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诗歌>>Re: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主题:Re: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发信人: flying_rose000(伊·冰)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6:14), 站内信件
【 在 ficok 的大作中提到:】
陈子昂的诗歌《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望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大意: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解析:
全诗二十二字,却以时空合一的境界来表现寥廓的宇宙意识与孤独的人生情感,令人颇生感慨。
  前两句仰俯古今,谓古人不及见,来者不可见,在古往今来映衬下,突出现时的不幸和可悲,流露出生不逢时的孤独感;后两句仰望苍茫天穹,俯瞰空旷的原野,显示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前两句通过“前”与“后”,系连成时间的滚滚长河,后两句通过“天地”与“独”的对比,形成了极大小之间的强烈反差。前两句侧重从时间上思索,后两句侧重从空间上观照,时空合一,突现出诗人深沉的孤寂与悲伤,使全诗具有一种强烈的感发力量,故能被誉为魏晋以来诗坛的“洪钟巨响”。明代黄周星曰:“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字,真可泣鬼。”(《唐诗快》卷二)妙处恐怕就在诗人能从时空交融角度来勃发抑郁不平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的一天,三十六岁的诗人登上了被称作幽州台的蓟州北楼,看见苍茫宽阔的原野上,岁月慷慨悲凉走过,一腔诗情沸然而出……

  一时之间,世人无人不知陈子昂,无人不诵《登幽州台歌》。

  五年后他死了,被一个小小县令所诬,忧愤地死于狱中。

  但是,诗不死。





----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
  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 
  那里报时的钟声 
 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