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转载连载>>连载作品>>nicole_kim的《一周读书笔记》系列>>网上读书之二十七:一周读书笔记(2002.6.25~6.30)

主题:网上读书之二十七:一周读书笔记(2002.6.25~6.30)
发信人: nicole_kim(nico)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7-03 23:22:40), 站内信件

一如上周,读了如下的书,两本《目击者丛书》,一本《舞!舞!舞!》,新书唯有一本《杜利特医生:非洲历险记与航海记》,仍属儿童幻想文学之类。不感兴趣的就不必往下看了。

超星本周有人为俺写的笔记及本人作评,写得颇有几分道理兼有趣。可惜那个贴子怎么也回不了他的。水仙情结一时发作,原文照录在这里。

nicole_kim

笔耕不倦,数十周如一日,作品规范。子曰:知一而至万物,kim 的文章正是达到了“知一”的境界,观一篇而及其余,奖金嘛“给一”次足矣。
《一周读书笔记》系列正是这样的典范,这一系列有两相:一相老记的新闻。有些老记者无事可以写时,就会制造新闻,写自己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新闻,最终的结果还是今天没有新闻。二相出版社请的智慧姐姐给小朋友的图书推荐,看了全不知这书是否好,如何好,只知道智慧姐姐说这书一定要看。(不推荐)

观人:精明练达,颇懂包装和行销(西文所谓sophisticated)。但凡教人求偶的书都有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方式,反复地让自己心仪的对象遇到,最能给对方深刻印象。kim正是深明此道。有当作家的潜能,没有写作的天分,对人和物的认识流于表面,未能用心生活。
建议:全心钻营,成了名,混饭就容易多了。或者觅一佳偶,再出口转内销,也是捷径。

转给9238看他第一句话就是:
我看出来了,人家找理由不想再给你奖金了。
哈哈哈。
大笑三声后再转回正题。

第一、二本书:
《目击者丛书之鲸》
《目击者丛书之火山》(三联书店 英汉汉声出版社出版 英国DK出版社原版)
鲸与火山两本似乎没《壳》与《海边》那么精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文中所讲述的略带一些残酷,没那么可爱。想起前两天看李敖与琼瑶论战的内容,这世上不可爱的事原多,只是有些人不长眼看而已。
类似《鲸》里人类对鲸鱼的屠杀,想想看上一世纪初南极附近还有近二百万头鲸,现在只余几千头这一残酷数字都让人胆寒。梅尔维尔的《白鲸》自然是重头戏,许多地方提到。可惜手头这部小说没仔细读过,只确认了书中细节多且丰富,寓言象征感也强,是本好书,看来得重读了。
《火山》里自然也有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的照片,说起来这套照片还是八一年时看过的,是俺对美国一个演员当了总统之外对美国的第二印象。当时家里订有上海出的《科学画报》,有那么一期上开篇就做了这么个专题,初中高中时再翻过几回所以印象极深。

第三本书:《舞!舞!舞!》(日:村上春树 著 林少华 译 漓江出版社)
再看一遍。还是喜欢,只是看得不似上次那样笑得厉害,笑之中也带了苦涩。
问一下阳光他最喜欢书中什么地方:
答为警察局对话
与亮一(即五反田)的最后对话
与雪的每一次对话
同样喜欢,非对话段落喜欢关于人的地道性的和电话机那一段。上周午夜写完笔记因为感觉写得不好想改,想着想着想到“我的心目中始终有被那种地道性吸引的人”那句话,抱着被子就哭了。

第四本书:《《杜利特医生:非洲历险记与航海记》(美:休·洛夫廷 著 任溶溶 译 新蕾出版社)
好书再版。不过我以前没听说过,可见自己孤陋。再翻那本《壳》的时候,赫然发现里面有这个家伙,译为杜立德博士,医生博士不分,靠。
20开小开书,非常别致,就是书页中莫名其妙的一条杠分割视线。写得有趣,《非洲历险记》显见粗糙,《航海记》有趣得多,给那胖滚滚的医生穿上斗牛士的背心时,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前后襟合在一起,上面的钮扣立即迸向四面八方。动物之间的对话更是见个性。《航海记》最后海螺出场,立即想到《壳》里那张图片里分明是只海蜗牛,译也译成海蜗牛,这世人不通事务之人何其多矣。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