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jian()
整理人: fslts2(2003-11-15 00:09:19), 站内信件
|
另一个有争议的事件是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曹睿命无能的夏侯楙为大都督,
调关西诸路军马迎敌。孔明知道后,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
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
日,可到长安。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
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
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
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
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
延怏怏不悦。
孔明的意思很清楚,夏侯楙虽然是膏粱子弟,但中原并非无好人物,你并不能肯定没
人会向夏侯楙提醒这一点,你也没把握他一定不听,一但出事,非惟五千人受害,我
方亦大伤锐气.孔明的方法是:既然夏侯楙是膏粱子弟,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
法进兵,何忧不胜,根本不须冒险,事实也正是如此,夏侯楙的大军根本没能对诸葛
亮起任何作用就土崩瓦解了.而后司马懿来到,早早就想到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
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就连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他非无谋,
但怕有失,不肯弄险都想到了。也就是说如果敌帅是夏侯楙,不须冒险用此计也可
取胜,如果敌帅是司马懿,这招根本不灵.
魏延对诸葛亮不用他的计策,十分不满,很久以后还表现出对抗情绪,直接令蜀
军损兵折将,这完全不是大将之风,魏延的小气,自大,目空一切,是十分过分的.
书中写到:司马懿入寇西蜀,诸葛亮料到阴雨天气,遂唤张嶷、王平坚守一月,
待魏兵退,在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则吾十万之众可胜魏兵四十万也。”果然,
一个月后,魏兵苦雨,不能屯扎,不久乃回,孔明乃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
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俱会于祁山。
却说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引二万兵,取箕谷而进。正行之间,忽
报参谋邓芝到来。四将问其故,芝曰:“丞相有令:如出箕谷,提防魏兵埋伏,
不可轻进。”陈式曰:“丞相用兵何多疑耶?吾料魏兵连遭大雨,衣甲皆毁,必
然急归;安得又有埋伏?今吾兵倍道而进,可获大胜,如何又教休进?”芝曰:
“丞相计无不中,谋无不成,汝安敢违令?”式笑曰:“丞相若果多谋,不致街
亭之失!”魏延想起孔明向日不听其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
,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
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式曰:“吾自有五千兵,径出箕谷,先到
祁山下寨,看丞相羞也不羞!”芝再三阻当,式只不听,径自引五千兵出箕谷去
了。邓芝只得飞报孔明。
却说陈式引兵行不数里,忽听的一声炮响,四面伏兵皆出。式急退时,魏兵
塞满谷口,围得铁桶相似。式左冲右突,不能得脱。忽闻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入
,乃是魏延。救了陈式,回到谷中,五千兵只剩得四五百带伤人马。背后魏兵赶
来,却得杜琼、张嶷引兵接应,魏兵方退。
且说邓芝回见孔明,言魏延、陈式如此无礼。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
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正言间,忽流星马报
到,说陈式折了四千余人,止有四五百带伤人马,屯在谷中。孔明令邓芝再来箕
谷抚慰陈式,防其生变;一面出兵,袭败曹真,大驱士马,复出祁山。劳军已毕,
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延曰:
“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孔明
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将令已违,不必巧说!”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
须臾,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此时孔明不杀魏延,欲留之以为后用也。
魏延为报复诸葛亮不用其计,刻意赞同陈式进兵,想与诸葛亮对着干,以落诸葛
亮的面子,如果落成了,对蜀军不利,落不成,令蜀军损兵折将.这完全不将国家与军
队利益放在首位,为逞他一人之能,致全军于不顾,盲目违令.而他的所谓良策,往往
有着致命的漏洞,以至常常失利,这对于本来就兵少力弱而又要勉强北伐的蜀国来
说简直是个定时炸弹.
至此,诸葛亮已经认为吾知魏延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
害。对他不得不开始提防.之前,魏延还有授密计,斩王双的大功,而这之后,他只能
作一些许败不许胜的诱敌作用了.当然不让他立功也并不是好方法.这使魏延更加
不满.但让魏延立功,只能令他更加骄横自大,难以驾御,这一点,连吴主孙权都知道
.孔明修书付费祎去了。祎持书径到建业,入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之书。权览毕
,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间,权问曰:“丞相军前,用谁当先破敌?”祎曰:“
魏延为首。”权笑曰:“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孔
明岂未知耶?”祎曰:“陛下之言极当!臣今归去,即当以此言告孔明。”遂拜
辞孙权,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具言吴主起大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而
进。孔明又问曰:““吴主别有所言否?”费祎将论魏延之语告之。孔明叹曰:
“真聪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为惜其勇,故用之耳。”祎曰:“丞相早宜区
处。”孔明曰:“吾自有法。”.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7.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