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lance(最后一枪)
整理人: spiceqi(2002-08-07 22:52:49), 站内信件
|
朱总在陕西的日子
“江湖生活刀光剑影,带个琵琶在身边,空闲的时候唱唱歌舒缓一下紧张情绪。”朱司令喜欢这样对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人也喜欢听他这样说,因为这样说完后司令肯定就会咿咿呀呀的开始唱。但闲汉们不大喜欢朱总唱小生更不喜欢朱总唱老旦。他们喜欢看朱总站在酒桌上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翻跟头。大头告诉我朱总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他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今晚月色真好!”几碗黄河啤酒下肚,朱总要开唱了。
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片天和地都是黄蒙蒙的地方,每天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放羊,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听村头买盗版的狗蛋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地方叫黄土高原,出了村口一直往东走两天就会到一个叫长安的地方,那地方很大,也有很多人。我常想长安会是什么样子呢,那里的人都放羊吗?但我不敢去,因为离我们那么远的地方估计就差不多到天边了吧?而且——我很怕人多的地方!
但朱总不怕!没有人知道朱总从哪儿来,连村头买盗版的狗蛋也不知道。我只记得过完年后的那个下雪天,我早上起来发现他冻倒在我家门口的雪地里,满身是血,红的血和白的雪混在一块,我怎么也忘不了那时的景象。我已经不记得我是怎么把我爹娘叫醒,当时我娘正要把我的洗脸水倒掉,就顺便倒在了他身上。我爹用放了3天舍不得吃的冷馒头蘸着米酒喂他,他一直吃,就是不醒,一直吃光我家所有的馒头还有隔壁王小二家的馒头。最后他还是活过来了,我不知道到底是洗脸水的作用大呢还是馒头蘸米酒的作用大,反正他醒了就是。
我常问他从哪儿来,是从长安来的吗?他就笑!被我缠不过了才告诉我他是个江湖人,从开边来的。“那开边又是哪?”“开边叫益阳!”说到这他总是往南边看,眼角作死的挤出几滴浊泪。我又问是开边远还是长安远,他说当然是开边远了。“那是开边远还是江湖远?”每次问到这里他就傻站着,让我想起王小二家门口那棵被雷劈死的榆木树。
说了这么多差点耽误听朱总唱歌了,想不到今天他竟然唱老旦。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朱总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王小二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朱总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王小二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我们正要走,朱总忽然不唱老旦了。他拿起他的琵琶,在月色的照应下琵琶弦射出一丝一丝的光,很好看,他边弹边唱:
娘子 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你在那里 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
默默等着我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你在那里 在小村外的溪边
默默等着 娘子
一壶好酒 再来一碗热粥
配上几斤的牛肉 我说店小二
三两银够不够
景色入秋 漫天黄沙掠过
塞北的客栈人多 牧草有没有
我的马儿有些瘦
世事看透 江湖上潮起潮落
什么恩怨过错 在多年以后
还是让人难过 心伤透
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
泪不休 语沉默
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
默默的在等着我
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
娘子我欠你太多
天涯尽头 满脸风霜落寞
近乡情怯的我 相思寄红豆
相思寄红豆 无能为力的人海中漂泊
心伤透
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
泪不休 语沉默
朱总唱得摇头晃脑的很投入,我们也高兴得手舞足蹈。过了很多年后有人告诉我这不是唱戏,这叫R&B。我怎么听怎么觉得是一句骂人的话!
朱总唱完了,突然有片黄叶好象被感动的样子落在了他的脚边。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有人说漂流在外的游子就象落叶一样,最后总要回家的。出来这么久了,不知道社团怎么样了,不知道家乡的秋叶落了没有。我就决定回家了。”多年后朱总在给我的EMAIL里这样写道。总之,他那天他唱完后嚎啕大哭,接着就说要走。
临走那天我一直送他到村口,说要跟他去闯荡所谓的江湖,他摸了摸我的头说:“江湖险恶,你还小!”然后他把他的琵琶给了我说是谢谢我们全家的照顾,我不想要的——不就是一盆洗脸水吗,怎么好意思要人家东西?再说他没有琵琶那以后有月色的夜晚就少了事情做!但他还是把琵琶给了我,骑上毛驴就走了!
我一直目送着他,就在他要消失在我视线时他从驴背上掉了下来,一身玄色的衣服顿时黄不啦叽。但他到底是个江湖人,很快就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灰,一个旱地拔葱跳上驴背继续赶路。
他真帅!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这么认为!
----
孤独的蝎子,
最后的一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