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ldking()
整理人: fslts2(2003-11-14 23:50:46), 站内信件
|
论赵云(四)
沈伯俊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
会超过关羽,张飞而居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有这样一种说法:
"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愚以为恐怕不见得。诚
然,据毛宗冈评本,赵云在《演义》中从第七回场到第九十七回
去世,共跨距九十一回,超过了关羽的跨距七十七回和张飞的跨
距八十一回;但是,这仅仅是因为历史上赵云去世比关羽晚十年,
比张飞晚十年,比张飞晚八年,在三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舞台
上纵横驰骋的时间比关,张长的多。罗贯中不能改变这一基本史
实,因此,《演义》中的赵云活动时间跨度自然就超过了关,张。
其实,只要认真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到,在嘉靖本的二百四十则回
目中,直接出现关羽名字的占十九则(在毛本中占据十四个回目
),直接出现张飞名字的占八则(在毛本中占据七个回目),而
出现赵云名字的只占七则(在毛本中占据五个回目),可见赵云
在全书中的地位明显地不如关羽,而与张飞大致相近。更重要的
是,全书中正面描写(注意:不是一般出场,更不是侧面涉及)
赵云的笔墨也明显地少于关羽,而与张飞差不多。这只要举一个
例子就够了:嘉靖本描写关羽从"降汉不降曹"到"千里走单骑"再
到"古城相会",一口气用了八则的篇幅(毛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
);而描写《长阪坡赵云救主》仅仅用了一则的篇幅(毛本第四
十一回)。相比之下,罗贯中对哪一个形象更舍得挥洒笔墨,不
是一目了然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赵云是罗贯中最为理想, 刻画得最为着力
的英雄人物。愚以为这也未尽符合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和人物设计。
诚然,罗贯中对自己笔下的赵云形象是十分喜爱的,是倾注了满
腔激情加以精心塑造的,因为赵云同关羽,张飞一样,符合罗贯
中"向往统一,歌颂忠义"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但是,在罗
贯中的理想天平上,赵云的分量并没有超过关羽和张飞。让我们
比较一下罗贯中对关,张,赵的总体评价吧。在写到关羽被杀后,
罗贯中一连安排了五诗一赞,对关羽极表景仰和哀悼〔31〕。其
中一首诗称赞他:
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另一首诗评价更高:
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
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
把关羽同封建社会中公认的功业盖世的圣人伊尹,周公相提并论,
褒美之情可谓无以复加了。在写到张飞被刺后,罗贯中安排了四
诗一评一赞,对张飞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32〕。其中颂扬之情
最热烈的是那首《庙赞诗》:
豹头环眼大,燕项虎髭髯。
长阪桥头断,曹公铁马还。
∮⑿酃掀穑饕迨脱涎铡?
西蜀大钦仰,功名重剑关。
而在写到赵云去世后,罗贯中除引用后主追谥赵云的诏文以外,
还安排了三首诗予以热情歌颂〔33〕。第一首《庙赞诗》云:
救主功勋大,兴邦名誉彰。
扁舟飞汉水,匹马向当阳。
义胆深包体,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应是与天长。
另一首诗又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赵云的评价略高于张飞,但又不及关羽。
因此,关羽才是罗贯中在武将形象系列中最为理想的人物。
毋庸讳言,罗贯中在《演义》中表现了关羽的不少缺点。
但是,对关羽某些缺点的描写,如他的心高气傲,刚愎自用,
麻痹轻敌等,只能证明罗贯中在写作中基本上坚持了尊重历史
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能说明罗贯中有意把赵云塑造得比关羽
更完美;而后人所认为的关羽另外有的缺点,如华容道放走曹
操,本来就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是他为了表现关羽的"恩怨
分明","义气深重"而设计的重要情节,罗贯中不仅不认为这
是关羽的缺点,相反还大加称赞: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 耗子别手枪,起了打猫心肠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7.201.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