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eilao()
整理人: danielf(1998-06-24 08:53:57),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versea 讨论区 】 【 原文由 asahi 所发表 】 叨叨唠唠了半天,只是想说,金庸笔下的主角,从人品、武功、性格、经历 上都不比古龙笔下的人平凡。所以我不赞同金庸要把男主角写得平凡来讨好读者 一说。金的主角之所以可信,并不是因为他们平凡,而是因为金大师的高超功力 把他们写活了。
至于古龙的那些“警句”,就不用说了吧。强灌的格言,终究不如自己从书 里生活里体会得来的深刻。
武侠小说,除了小说外,是写武功,和侠。写武功,离不开比武。
这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比武双方的人越厉害,在江湖中的地位越高,这一战 就越引人注目,越精彩。比如下围棋的人,提起当年吴清源和木谷的八番十番棋, 总是激动不已,津津乐道。因为他们二人都是他们那时代的数一数二的高手。高 手决战,不用知道详情,说起来就令人激动。
古龙可以说深知此点,而且很好地利用发挥。他笔下的所谓“一战”很多, 而且都是绝世的高手对决。这一点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可谓发挥到了极点: 他给天下高手来了个大排队。所以全书充斥了第一打第二,第二打第三,第五打 第十一,等等等等。他比前渲染气氛,比后回味无穷的水平又很高,所以就形成 了他写武功的风格。
但这实在是一种投机取巧之道。因为这样写很赚便宜,可以很好地掩盖他对 详写武功的想象力的缺乏。咱们来看看在他笔下反复提及的“昔年xx与xx那 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多姿多彩”的一战:上官金虹与李寻欢(《多情剑客 无情剑》)是关在屋子里打的,紫衣侯和日本剑客(《浣花洗剑》)是沉到水底 打的,燕南天和移花宫主(《绝代双娇》)等我们到时已打完了,楚留香和石观 音(《楚留香》)是打镜子,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陆小凤》)打时我们只能听 到几个观众评论……如此一次是新颖,二次是风格,三次四次就令人失望,用得 太多则不能不承认他不太会写真正的武功,所以只好靠比武双方的地位,和这一 战的重要性,来吸引读者。
其实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武功”。金庸也不知道。但正如《倚天屠龙》 里面提到的,当年写乾坤大挪移的人,写到了第九层,自己功力也已不够,只是 悠然一念之间,纵横想象而已。金庸正是如此!他自己未必是什么武林高手,但 以他无比的想象力,写出了象张无忌光明顶独抗六大派,张无忌战少林三老僧( 《倚天》),黑木崖众人战东方不败(《笑傲》),桃花岛三考郭靖(《射雕》) 等等截然不同,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写得详细、曲折,而又十分令人信服。这 一份功力,古龙如果有,他笔下主角也就不会总是略代寂寞地说:“见过我出手 的人,都死了”之类的话了。
举个例子,古龙写武功象是连环画。大家哎哟作势半天,卯足了力气,一招 就没了。金庸则象是个拍得很好的电影,有特技,有慢镜头,远拉近挪,看得过 瘾十倍。
我始终有一个感觉(可能是错觉),就是古龙笔下的英雄,和他们与朋友之 间的友情,是最让古龙迷们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津津乐道的地方。情节的曲折, 武功的诡异,结局的出乎意料,似乎都只是附带的优点。
金古相比,写作技巧不论,武功高低不讲,谈否恋爱不提,有一个很大的区 别,私下认为,是古龙笔下的人消极避世,自我封闭,痛苦不堪,而金庸笔下的 人积极入世,改革开放,快乐无比。
那金庸迷和古龙迷之间的区别,也就不远了。
-- 来源: ·广州网易BBS站·bbs.nease.net[FROM: [email protected]]
※ 转载:.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pc26.bb-107.u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