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书评>>我看贾平凹<怀念狼>

主题:我看贾平凹<怀念狼>
发信人: moyanty()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3 13:36:00), 站内信件
早就听说了贾先生的新作《怀念狼》,一直没有
买到,托北京的朋友寄来后,迫不及待的看了个
通宵,终于看完后,感觉上有些稍稍的失望,这
本贾先生用了近4年才写完的小说,据说是改了又
改,废了几次,花了很大力气才完成的新意识小
说,在感觉上还是没有完全脱离以前的套路,借
用的笑话和表现离奇神秘的手法上依然和以前的
很多作品有雷同之感,所表现的意识形态也没有
太多的大相径庭,反之,我到认为在小说的写实
与虚幻意识的连接安排上表现的有些勉强,我一
直始终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同时是一位拥有社会责
任感的人,应该与普通百姓有所区别,无论写什
么题材的作品,都应该先考虑到社会的影响是否
会给社会大众带来负面导向,但也决非只做讴歌
颂扬之文章以迎合政府口味,且更不可做一昧的
为了市场而降低自身的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及品
位。贾先生是我一直以来认为是中国70年代后的
最有成就的作家,在写了几十年的农村背景的小
说后,开始着重描写城市心理的作品,例如《废
都》,《白夜》等,但都局限于描写几个文化人
的心理及生活的故事,格调低沉哀怨,似乎代表
了一代文人的普遍心理,凄然无奈中浪漫有加,
美艳俗媚,让人很难区分开故事中的真实与刻意
表现的意识形态的界限,小说写的应该是很成功
的,达到了作者想要的观后感触,加之难分真假
的诡异想象的衬托,看完之后无不心情低重,此
次花大力气来完成《怀念狼》,贾先生自己是用
了很多的时间与心思来把他作为可能是最后一篇
小说完成的,所以在故事情节及写作手法上都尽
力的与先前的文作有所区别,着重想表现的是意
识形态而非故事的本身的真实性,重意义不重故
事的本身发展是否合乎情理与科学性。所以在看
完作品后感觉上有些怪异,大概是因为已经熟悉
了贾先生的写作风格后因为还是有所区别所带来
的感觉上的差异吧。
  综观中国自70年代后文坛相对冷清,80年代有
了一些经历文化大革命洗刷过灵魂的优秀作家,
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作品大多向上与反思
教育的成分,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代表作家有梁
晓声王蒙等,贾先生应该不与其他人相同,掌握
着自己坚实的写作风格,流连于农村乡里之间,
以小见大,天然浑厚,但观之所有作品,得出结
论却是贾先生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的,作品当中
多流露出过多的怅惘情绪,往往悲喜交加,情节
的发生也往往不尽人意,另人感慨万千。贾先生
多是写那生活中的俗人俗事,却决不落于俗套之
中,更不媚俗,写来栩栩如生,真实可靠,却因
借以神鬼之手及怪异情景又让人难分真假,虚虚
实实,如入其中,心生感异。
 《怀念狼》的出现,在我的感觉里应该不是贾先
生的最后之作,因为没有预想般的让人叫绝,也
许是因为期待过高的原因吧,因为毕竟几年没有
见到贾先生的大作了,期待过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没有见到此书之前倒是看过一些对《怀念狼
》的评论,总的评价不是很高,看过之后到有一
些同感。但还不至于如其他人一般的言辞苛刻,
毁誉有加,因为毕竟贾先生在我的读书习惯上占
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喜欢与了解所以总是对先生
有着很大的信心的。另外大概是因为我总是很温
和的原因吧。
我想贾先生也许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的评价吧!另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他的每一本著作的出现总
是能够引起很激烈的争议,说明了一个成功的作
家应该还是和社会息息相关的,说明了贾先生的
无可辨争的文坛巨匠地位;一位著名的思想家的
社会地位。文学艺术并非只是以单纯的艺术形态
来单纯的存在的。
  另一个存在我心中的疑惑却是:我所喜爱的几
位作家近几年却悄无声息,作品寥寥无几?难道
是在市场的冲击下不再适应了还是不愿意放低身
分仅仅为了生存而做?如今我已经很少读书了,
应该是很少读小说了才对!不知是我之遗憾还是
大师们之遗憾啊。
             蓝牙(MOYANTY)
                  2000年9月7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211.7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