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文字>>中国字 (转载)

主题:中国字 (转载)
发信人: bywind()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18:04),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 讨论区 】
【 原文由
 bywind 所发表 】
转贴自《枫华园》5月10日刊
               中国字

                            ─戴小为─


    提起中国字,你会想起什么呢?

   如果你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你一定有很多自豪的时刻,常常提笔写写画画。
 或许正好想反,无论你曾经是否努力练过,字始终写得不好,因而不愿写中文,
用中文。中国人从很小就开始练字。小学练,中学练甚至上大学或老了退休后还
在练。这些对我们来说是不难想象的。

    如果你是正在上中文学校的孩子,你一定感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经常
得老老实实的练字。心中没有兴趣和目标,只有单调和盲目。你也会意识到,在
老师和家长面前,你的字常常受到批评或表扬,你始终是个小学生,并且你的字
似乎永远无法赶上他们。你也许心里想为什么你的英文没这么痛苦?你用打字机
或计算机写英文,“字”比老师和家长还写得漂亮。你学用打字机或计算机又快
又早,也许你父母还叫你帮他们呢!

    如果你是家长,在国内你一定常常督促、教导、教训你的小孩写字、练字。
你为他们的成或败感到骄傲自豪或灰心丧气。在海外,你有时也帮助小孩学习,
但心中却没有什么目标, 也许有些自我安慰。设想海外根本没有中文的地位和环
境,我们家长或爷爷奶奶们根本没有理由或机会教小孩听中文学中文。倒是在日
常生活中,由于自己的英文非土生土长而常常被教。 少了一些为人(为子女)师
表的机会,难道不会少了一些自尊自信吗?

    目前中文的确越来越有用。这给担心中文会退化或灭亡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希
望。语言文字不灭亡,文化就不会灭亡,进而民族也不会灭亡。反过来道理也很
简单:语言文字灭亡,必导致民族灭亡。另外一点也许你并不赞同,那就是不同
语言文字,从表达思想来说,本无优劣之别。显然有学习难易之差。然而学习的
难易难道不是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还有也许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工具有
密切关系吗?方法和工具是人创造出来和发展起来的。比比学习中文和英文的方
法和工具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中文学习如此之难,效率低。英文发明了打字机,使
书写变成了标准化,机械化。虽然当今这种标准化机械化过程已看乎自然,然而
几百年前,象很多发明创造一样,打字机降生后,也曾是拼命争扎求生存的。最
后终于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练写中文字在中文教学中仍是百年没有变,只是课
时越来越少罢了。即没有先进和有效的方法,课时又越来越少,当然成绩就越来
越差,进而中文就越来越趋向衰落。试看当今中国最优秀的学者、企业家、科学
家、留学人士。无一不为自己会些英文而自豪?有多少重视中文的发展? 创造发
展学习语言方法和工具是需要投资投力的。看看西方投在英文教学的资金和力量
,比比想想中国投在中文教学中的资金和力量,就不难看出其巨大差别。难怪其
效果相差巨大。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根本。现代工业意味着机器,各种各样的"机"。中国人
说某人很“机械”,意思是说他死板,不灵活。因此中文讲“机器”意味着它们
是“死板的工具或器皿”、“不灵活的工具或器皿”。即然是工具就必为人所用
,即然是“死板”或“不灵活”的就意味着不能随心所意,必有规矩。规矩必需
学习和遵守。其实这里讲的“规矩”、“死板”或“不灵活”意味着“标准”。
发明任何帮助学习应用中文的机器或工具,它必不可能随心所意的使用,必有规
矩所限制。中文电脑的拼音输入法的规矩是拼音。五笔输入法的规矩是五笔输入
法则。手写中文应是很方便的输入法,那为什么还不被广泛实用呢?

    中文手写输入系统或称手写输入笔或手写输入板,是现代科技的成果。它们
是为人服务用的机器或工具。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规矩或称输入标准。很多产品其
标准不明确,因此其性能不稳定,结果不可预料。这就造成实际使用时“识别率
”不高,并且用户无从下手着以学习掌握提高,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遵循。
某些产品说你可连写、草书等,可当你连写或草书它又并非总能认识。“连写”
、“草书”之谓标准本生就很含糊,何谓“连写”、“草书”,况且怕连产家也
未必清楚!例如当今大陆最权威的“汉王”手写汉字输入系统(由中科院自动化
所文字识别实验室研制),在其宣传中这样说:“汉王笔是没有笔划顺序要求的
手写输入系统,可以识别倒插笔写法。汉王笔可以识别大部份常见的与楷书相近
的连笔写法”。但是连笔到什么程度,是无止境的。小的连笔把两个笔划连起来
,大的连笔大到行书、草书、行草, 龙飞凤舞,只有大文法家才能识出来。因此
,客观说,要使计算机全部识别无止境的连笔,是很困难的。再例如,新近出产
的摩托罗拉之“慧笔”,在广告中这样说:“慧笔是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神经网络
技术及人工智能理论研究而成,可识别揩书、 行书以及部份草书体。用户只需按
照个人书写习惯,在书写板上进行书写,慧笔即可准确无误地一一辨认。显然“
慧笔” 广告不如“汉王”广告客观。

    然而当你用笔画笔划查字典,只要笔画笔划满足那本字典的标准,最终你定
能找到你所要的中国字。头一次不熟,也许很费时。以后就容易了。如果书写也
按某种标准,即确定的笔画笔划和笔顺,电脑能否象字典一样,确定的查到所写
的字吗?本来,如果每个中文字的书写都能按确定的笔画笔划和笔顺,不需昂贵
的四八六,原始的二八六就能快速准确的输出所写的字。这是因为标准越明确,
即使步骤繁杂,计算机也是很快很准确的。怕就怕在标准含糊,看似简单,例如
手写中国字,计算机是很难胜任的。于是厂商便用“高科技”、“智能” 等字眼
来装饰其产品。中国人便期待着“高智能计算机”诞生。以上所提的一个确定的
笔画笔划和笔顺之标准,是中国文字走向计算机化的根本。没有严格的书写标准
,再昂贵的计算机也终将不能适应人类无规矩的不断变化。一代人一代人的变化
,一地区与另一地区的变化。

    至今为止,中国文字的书写还没有这样的标准,适合工业化,计算机化的标
准。以下的例子非常常见。竖心傍,如“怀”。你是否象多数教材里说的,先写
左右两点,后写中央的竖呢?估计80%的你会觉奇怪。还有“凸”、“垂”类
、“区”类、“鼎”、“长”等等约百来十个常用字,如果你在家里或朋友之间
交换一下意见,相信你会发现大家写的笔顺竟会如此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你会说大惊小怪,你我不都这样过了一辈子吗?但正
是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影响了中国文字“机械化”的进程!计算机普及以前,虽
然英文打字机早已普及到家庭,但仍未对中国人要练写汉字的传统产生疑问。今
天打字机发展成了计算机,中文书写非标准化的确阻碍了中文电脑的普及使用及
发展。如果一个由文字专家及计算机和工业标准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制定一套
汉字书写标准,我相信这将对中文电脑的发展,中文文字的“机械化”,意义深
远。

--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
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dcbpc58.shenzhe]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