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aleili()
整理人: clixfon(2000-04-10 03:09:32), 站内信件
|
(2) 提交者 : 三心
莫大的音乐的‘俗’,也许是和他用胡琴(既是二胡)有关,弹奏
表达的范围可能窄了点。但金庸着实给了他好几次的表演机会,有
具体内容的就有两次。一次是在茶铺里,莫大还加以伴唱,什么曲
牌名无从考究,但唱词却透着一股悲壮的意味:‘金沙滩...双龙会
...一战败了...’(第二回)。莫大可能预感到衡山城内那将来的
风雨,人才凋零的衡山派面临着血溅金沙滩的命运,也露出他已抱
着一死的心志。另一次是在令狐冲成亲的晚上,拉的是《凤求凰》,
我很怀疑这首曲子用胡琴演奏的可听性,而且曲意和令狐冲盈盈之
间的关系也不相及,盈盈虽有卓文君之心,令狐冲却无司马相如之
意。
令狐冲出场的描写充分显示出金庸的写作功力。在先前天龙的慕容
复中已经有过精彩的表现,这一次却是更上一层楼。先后用了许多
种手法,如侧描、倒叙、对比、暗述等等来铺垫接引,让读者对令
狐冲的印象随着众人的对话、思想、见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时疑云满布、时雷雨交加,一层层、一步步把令狐冲侠勇仁义又不
拘小节的性格深深的刻在读者的心中,真如诸葛孔明七擒孟获,让
人目瞪口呆,折服不已。
金庸写一些配角乃至只有一次出场机会的人物也是颇具心思,仔细
施为,茶铺中有两个人就给我很深的印象。一个是茶博士,最有趣
的是他的‘哈、哈’声,衡阳那一带的人说湖南话是不是这样就不
得而知了,倒是晚上边看着书时,正边听着收音机,有一个女孩子,
大概是DJ吧,正说着最近流行的欧美音乐。广州话往往有些尾音节
拖得很长,这个女孩特别严重,结尾的那个虚拟气的长音,十句中
八句带着,还加上句中必有的‘恩’的停顿音。我正看到茶博士的
回话,听到这女孩的广播,真是忍俊不住,大笑起来,这两个人倒
是相应成趣。
另一个卖馄饨的何三七,怪名怪人,完全没有平时心目中大侠的影
子。其实人于世间,本自平凡,却总是忍不住要追求有些自己力不
所及的东西;有着一颗自甘淡泊心的人,反而被人们理解为不可思
议,也许人生本就是矛盾体的结合吧。
不但人物刻画,言语对话、心中思衬等金庸也是用笔认真,前后呼
应。这次又让我看到了一个佳例。林平之混进刘府坐下,听到天门
叫喝令狐冲,他心想:“他们又在找令狐冲啦。这个令狐老儿,闯
下的乱子也真不少。”(第三回)。一个‘啦’字,一词‘老儿’,
既有说话的节奏感,又与林平之对令狐冲初始印象吻合,就如同读
者自己所说出来一般,的确让人看了会心的一笑。
余沧海在刘府中活脱脱一副奸诈小人的嘴脸,他的先后受挫,对比
他在先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大快人心。曲非烟的那幅乌龟画,贴
的巧妙,看的精彩,忍不住为她叫好。
仪琳一长段的回忆,写得生动谐趣,把令狐冲、田伯光两人的形象
刻画得跃然纸上,又是金庸小说中能再三回味的经典章节。记得还
是读高中时,我们那儿正流行遍地都在卖小报,武打的、言情的当
然还有色情的,后来掀起的反对精神文明污染的运动,就是有针对
这些东西的,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我后面桌那小子
最喜欢看武打小说,不但看,还自己写,甚至画,把全班的人都套
了进去,在同级里还曾轰动了一阵,我看的第一本武打小说《萍踪
侠影》就是他借的。那次放学,他在操场上塞给我一张小报,说是
精彩绝伦的武打小说。回家后偷偷地一看,竟被深深吸引住了,那
张报纸上节录的就是从仪琳这一段开始一直到令狐冲学完独孤九剑。
那时的第一反应是真的,真的写得太好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73.1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