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
整理人: yerk(2000-02-04 08:59:03), 站内信件
|
作 者: yudongge (碧海苍天我已为过客) 2000.01.30 转贴自北京社区
武虾小说可以说是我从初中到高中的玩伴,看的第一本武虾书是什么内容早
记不住了,但自打一接触我就彻底迷上它。看的比较多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
、温瑞安的作品,我想这四位也可以说是港台武虾小说的四大代表了。就这四个
人中我最推崇的是金。
(1)半本先生--古龙
余杰在《想飞的翅膀》中说他喜欢古龙,因为古龙能写出底层社会人的苦楚
,赋予自己作品以切人的感情。
的确古在作品意境上来说比金要高,而且看他的书能让人看到他自己的情感
同时也感染了读者,在写作手法上把西方推理派文风搬过来也给武虾小说带来了
股新风尚。他的作品里有不少都带了点临摹西方悬念推理小说的味道,最突出的
是《流星蝴蝶剑》,故事的构架情节是从《教父》扒出来的。我比较喜欢他写的
《陆小凤》、《武林外史》,另外有部中篇《大人物》也很入眼。
读他的书有个特点,就是必须一气看到底,要不准不舒服,老觉得有点事儿
没完,牵肠挂肚的,足见其在悬念设计上的独到功力。
可惜他也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写书老不写完,留下的半本半本的小说找找能
摞一大堆,对这类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玉老虎》。后来在别人写的怀念古龙的
文章中得知他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强迫自己大量写书赚钱,但又无法保证足够的
文字产量,就耍了点小花招,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先写一段,给书商看看,中意了
,付钱,提前把小说买下来,然后古先生就走人,再不去管了,于是他老人家就
在世上留下了这么些“书债”,害的众书商在他生前老跟着屁股讨债,也坑了我
们这些读者,看了上集没下集。
总体来说他的书很好看,有点象看好莱坞惊险悬念片的感觉。
(2)书生气十足的梁羽生
真正算来古龙其实和金差了一辈儿,梁才是和金齐名又同时代抢镜的人物,
新派武虾小说也正是从他的一个短篇《京门龙虎斗》开始的,金还是步他的后尘
卷进了这么个比较奇特的文学题材里面的。
梁的小说喜欢和历史挂点挨得上挨不上的关系,他也是这四个人里最重视自
己故事的历史背景的。古龙一点都没有,连个时代也不标;金庸小说则只把历史
背景做一种铺垫,大多数不太特意突出,仍以武林争斗为主,需要就添上,不需
要提一句就可以了,如《笑傲江湖》,只在“金盆洗手”一章做了一段皇帝封赐
的描写能知道点头绪;温瑞安的小说比较重视历史背景,经常把武林争斗和当朝
政治集团斗争扭在一起,而且几乎都是在北宋末期的一段,可惜他的历史知识太
混乱些,经常前后颠倒,写萧秋水时已经到了南宋抗金时期,岳飞已经被秦桧害
四了,而萧大虾的徒弟(《人世间,养生主》里的,叫啥想不起来了)的同代人
物(《说英雄谁是英雄》里白愁飞的武功窃自《人》里的一位梅姓人之手)居然
在和北宋的蔡京角力,他这种历史常识错误很多,尤其在其早期作品《大虾萧秋
水》及其后来的续集,因为看的时侯已经有快十年了,现在也记不得多少了,我
想诸位现在还看他作品的也能发觉他犯的这种奇怪错误。
梁文字上有种唯美主义的色彩,绝不允许在自己的字里行间出现个半沙子,
他属于受古典文学熏陶的老派中国文人,对古诗词歌赋深有研究,经常在书里加
点诗词,因为这种风格的限制而使其不得不把故事的所有主角都固定了一个模式
--书生,如果把古龙笔下的浪子和金庸笔下的土里土气的人物搬他的书里实在的
不伦不类。大概其作品里仅仅《云海玉弓缘》的主角好象些微土气一点。这些主
角们总给人一种拒人千里的感觉,英俊潇洒博学多才而且武功高强。于之不同,
金庸笔下多是那种临家大哥小弟的亲近风格,而古龙笔下的多为那种现实中随处
可见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暴自弃的可悲可怜形象,温瑞安则比较多样化,但
多以生活经历坎坷意志顽强机智果敢居多,这四位大师的作品人物都有点脸谱化
,但梁的感觉难于接受一点,可能我太没文化了吧,不大喜欢书生气的人物。
梁的作品比较成系列,按历史时段一本一本写,写得刹是辛苦认真,但打《
云海玉功缘》以后,如《幻箭灵旗》之辈,就来个大转变,变得让人不敢相信那
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完全成了那些俗套的武虾小说,一点文气也没有,所以再没
看过几本,应该是枪手作品吧。
总的来说梁属于唯美主义流派,喜欢写高大全(当然不是咱们宣传部门所提
倡的高大全)的人物,不重视悬念的铺垫和突出,重人物而忽视情节,感觉比较
闷些,当然此仅为个人观点,我比较欣赏他的是《七剑下天下》。写到这里我倒
想起来我看的第一段武虾小说了,注意,我说的是第一段,而非第一本,那大约
是八四年或者八五年在《羊城晚报》上连载的《七》,五台山刺杀多泽一节,感
觉很新鲜,但并不知道这种体裁还有个专名叫武虾小说,过了好几年才看到完全
本,呵呵。
(3)斗士温瑞安
温的作品有种极强烈的好斗性,语言尖刻激烈,说两句就打,每每要打个天
翻地覆才想起来收场。这可能和他的坎坷经历有关。
他也是这四个人中最喜欢在打斗上费笔墨的一个。金在武术招式上比较朴实
一些(《书剑恩仇录》最明显),当然也有他的奇思妙想的杜撰(《连城诀》里
的躺尸剑法);古龙则对招式极大的不尊重,重气势环境氛围,往往高手相搏一
招立判生死,小李飞刀可以说是他笔下最成功的打斗场面,金庸在《笑傲江湖》
里的独孤九剑中玩了把“无招胜有招”,其实这句话用来评价古的风格最合适不
过;梁属于比较舞文弄墨类的,总要起个美纶美焕的名字,防仿佛一看到招式名
字都需要读者拍案叫绝一般;而温则走得更极端,一些作品里近乎痴迷于招式的
名字,大有语不惊人四不休的味道,在招式名字上下的功夫绝不比对情节和人物
描写少,甚至是喧宾夺主,萧秋水系列、四大名捕系列都有这种痕迹,当初看《
萧》里“剑仙”一大堆水剑、气剑、人剑等等简直看晕头,《惊艳一枪》则更火
爆,到了《天敌》觉得他象在写神话小说。
按年龄阶段看,温受过金古二位先辈的影响(他的作品里偶尔会出现这二位
笔下的人物和情节,都当武林掌故来说),从风格看古对他影响极大,以四大名
捕的《碎梦刀》《骷髅画》比较突出,推理演绎的成份很浓。
《大虾萧秋水》系列,这是他最早期的作品,从文章构架来看还很不成熟,
很散乱,越写越神,越写越离谱,那一个比一个出场晚的人物却一个比一个厉害
,到李沉舟几乎快变成神了,而且人物循环太快,往往某个家伙刚刚在读者心目
中有点形象了就让他毫不留情“一笔写四”了。他写这书的时候并不大,尚未到
以后那段遭迫害的经历,但他书里人物的反叛性格却已经到了令读者发指的地步
,朋友亲友没一个可信
,我老觉得他的这部书有点自虐的味道。
《四大名捕》就好多了,人物形象丰满充实,情节完整流畅包袱底料一抖一
放捏拿得体,从这时候起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就是不再刻意去突出某
个人而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发掘出点潜能的人物形象,这种写法也好也坏,好是
人物形象性格比较全面,不好就是太乱了点,失去了重点,很多人物有千人一面
的感觉,尤其一些本来大大咧咧的家伙说起话来也颇有文采,一句一理一推一断
,有点类似王朔笔下多侃爷形象的特点,是人不是人上来就一通侃,要不通篇文
章啥也没有。
由于生活坎坷所至,他笔下的故事包括故事里的人物更贴近现实社会些,即
便是正面形象其贪生怕死瞻前顾后的人物心理弱点经常被毫无保留的托出来,而
为势所迫互相之间尔虞我诈为争权夺利不惜出卖朋友亲友的事情屡屡发生,
他写作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先把即将要写的书目列出来,一点一点来
完成,我真不知道到下个世纪——当然是二十一世纪我能看完不?
他比较高产,高产的结果就是质量的下降,以《天敌》为例,用一位网友
的话最合适不过,打了一仗写了本书,这书我用了不到一小时就翻完了,实在无
趣,我真的怀疑现在他的写作态度是不是象他在《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前言里
说的那样,而不知道为什么,这套系列自《朝天一棍》就把这篇前言去掉了。他
写书有点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温在武虾小说领域还开辟了另外一个天地,就是武虾小小说,蛮有些味道的
,建议诸位武虾迷闲暇时瞧瞧。
他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逆水寒》,我想看他书多的人能理解我为什么喜
欢这一本,有所发挥但绝不过度,克意历难但绝未颓丧,这是我对此书的评价。
(4)宗师金庸
宗师二字用在金头上是绝不过分的,他写作态度是四人中最严肃认真的一个
,文风奇妙又不失端正,我想武虾迷们非要指出对他的不满,也只能是为什么只
出了十五本书?
去年下半时金王之争对金的评价已经够多够全面的了,这里无需鰲述,我指
谈谈他相对于其他三位的一些特性。
首先是他笔下的主人公层次多低级一些,平平无奇的劳苦大众特多,尤以那
几位忠厚老实近乎愚蠢的郭靖、狄云、虚竹最有代表性,即便是皇族官宦子弟的
段誉也没有梁羽生笔下同样背景人物的那种卓而不群傲骨凛然的风格,整个一个
酸臭秀才,有够愚有够腐,如果说那三个人笔下人物多是些超级聪惠的家伙的话
,金笔下多为类似阿甘之类的IQ不超过60的低能儿,他更相信中国的老话“勤能
补拙”。但其收山之作《鹿鼎记》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弄出个现世活宝
韦小宝来颇让人不理解。
其次他尚“善”,无论人物性格如何,智商高低,善良二字是绝不可丢的,
这种善良有时就成了一种愚忠,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几乎把命搭进去,他太
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欺骗老百姓良知的话了。
最后是女性形象较突出。不知道为什么,这四位大手笔在这方面都比较薄弱
,金其实只是略好些。古笔下妓女的形象突出些完善些,再不就是蛇蝎美人之类
的脸谱化的人物,还有几个机灵古怪的女孩子形象但都显得肤皮潦草;梁可谓是
这四个人里的女权主义者,他作品里的头号高手多是女性,可惜这些形象都太虚
弱了,完全还被古典女性道德所束缚,以《白发魔女传》最突出,而且很多女性
写得非常苍白,几乎就是把个大男人的骨架换个美女模样,没有深度;温为四人
中最差,我现在回忆看过他的所有的小说,除了温柔几乎没留下几个有代表性的
女性形象,按网上的说法就这一点该打他PP!呵呵......金在女性方面有点梁在
文字方面的嗜好,就是唯美主义,很难下笔去写点女性的缺点,即便是缺点也写
得很委婉甚至很美(除了梅超风,呵呵),他比较喜欢类似现在正火的小燕子类
型的女性形象,黄蓉是绝对的代表,其他虽然稍收敛些也都带点影子,凡是中规
中矩的女性几乎都脱不了悲剧下场,但仅以在女性人物的着笔上他是最下功夫的
,尽管实际上还是很欠火侯的。
我最喜欢他的书是《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说到《天》就得加两句,
这其实是本捉刀作品,是金和倪匡两个人完成的。在读了金关于这一节的介绍后
(当时我还在念书)我特意把它借来仔细研读,从文风来看,这套五本的小说第
一本应该是金的原作,体度文笔气势都非倪所能达到,第二本以后就开始有点模
糊,以后文章里多出现线索迷离而不知收结的现象,出场人物众多描写不仔细有
点零乱,但总体这部书很有些趣味,读来感觉轻松汇洒,可惜我至今也没能看到
倪完成的初本,金在连载完成后编辑出书时做了改动,读者反映不如原文。
打十三四岁开始接触武虾小说,一度沉迷不知昼夜,说受害不浅太没良心,
要说受益不少那也是扯蛋,花了几天时间把近十年读过的此类小说的感觉综述一
番,也算给那段时光做个甜蜜的回忆。可惜我大概有三四年没看这种小说了,而
且最后的几年(工作以后吧,应该已经八年了)里实际也没看几本,多是同事看
我加了个塞儿进去翻几页,很多东西已经记不大清楚了,虽然为了让这篇文章更
有说服力想再查阅些资料,但实在没劲头再去翻那些大部头了,也就马马虎虎写
了些不着调的文字,毕竟看刀光剑影的那段时光感觉实在太美妙了,不写点感受
出来会很遗憾的,呵呵。
如果说允许再重温那段时光,我会不会选择武虾小说呢?我想不会吧,大概
会选择琼瑶的爱情小说吧,呵呵。。。。。。。。。。。
--
天地无垠,
我只是一粒流沙,
伴着风和水,停停走走,
居然经历了那么许多,
也那么稀少。
回眸时已无颜面对那个年轻激情的我。
-- 到金庸武侠人物(figure99.topcool.net)主页看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207.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