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临时存放>>“建立起我们的修行,超越懈怠吧!”——请佛教的师兄都进来指教!

主题:“建立起我们的修行,超越懈怠吧!”——请佛教的师兄都进来指教!
发信人: confucian.wang(垂泪文殊)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10:02:18), 站内信件
诸位善知识:

大家好~恭敬顶礼!^-^

佛陀在进入最后的涅盘前,曾这样教导我们——“只要严持八正道,世间就不会缺少阿罗汉!”

南传佛教本世纪中最伟大的比丘与禅师、阿罗汉——阿姜查尊者(1919—1992)也有这样的教言:“如果你懈怠不勤,什么时候才会苦尽呢?如果你懈怠不勤,你又能有多少成就呢?建立起我们的修行,超越懈怠吧!”

在下是个门外汉,一个充满了三毒烦恼的人,有时候也会去思维上面的两句伟大教言——为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闲碎的事,我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光。

有时候会去感慨,充满了违缘和恶业的末法时代,怎比佛陀还在世时,清净正法住世的“听闻解脱坚固”?这样去想,仿佛就可以掩饰自己的懈怠和懒惰,把责任一把推给了时代。其实,仔细想想——违缘和恶业都是自己造的,都是自己感的。也许末法的环境不必正法,但消除违缘和恶业的方法,佛陀已经完整圆满地教给了我们——为什么我就不去认真地去做呢?

人身的佛陀虽然不在世了,但佛陀不是相上的佛陀,他的智慧和慈悲遍虚空法界,他所教导的清净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还完整地保存在世间;这些伟大的正法,也是由历代的大班智达们自己思维抉择过的,是没有谬误的;而且,这些法是历代祖师和大成就者们以自己的实践亲身实证过的。这就是殊胜清净的法,是我们的皈依处,是解脱无明苦海的明灯!

这样的法,还完整地保存,清净的传承,自释迦牟尼佛陀,历一辈辈的祖师菩萨,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有如我的一位上师时常宣说的:“我的这个传承,是由释迦牟尼佛陀本人所启,两千多年来,它就像大海的海水一样清澈,就像黄金念珠一样没有间断!”这没有丝毫杂染的清净传承,和拥有这传承的祖师大德们,也还住世!

而我们本身,都是具足八无暇,十圆满的暇满之身,这是能成就一切乃至佛陀的殊胜妙身。我们虽然在末法,但发达的经济和科技,为我们的修行解决了很多的物质困难。

综上,清净无误的法、圆满的传承、慈悲智慧的善知识和暇满的人身,我们都具备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去埋怨末法的时代不如正法呢?

有人说,“我很想修行,只是世间的违缘多,缘起不具足啊!”其实,只要我们下定了修行的心,缘起也就基本上具足了。关键的关键就在自己。我们不应该指望伟大的上师们带着完整的教法翻山越岭来找我们,想想过去的菩萨和大德,为了仅仅一、两句的法,就要吃怎样的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慈大悲的上师,真的带着清净圆满的教法翻山越岭来找我们了!这难道还不如正法的环境吗?可包括在下在内,很多人还是不愿略微精进一些,哪怕是一点点的精进。

往往我们在潇洒地消费、吃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顾虑,等到需要修行的时候、帮助穷苦人的时候、解救众生的时候、供养三宝的时候,就又感慨囊中羞涩,埋怨末法的违缘了。这是不应理的。

善哉!

我们知道,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陀,49载,以无缘之大悲,宣八万四千法门,以度化后世无明众生。佛陀的心,都集中体现在《经藏》和《律藏》中,浩瀚如海的《经藏》、《律藏》中,佛陀处处以后世众生的业力、根基为出发点,广说细说妙说妙引,并以自身之实行,为我们树立了永世不朽的无可比拟的光辉榜样。  
    
后世的诸位大菩萨,如龙树菩萨、弥勒菩萨、寂天菩萨、胜天菩萨等等等等高僧大德,观察后世众生之拙劣根基和无边的恶业、微薄的福报。知道极少有人能明了佛陀真实义,便发无尽之菩提心,处处考虑到众生的局限性,便对佛陀的经义,细至一字一句,分别解释、惟恐后世众生不明也,所以成诸浩瀚《论藏》。  
    
自如是大菩萨始,无数的大德菩萨,依平等之慈悲,对佛陀的经意、对前辈菩萨们的论义,又作详细的解释、指引和发扬。如对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印度就有一百多部注疏,藏地也有几十部。如此如此,不可胜数。其他的度化,更是不可思议,(大家想想五明佛学院的至尊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就能体会到了。总之,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遍及一切,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智可以了知的)  
    
当年菩萨们花费漫长的时间、付出种种难行苦行,甚至生命所得到的法和心得,我们以微薄的福报和极小的代价(几元、十几元)甚至无须任何代价(结缘)就能很舒适地躺在床上、或是坐在桌前,一杯茶、一碟点心,轻松地翻开,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看完就一丢。去胡思乱想世间八法。不是吗?谁说我们后世的众生福报浅薄?我们自己总是抱怨三宝的加持不能让我们从心所欲,可是什么是上师三宝加持我们知道吗?我们希望得到加持成就的又是些什么玩意呢?

这里在下还想指出的,很多朋友初学,不修心也不持戒,直接往“空性”去,一点小小的禅机领会,就觉得已经看破一切了,说话也玄了,什么也不在乎了、不执着了。可是实际上呢?生活中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他怨恨三宝;即使是小小的戒律,甚至只是一些“节制”,他都“看破、放下”了;而对待可怜的贫苦人,却是视如不见!没有德行,什么也谈不上,不是吗?  

在这里,在下希望为大家介绍藏传佛教格鲁派(善律派)开山祖师至尊宗喀巴文殊大师,将其一生所学之显宗精华,为后世众生计,呕心沥血汇成的无比法藏——《菩提道次第广论》。

这是一部普摄三士、清净圆融的大论,是显宗之精华,函摄三藏心要,无论初学、宿学,都值得去花几年乃至一生去学习。它的精髓性、系统性为我们节省了去深入三藏的时间,按照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的三主要道,将我们从初学到成佛的次第和要点一一明了。

如果大家需要这部论和它的讲解光盘(台湾上日下常老法师所讲),可以与在下联系。在下恳请大家,如果有条件,一定去认真地学习这部论,它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的闻、思、修行。

南无师利咕噜曼殊廓喀耶!

呵呵,说多了,在下说这些个人感想,综上,也就是想说明——再没有比我们现在更好的利于修行的时代和条件了!

只要我们坚持八正道、菩提心和六度万行——世间也不会缺少菩提萨垛。

诸位善知识

如果在下的文中有正确的,只是拾先辈牙慧而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是应该一点一点,脚踏实地、按照佛陀菩萨们的指引老老实实去做的,只有做了,才会真正的明白。不是吗?若有功德皆回向,在下有错的地方,在下诚心忏悔,还希望诸位善知识不吝赐教! 

让我们再次聆听阿姜查尊者的教言吧——“如果你懈怠不勤,什么时候才会苦尽呢?如果你懈怠不勤,你又能有多少成就呢?建立起我们的修行,超越懈怠吧!”

谢谢大家!

轩辕子语
拜上

    








----
无尽凄凉月,长照我前窗。 
肝胆历冰雪,蹙眉凝寒霜。 
苍生何其苦,念之断心肠。 
文士空含愤,儒人自有伤。 
济世心万缕,哀民泪千行。 
尽衷当实践,怀志无轻狂。 

诗以明志,诗以明心! 
唯愿菩萨慈悲加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