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年代划分)>>清代文学>>关于《聊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转贴)

主题: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转贴)
发信人: goldking()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52:42), 站内信件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是山东人,他的家曾是当地的大族。但是明末清初的战
乱,使他的家败落下来。蒲松龄曾多次参加乡试,但都没有中举。为了生计,蒲
松龄只好为官僚做幕宾,或为有钱人的孩子做家庭教师,并借此读了很多书。

    在蒲松龄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写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书成后,他
不断增补润色,直到晚年,才算是最后定稿。可以说这部小说花费了他一生的心
血。关于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曾有这样一个传说,说他每天早上在热闹的十
字路口摆一个茶摊,免费请过往的行人喝茶,条件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靠这个
办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当然写进《聊斋志异》的民间传说,都经
过作者的精心选择和加工,还有不少故事,是蒲松龄根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创作
出的。

    《聊斋志异》手抄本在作者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后来又有多种刊
印本出现,但所收篇目却多少不一。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一种版本,共收录了四
百九十一篇故事,是各种版本中最完备的一个。

    《聊斋志异》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小说集。书中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做
了尖刻的讽刺。书中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揭露腐朽、弊端丛生的
科举制度,如:《司文郎》描写盲僧用鼻子辨别文章的好坏,辛辣地讽刺了试官
好坏不分,颠倒黑白的丑态。第二类是揭露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罪恶,《促织
》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小说写了一个皇帝爱斗蟋蟀,就不断地让百姓进贡蟋蟀
,一个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后来这个孩
子变成了一只蟋蟀,他不仅斗败了所有的蟋蟀,就连大公鸡都不是他的对手。统
治者的小小爱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第三类是批判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描
写爱情与婚姻。《聊斋志异》描写了许多青年男女违抗封建礼教,向往自主婚姻
的故事。如《连城》、《寄生》、《青娥》等,写得十分感人。特别是花妖狐魅
和人的爱情故事,尤为脍炙人口。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话的形式写出来的。譬如:人可以变成老虎
为哥哥报仇;小孩的灵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无敌;人和鬼魂可以结为
夫妇;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样可亲可爱。

《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全是短篇,用文言文写成。最长的也不过三四千字,短的
才二十多个字。小说描写简洁生动,人物个性刻画鲜明,单是青年女子,就有很
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的。读《聊斋志异》,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
。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故事性强,曲折有味让人读
完一个马上想看下一个。《聊斋志异》一问世,就出现一些模仿作品,其中影响
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征战几人回
欢迎你访问古典小说区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9.38.1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