限制,在面对巴西这样的防守时,土耳其人很难把球打到禁区内,而这时候哈坎苏克中路无法包抄完成射门的致命缺陷就成了他们永远的阿袼琉斯之踵。 在最后的季军争夺中,土耳其采用了双中锋的战术,这时候的他们就挺象96年欧洲杯的克罗地亚队,中场虽然控球不多但反击套路丰富,完成最后一击的效率也不错。 

IV. 韩国: 
撇开裁判因素,韩国队能打进四强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当希丁克冀望安贞涣象克鲁伊维特那样解决问题时,韩国的进攻总是在门前噶然而止,崔西旋在边路活动是个很大的败笔,他完全应该正面面对球门。韩国队的进攻气势很有荷兰队的影子,两个边路和中路包抄形方面做地非常象,但是在传神的地方仍旧漏出马脚。韩国最关键的几个入球都是希丁克换上多位前锋,全场变成乱出拳的时候解决的,所以很难评说这支队伍战术打法的成功与否。单从打法的一贯性和严密性来看,韩国不如日本队,但是韩国队员的体能和拦截能力要远超出日本队。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