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生活·休闲 ☆>>休闲>>迎春花

主题:迎春花
发信人: baisong()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5 01:07:59), 站内信件
迎春花
下岗了,大哥说给我找工作。
阳春三月,我从东北赶往住在孔夫子故乡的大哥家。
大哥住在离曲阜不远的一个小城,自从我们各自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几年没有见
面了,兄弟相见自然高兴,大哥他们从来没有星期礼拜天,早上六点多钟上班有
时晚间十点钟才回来,为了陪我就特意请了两天假,头一天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带我去逛街景,城中新开辟的一条马路很宽,路两旁绿化的非常好,草坪上工人
们正在用自来水浇水,大哥说这里用的水都是深层地下水。与这条路极不相称的
就是与它相伴的一条小河,河中没水,河低丛生着杂草,堆满垃圾,散发着刺鼻
气味。顺着这条路不远就到了郊区,大田的过冬小麦一片一片,黑绿黑绿的,和
东北还是银妆素裹大雪盖地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第二天我们到了曲阜游孔庙、
孔府、孔林。在孔庙我们见到了万世师表孔圣人的塑像,头戴十二旒之冕,身着
十二章之服,手执镇圭,二目炯炯端坐在气势磅礴的大成殿内,多年来接受上至
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顶礼膜拜。庙外到处种植着一种绿色乔木,上面长满花苞呈
现出勃勃生机。大哥告诉我这种花叫迎舂花。
大哥与孔夫子是同行,在城中一所高中任高级教师,住在学校的集体职工宿舍。
宿舍就在学校兆边,是一幢多年失修的破旧二层楼。这里住有十几家,都是教师,
有退休的老教师,也有新结婚的青年教师,每家只有十几平方米,能住上这样的房也
是不容易的.楼下每家的房门都只接开向南面的院子.院子也就两米宽,院子南面是
借学校围墙搭起的棚子,一家一间,有的瓦已破碎,幸亏这里很少下雨,楼下住户在
棚子里做饭洗衣,住在楼上的只好把走廊当做厨房,楼上住有五户人家,大哥住在
楼上走廊的西头,面积稍大,屋子被间隔成两屋,隔壁空着,它的主人是校长的
亲戚,虽然他不住也被他占着,大哥想借过来让我暂住,他没有同意。走廊的东
头住的是退休的李老师,他是教数学的。他对的老伴患糖尿病,瘫在床上,两个
儿子都已下岗,生忽而活很俭俭朴。
二楼的楼梯口设在走廊的中部,楼梯口左侧有一公用水管。水管没安水表。浪浪
费多少水没人在意,即使洗一双袜子也可能使用一吨水,经常开着的水龙头是二
楼的一道风景。从曲阜带着一尊孔子雕像回来一上楼梯就听到二楼哗哗的流水声
,上了楼我洗了一下手关死水龙头。跟大哥进了屋,因从小就没有喝茶的习惯,
倒了一杯白开水,把孔圣人的雕像恭恭敬敬的放在写字台上。打开电视,新闻里
播之 着北约就要对南联盟动武。新闻过后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说来也怪,
东北地区下雪,南方地区下雨,唯独地处山东的齐鲁大地不小学下雪也不下雨。
我端起水杯见杯低一层厚厚的白色沉淀物,大哥说那是水碱,我没敢喝,拎起两
个空水壶到校园内水房打开水。月亮好大好圆,校园各个教室都亮着灯不时传出
朗朗读书声。在教室楼前有一个大花坛,是用一盆一盆的花堆积而成的。这些花
都是学生从家带来的。紧靠楼边是两排棕榈树,我坐在树下欣赏校园夜景,晚风
习习,正觉惬意,不知从哪开来一辆小轿车,在花坛旁悄然停下,又一轮“月亮
”从车门飘出绕着花坛转了一圈,随后一盆花跟着“月亮”钻进了轿车,车毫无
深声息的开走了,在月光下那个秃头真是亮的出奇。
花了一毛钱打了两壶开水,一上楼碰见了楼东头的李老师。他见我买了两壶开水
,善意的对我说:“小伙子,五分钱一壶开水不合算,自己烧开水一块蜂窝煤一
毛一分钱可烧三壶水,平均一壶水三又三分之二分钱,这样买一壶开水就多花一
又三分之一分钱”,真不愧教数学的,算什么都那么精确,心中佩服此后再不去
买开水,自己烧水喝。
虽然干旱,集体宿舍的院子却总是湿的有时会出现一汪一汪的水,不时会让我想
起小时候下过大雨的家院,这是各家浇花后产生的效果。宿舍院内摆放着长得郁
郁葱葱的各种盆栽花卉,使原本狭窄的院子显得更加拥挤,自行车出入很困难,
有时不得不扛起自行车进出院子均院子中的华最让我喜爱的是那迎春花,在这乍
暖还寒的初春迎春花用开满枝头的小黄花为大家报春。
楼下朱奶奶 有五盆迎春花,每当我走过的时候,我都会驻足欣赏一会,迎春花那
涂满绿色的枝干都按一定的方程,行成各种曲线,叶子还没被画上,那些娇小的
,小铃铛似的黄花都被勾勒在上面。朱奶奶见我喜欢就慷慨的送了我一盆,我如
获至宝,把它搬到楼上浇水摆弄就象抚养女儿一样精心。
三月二十四日,北约终于对南联盟开火,电视屏幕上每天展示着被北约轰塌的工
厂,炸断的大桥,背着靶心的南联盟人民,同时播出的还有二次世界大战纳粹轰
炸南斯拉夫时残存在多瑙河中的旧桥墩。世界各地的人们游行示威抗议北约轰炸
南联盟,所有这些并没有给宿舍大院内的住户带来什么“爆炸”性新闻,没有人
议论,只有朱奶奶一天偶尔问我什么是北约。
四月初,学校开始收水费,每户一季度八块一毛钱,隔壁虽然没有住也被扣去八
块一毛钱,大家都觉得很开心,谁让你占着房子不走呢?李老师神秘的对我说:
“过不了几天只占房子不住的就得走。”是啊,谁愿意每季白交八块一毛钱呢?

电视上除了北约轰炸南联盟外,另一大新闻就是朱镕基总理访美。据德国华语广
播“德国之声”说朱总理在美国受到热烈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主张西藏独立
、台湾独立人士的抗议,有些人还为六、四事件喊冤叫屈。美国之音在谈到朱总
理赞赏林肯总统使用武力发动南北战争、统一了美国、解放了黑奴时还邀请来美
国大学教授、台湾知名人士进行评论,结果也未评论出个子午卯酉,不得不让人
赞赏朱总理的机智与才华。朱总理在美国也提到中国现在是依法治国、科教兴国
西方人士对中国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同时提出了通货紧缩问题,现在老百姓都不
愿花钱,如何扩大内需是中国政府当前紧要任务之一。
不愿花钱,也得有钱可花呀!口袋中的钱一天天的减少,工作还是没着落,拖着
沉重的脚步回到职工宿舍,走上楼梯很静,缺少了往日哗哗的流水声,我正要打
开水龙头,惊奇的发现水龙头不见了,水管被堵死,正在纳闷,李老师费力的从
楼下提着一大桶水上来,我忙上前帮着抬水桶,李老师看出我不解的样子,告诉
我因隔壁不满平均拿水费,不但没搬走却找到校长,校长下令把二楼的水管封死
,在楼下每家棚子内的水管安上水表,这样交水费就公平了,不过住在楼上的只
好从楼下往上拎水吃了。
安上了水表,无疑是向职工院内投了一枚激光制导炸弹。
院内不再是绿洲,多少有些萨哈拉大沙漠的样子,地上不再潮湿,院内的花不再
象从前那样茂盛,盆数也在减少,自行车可以骑着出入,朱奶奶的迎春花也只剩
一盆,李老师淘米也不肯淘第二遍,说是怕淘走了营养。使我惊讶的是李老师不
再烧水,而是去买开水,他见我不解又给我算了一笔帐,如是烧水一壶水成本贰
分钱,加上三又三分之二分钱的燃料钱,就是五又三分之二分钱,这不明摆着烧
一壶水多花六厘六六六吗?李老师真是精明。
北约导弹误中阿族难民,美国校园出现枪击事件,法轮功信徒围攻中南海并没有
触动宿舍居民的任何一根神经,南联盟、科索沃、东帝汶、印度巴基斯坦的弹道
导弹等等在这里也不是热点话题,楼上楼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的是“水表事
件”,楼下抱怨水表不准跑的快,楼上抱怨吃水太不方便,还是李老师的看法得
到了大家的认同,他说自从安上水表后水碱水锈变多,甚至还出现怪味,他建议
大家到校园内打水,因此每天早晨晚间人们提桶到校园打水又成了一道风景线。
晚上大哥回来神情沮丧,原来是他班学生给校长信箱写了一封信,建议校长不要
坐高级轿车,玩手机,校长一气之下把大哥的班主任职位拿了下来,说大哥教学
无方,对学生管教不严。做为孔夫子的同行,大哥也着实可怜。
工作找不到,准备回家。下午闲着没事,到走廊内看看我的迎春花,两天忘记了
浇水。水桶空着,拎起水桶来到楼下,棚子被大哥上了锁,只好到校园内去接水
。水管就在大哥办公室墙外窗下,我打开水龙头,水有力的喷进桶内,大哥从窗
中看到了我,向我用力摆手,我没弄清什么用意。这时一辆深蓝色桑塔纳轿车吱
的一声停在我身边,从车上走下一干部模样的人,手中拿着手机,“聪明绝顶”
的头在阳光下闪着光,这人我好象在哪见过,正想着,他向我喊到:“谁让你到
这打水?”,我一时语塞,大哥从办公室奔出,赶紧过来说:“校长,这是我弟
弟,到我家串门”,“你们每家不都有自来水么?”,“新安了水表,自来水质
有问题”,大哥支吾着说到。“恐怕不是水质有问题而是品质有问题吧?哈哈哈
……”,校长嘲笑着说,我灵机一动说:“是呀,有人连学生的花都往家搬呢!
”校长一愣,收了笑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瞪了大哥一眼,转身
钻进汽车嗖的一声开走了。大哥刚想发火,看着我涨红的脸,压低了语调说:“
弟,咱不要到这打水,一桶水才几分钱!”我没吱声,关上水龙头,拎起水桶,
哗的一声把水泼到院中,提着空桶回到“贫民窟”。越想越生气,看着我可怜的
迎春花,花朵都已凋谢 ,取而代之的小绿叶都搭拉着脑袋象挨批的学生,李老师
走过来,拿着满满的一瓢清水浇进了花盆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渴不能渴花
呀!”,迎春花贪婪的饮着,我眼中湿润了,透过泪水,望着李老师离开的背影
,李老师高大了许多。我走进屋内,看着孔子的雕像很不是滋味。打开电视,中
央台正在直播四川綦江虹桥垮塌的公开审理,当事人因受贿,玩忽职守,被判死
刑,心理稍有安慰,下楼上街花了十元钱买来了塑料水管,从自家的棚子中将自
来水引到了二楼。
六月四日,在这人们都不爱提起的日子,我带着从盆中分出的一株迎春花回到了
东北。
真希望这株迎春花早些开放,不再需十年。







嫅哾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235.25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