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ielf()
整理人: danielf(1998-06-27 09:11:07),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versea 讨论区 】 【 原文由 ying 所发表 】 感 觉 古 龙
⊙ 生命
六 梦与追求
每个人可能都问过自己:“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 或者,只有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们才没有闲暇来问自己这个问 题,闲时,他们宁可抽一袋烟,在树下休息,看着太阳和天空,想想明天会是 个什么样的天气?今年会不会是个好收成? 也许只有我这样的闲人才能有时间常常想起来这样的问题,然后这样问自 己,问别人。 但是却永远得不到答案。 记得有一次问一个老师这个问题,老师是个学有所成,很有声望很有地位 的人,他盯着我看,然后严肃地说:“当然是要有所作为。”他知道我是个爱 玩的人,接着就是开导我:“人活世上不能白活,要学习,要进步,要珍惜大 好时光,等你到我这么老的时候,才不会后悔自己的一生都是在混混噩噩中度 过的。人总不能虚度光阴。”他用炯炯的眼光看着我,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渺 小,很卑微。 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起疯了的欧阳锋高叫:“我是谁?我是谁!”哲 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哲学问题,若是一个普通的人总是将自己 纠缠在这个问题里面,结果必然同欧阳锋一样变疯。我是个普通人,从来也没 有想过自己究竟“本原”是什么。但是有很多的时候却不得不总是想:我为什 么来到这个世界?我该怎么活着? 写这个题目,也是想将一直萦绕在自己心里的一个困惑再一次拿出来仔细 地想想。 写这个题目的时候,也因为最近奇怪地有好几个朋友,都对我提出这样的 感慨---活着真累啊!因为常常为未来而迷惑,常常想弄清楚生活的意义。 总是背着社会和家庭的沉重的期望,总是被他人的鼓励和期待所迷惑,总是以 心为形役,惆怅是难免的。 有时候总想扯着嗓子吼几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想肆无 忌惮地放声狂歌,不管旁人一边喊:“别宰啦,再宰明天早晨打鸣的鸡都没有 了。”想打个背包就出去游游荡荡,想一觉睡上个三天三夜,想对图书馆那个 讨厌的老太太说声:“YOU ARE A SHIT”,想对象挑烂柿子一 样挑三捡四的的招聘者说声:“白白哪您,见鬼去吧。” 可是还有爸妈亲友的期望,有弟弟妹妹敬仰的目光,还要拿个好学位找个 好工作,还要拍上司的马屁要多多挣钱,要找个老婆成个家,要奉养父母,还 要培养下一代,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着写着,眼前又出现爸妈的眼睛,那 个老师的眼睛,同学的眼睛,左邻右舍的眼睛...还有某双充满敬仰地看着 你的小美眉的眼睛。所以你还得咬着牙努力下去。 所以当助教的时候见过学生眼泪汪汪地找我,就为了成绩要及格。 所以每年都有千军万马非要闯那独木桥。 所以前天才一个XX的女生跳楼,昨天又一个XX的学生发疯。 人总在矛盾中生活,总有很多的迷茫,总是在自己想作的和自己不愿意但 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间徘徊。 怎一个“累”字得了?
所以,愈发怀念那峨冠博带的古侠年代。
赵客胡缨,是一种风骨,吴勾霜雪,是一种意气,十步一杀人,是一种豪 情,千里不留行,是一种潇洒。浪迹天涯,是一种如云般飘忽的心情,萍水相 逢,是一种如流水般悠悠的感觉。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岂非是人世间最大的追求?
武侠的世界,不单单是给我们一个飞檐走壁的梦想,不单单是给我们一个 快意恩仇的梦境,不单单是给我们一个奇功绝技的神奇,也不单单是给我们一 个爱和浪漫的传说。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自由。 行侠仗义,游剑江湖,对酒当歌,侠骨柔情,都是自由自在的;侠客,浪 子们都是是自由自在的;恩怨情仇都是自由自在的;心灵和行为都是自由自在 的。不必为尘世间的种种无奈而烦恼,不必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勉强,更 不用去问:“我是为谁活着?” 万般皆是我心,万事皆为我愿。这是何等的心灵的自在?
可惜这是个童话的世界,虽然是给成年人的,仍然是童话的。 (再一次拿金庸来作比)金庸给了我们更象童话的童话世界,远甚于其他 的任何人。前面说金庸如老杜,却是老杜的面青莲的心,用最写实的手法描绘 的其实是浪漫的世界。我们可以知道侠之大者是为国为天下,我们可以纵酒高 唱“沧海笑,滔滔两岸潮。”可以去感觉那种为了爱等待一生的感觉,可以为 刻骨铭心而泣下,可以为奇功艳遇而生羡...但不经意间,我却发现另一种 感觉---真实中的不真实。 有时候读着书,一种很飘忽的感觉在脑中游动,想去捕捉却怎么也无法抓 住,经过漫长的日子后,突然一把抓在手中,这就是感悟,是自己的心走进书 中后的感觉。 于是觉得金庸的书中的人物活得更累,更无奈---侠之大者的郭靖,毕 生从未有过主动去实现去完成一件事情,从成长,到恋爱,到襄阳独守数十年 都象是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走完自己一生的历程;萧峰始终被民族的绳 拴着;飞狐一生失去了多少?就连仇恨都没有去象样地完成;令狐冲的哀怨最 完美地掩盖住了他的被动的一生,被人甩,被人追,自始自终他都没有主动地 去追求自己所爱的女孩;狄云最终仍是个小人物,不管他有多么高的武功;段
誉是个无所事是随遇而安的人;韦小宝是个小小的“因事成人”的幸运星;石 破天也是;张无忌也是...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软弱,但是我看到的是,金庸的人物都在一种被迫的状 态下无奈地被动地活着,这可能和禅学的思想有关吧,有生皆苦,活着本是一 种无奈。恍惚中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活着真的很累啊,只有超脱 这一切,你才能真正的解脱...但是你只不过是个凡人,你是摆脱不了的, 只有皈依才能真的做到...”奇怪,那些人物本来都不是普通的人啊,他们 至少是绝世高手,应该是有些绝世之处的吧?而不该是仅仅武功绝世,因为武 功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或者理想的才对,若是一个人有 了超出凡人许多的本领,却仍然不能跳出凡人的圈子,那么他们的本领是有什 么用呢?有了武功,就应是有一种能主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有力手段。 什么是自己的目标呢?抗击蒙古兵显然不是,那是被逼的;当天下武功第 一的高手是吗?我没有看出任何一个正派的高手心中坚决地有这样的念头;好 象成为天下第一也是偶然间得到的,并不是自己刻意去追求,甚至得到了还不 知道,更不用说是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了。石破天啊,狄云啊,令狐冲 啊,都是这样。他们分明又不是人,而是“佛”,不是么?他们的经历不都是 “佛性”么? 剑上的追求是没有的,武功上的追求是没有的,人生上的追求仿佛也是没 有的,金庸给我们的,是一种随意的生活,个人总是被社会,被环境所左右所 牵制,总是身不由己地去适应,无欲无求才是大觉悟。又回到佛上了,所以外 表看上去实在象是正常人的主人公内在实在不象是真实的普通人。 凡人?佛性?武功?追求?究竟是普通人?还是佛?我又陷到迷惑里。 看金庸的书只能感动,不能思考,或者这样说有些偏颇,但是却是我的真 实的想法,我可以被一次次地深深打动,被激动,被感染,却从来没有能从中 思考出很深很深的东西。只因为一个“被动”。 也许我有“禅心”的话,会看出很多很多的,但是我没有。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谁能给我最多感动?
古龙有青莲的飞扬跳脱,却怀着杜甫的心,用浪漫的笔调写出真实的人生 触觉,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让人产生一种很深的思考---人的追求。
而这是一种主动的追求。
世界上每一个人,无论是凡人,还是超人,无论是普通的人,还是最优秀 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追求,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和追求或是伟大的,或 是渺小的,对自己来说,都是激励自己生存,激励自己能不断前进的动力。在 它面前,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任何一种梦想和追求是高尚,还是卑小。 梦与追求,也许是人类另有的一个共性吧。
(我常为这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所以也常在一切中试图寻找答案,在一切 中寻找共鸣,很多的时候杯弓也当作蛇影,更多的时候是自寻烦恼。其实不愿 意更深的剖析下去的是另一层的意义---给自己的生活找一个借口。懒散, 可以说成是一种随意的生活,不求上进,则是道家崇尚自然的风格,辜负了他 人的期望,可以说是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找个理由来原谅自己是世界上最 容易做的事。)
追求有一种执着在里面。
有梦想有追求是一回事。为了梦想,无怨无悔,执着地去追求,永不放弃 才是真正值得人们所尊敬和佩服的。我从不喜欢那种被迫的生活,不论是外来 的压力,还是自己心灵上的放弃。
学武的人,自要追求武功上的极至,然后是武学上的超越。达到一个前人 所根本无法达到的境界,达到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境界。 学武为什么,这也是一种追求,从少林老和尚们为强身健体为的是在整天 吃素菜的条件下能坚守住那份清苦的修行,到不愿意做个普通的人想在天下扬 名立万成为人所共仰的名人,到为了复仇为了前辈的恩恩怨怨,到为了一份承 诺为了一个信念铲除邪恶做一个真正的侠客,这些都是学武者的追求。
西门吹雪所追求的“剑道”的境界,已经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其它人所能想 象得到的,甚至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陆小凤,但是他仍然在继续追求。是追求使 他寂寞,使他高处不胜寒,我们永远无法领悟那种心境,因为我们是凡人,永 远无法达到他的境界。但是我们难道不能理解他那种执着和一往无前么? 同样为的是剑道上的超越,白衣人只身远渡大洋,挑战天下武林,被视作 天下最可怕的恶魔,因为他可怕的剑,可怕的快剑,可怕的杀人快剑,他自己 却叹到:“哪里有我的对手呢?”所以,最后当他死在方宝玉的剑下时,会轻 轻地说道:“谢谢你。”方宝玉问:“为什么谢谢我。”他回答道:“你永远 不会理解的。”单是这一句话,就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武学武功境界,胜他的方 宝玉也无法达到,那是为了“武”的无怨无悔。 古龙给我们树立了许多为了武学的更高境界而痴迷而执着的人物,那种境 界我们只能凭想象按照自己的幻想来构筑,但是透过幻想,我们看到的则是真 实的东西---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被动地被外物外事所左右。天 下有几人能真的这样?我们做不到他们所做到的,因为我们不是他们,但是我 们可以有和他们同样的心,同样的执着,同样的奋斗和努力。 另外还有一种很难说得清的目标,为了这种目标的付出很多时候是可怕的 甚至是残酷地,但是却义无反顾地去做,宁可自己去默默忍受,但是心是坚决 的,感谢一个朋友给我提到《白玉老虎》这本书,那里面不单单是让我们看到 一个很高大的“死间”形象,也让我们为这种生命中无法避免的有所为有所必 为而产生思索,在这之中必然会有很苦的挣扎,但是去做的人心里都清清楚楚 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因为清楚,才能坚决地去做,而不是被迫。还有 生活的目标,傅红雪的心中,怕是只有唯一的一个念头:“复仇!复仇!”他 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仇恨而生。上官金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就是为了成为 天下第一人。谢三少爷清楚地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么。龙啸云知道,铁中棠知 道,俞佩玉知道,叶孤城知道,古龙也清楚地知道。 这种清楚地知道,很多时候不但是一种寂寞,更是一种痛苦。 寂寞是因为走自己的路必然是孤独的,无论是行为,还是心灵。而痛苦则 因为心里清清楚楚而现实却和自己内心的期望相差很远,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
是一种痛苦,这样的痛苦还能用迷惑来掩盖,而当清醒地知道不能骗自己的时 候,才会更痛苦。 唯其如此,才更真实。 真实的不是行为,不是语言,而是内心,是心灵。
“我知故我在”何其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何其深邃的一句话。这世上知道 自己的梦想的人很多,能去主动执着地去追求的人就已经少多了,而能清醒地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做了什么的人就更少得多。从这一点上看,金庸的小 说中更真实的人物该是王重阳和欧阳锋了,前者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挣扎了 一生,也痛苦了终生,后者只因为提出了一个无法可解的哲学问题。而古龙小 说中这样的人物就多得多,或者只是因为古龙更是从“个人”的方向,而蔑视 那世俗传统和文化背景的限制,放弃人首先是社会性的的观念,反之以人的个 人性所替代,所以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和性格就更加鲜明,更加独立,更加富 有个性和夸张性。所以不旦是正面人物,而且是绝大多数的反面人物,都是高 大有性格的形象,他们都为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计划,那么执着,那么顽强, 也那么义无反顾,绝不回头,也绝不低头。 追求其实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写意,如蓝天上的飞鹰,草原上 的奔马一样逍遥自在,那个我们所深深向往的武侠世界也并非真的是那么潇洒 无拘无束。文人有十年寒窗(而我,已是快二十年了,四分之一的青春啊!) 武者同样是要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和磨练,傅红雪每天要拔多少次刀呢?整天 逍遥的楚香帅,儿时是怎么样习武的呢?陆小凤的一根神奇的指头,又有谁知 道背后流出过多少汗水?我们可以看到郭靖的艰苦历程,可以羡慕张无忌的奇
功巧缘,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同样想象出古龙书中那一个个角色所付出的艰苦磨 难呢?为成功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同样的,区别只在于,一个写出来了,一个 则只写成功后的辉煌。
平凡的人没有故事。 平凡的人也没有传奇。 “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感动的仍然是他们不平凡的地方。
我无法去做古龙小说中人物所做的业绩,无论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因为 他们都是超出凡人的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优秀人物,而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 通的人。但是我可以象他们一样活着,这是心灵上的共识。我至少可以知道两 点是能感动我的,也是能让我也一样的,这就是走自己的路,清楚地知道自己 要做的是什么,主动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被动的屈从于外物。
这一篇更多的已经是古龙之外的话题了,这也许就是我极爱古龙的原因, 因为我可以从书外走入书中,再从书中走出书外。常常有这样那么的思索和浮 想,是不是别人不是我这样的呢?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他们。但是我却可以 肯定,爱古龙小说的人多会如我这样般,这就是古龙小说的独特魅力。
〈第六篇完〉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tatum.CS.McGill]
※ 转载:.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128.153.11.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