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闽南风情】>>〖闽越史话〗>>南安黄巢景区多奇观 [转]

主题:南安黄巢景区多奇观 [转]
发信人: lovelygirl_530(☆小魔女☆)
整理人: loveair11(2002-07-06 08:15:27), 站内信件
http://www.qz.fj.cn/lifespace/images/2002031308.jpg

  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曾于乾符六年(公元879年)率领大军挺进福建,来到南安西南部与同安交界的东田芹山群峰安营扎寨,进行休整。因此山上留有黄巢村、黄巢试剑石、黄巢屯兵处等史迹。后来因避官府追查,巧用地名“凤巢”,取“凤凰来巢”之意。因此,南安市东田镇新开辟的黄巢风景区也叫凤巢风景区,冲着“凤巢”的美名和“黄巢”的大名,我们前往追寻历史的足迹。 

从石门进入幽谷入口区,沿着一条10公里的狭长而陡峭的幽深峡谷而行,只见两面奇峰嶙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真是“几步一奇观,处处有佳景”。 

这条峡谷又叫陈营溪,是晋江支流兰溪的一条小支流,因当年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据传山上有个栖隐寺,唐末泉州“八贤”之一陈黯,曾在寺里读书著述,《新唐书》收录他的文集多卷;明末清初施琅曾到此避难,山上还有古寨、“将军洞”和施琅插筷生长的黑竹;民国初年,秦望山等13人到此聚众反清起义。 

彼时正值枯木期,两岸峰峦上寨墙、和尚岩、尼姑石、夫妻村历历在目;溪床见底见沙,狮子岩、鬼啄壁、鲨鱼礁、神鬼石、鳄鱼石、蛤蟆石、仙人骑鹤石到处可见。 

听导游说,陈营又叫“藤萤”,唐宋时佛教盛行,溪南有座陈营岩,溪北有座尼姑庵,隔溪相望。岩有和尚99人,庵有尼姑100人。岩庵四周遍生扁藤,其中有一条丈余宽的扁藤,架通南北岩庵。藤上有一种特大萤火虫,每到夜晚,熠熠闪光,灿若群星,尉为奇观,故称“藤萤”。 

后来,一个上晓天文、下识地理的赣州大师,其实是奉天子之命破天下“真龙穴”的风水先生。见此地紫气升腾,必出天子,便诬说斩断扁藤,造一根石笋,陈营岩便能兴旺到百僧。老法师听信他的话,派人割断扁藤。谁知惹出祸端,藤上流出殷红的血水,染红晋江水,一时瘟疫流行,两边岩庵的僧尼死的死,逃的逃,不久全部走光。多少年过去了,如今两岸山头空留岩庵遗址。 

黄巢风景区面积有12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泉州市重要的药材基地,出产人参、高丽、羌活、黄贞、南星、金线莲、一叶一枝花、一粒癀、鸭舌红等百余种名贵中草药材,还有海棠、菅兰花、白芍花、红杜鹃、白杜鹃、龙须等奇花异草和百亩成片的山棕竹。不时有山牛、山羊、山兔、刺猪、穿山甲、大蟒蛇、白花蛇出没其间,偶尔有山鹰从林中飞向云天。 

进入戏水娱乐区后,两岸峭壁林立,丹霞焕彩,红花开满冈,清泉石上流。随处可见坑、潭、坝、堀,它们的名字也很别致,有乌龙坑、鲈鳗堀、客婆潭、飞人坑、仙女池、相公坝等。走了一段路,爬了一段坡,坐在相思树下的石头上小憩,一阵清风徐来,吹干身上的汗水。 

相传,当年乌龙精跑到陈营溪兴风作浪,泉州太守陈文寿带着两个徒弟在乌龙坑里同乌龙精大战三天三夜,捉住乌龙精投入油锅熬炸,挑出乌龙骨架化作一座龙光山头。而今,乌龙坑犹在,到乌龙坑潜水可领略当年除妖勇士的勇气。 

黄巢山美水美传到天界。有一年,七仙女下凡到黄巢山采花,见山青如黛,风光如画;碧波粼粼,清澈见底,映出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不由动了雅兴,扎进水里畅游一番。从此,此处称为“仙女池”。据说到仙女池沐浴的女子,会变得国色天香,像仙女一般美貌。夏日避暑,到乌龙坑泡一泡,到仙女池游一游,置身于如梦如幻的神话之中,你会觉得周身于清爽,心旷神怡。 

越往高处走,峡谷越发幽深,过“石门”,登“猴见愁”,爬“穿空石”。忽见石洞下有一潭深水,长年不见太阳,水冷彻骨,撑竹筏过去可要小心,掉下水绝对让你“冰冻一场”。 

绕过深潭,岸上南有猛虎岩,北有骆驼崖,不知不觉进入了幽谷探险区。峡谷两岸的奇峰,还有石仙拐、百丈崖、五将排班、马头鞍、飞天蜈蚣、鬼洞、牛鼻崆、观音叠座抱孩儿、虎橱等许多神奇的景观,任你登游。 

观瀑娱乐区到了。瀑布地处黄巢罗山水尾,南有陈营山头,北有龙光山头,两山对峡,瀑布源头长潭堀,海拔480多米,宽30多米,分三层瀑布,飞流直泻250多米至山下深潭。其中一瀑100多米,二瀑80多米,三瀑60余米。每逢丰水期,瀑声如雷,十里可闻,瀑区雾蒸云腾,飞珠溅玉。在丽日映照下,七彩长虹,凌空南北,令人叹为观止。

过瀑布区就到了黄巢水库。游览大半天,累出一身汗,可以坐上木船在水上领略湖光山色。水库里鲈鳗、白鳗、草鱼、香龟、红龟等水产丰富,游人可以体验一下“姜太公钓鱼”的悠闲。 

当年“冲天大将军”黄巢到此屯兵,真的在峡谷两岸峰连峰岭连岭之地布营吗?至今不得而知。而山上有黄巢村,当年黄巢的帅营就驻扎在这个村子,山上还有石棺、蘑菇石、仙脚迹、黄巢试剑石等“十八景观”。尤其是黄巢试剑石长25米,宽15米,高5米,中间剑劈一线,据说有个本地铁匠前来投军,献上祖传“青龙古剑”。黄巢举剑试用,青龙所及,巨石遂剖,由此坚定了义军必胜的信心。之后,黄巢登上海拔1095米的南安第一高峰芹山,见到东方莒溪两畔,田园阡陌纵横,西南层峦叠嶂,峰如剑戟,气势磅礴,赞不绝口:“东方良田美如画,西方陡峭如利刃,此乃兵家必争之地也!”后人为了纪念黄巢,便把这片土地称为东田,至今游客不绝。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