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文字>>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三)

主题: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三)
发信人: bywind()
整理人: Benik(2000-02-21 23:32:40), 站内信件
                (三)
  比较几种古文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们都经历了象形、会意、假借、形
声等阶段,只是在最后一步,汉字停留在形声字而别的文字走向拼音。我们从小
学习汉字,对于象形文字演变到现在的汉字觉得非常自然,而对于象形文字演变
到拼音文字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因为文字是语言的反映,汉语和使用其它几
种早期文字的语言,在本质上有显著的差别,所以导致了汉字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汉字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拼音文字?有的学者说是因为汉语是孤立的单音节
语言,而别种语言是复合音节语言。其实汉语中单音节词汇的比例并不比其它语
言高。区别在于,同样是单音节词,汉语构成音节的音素要比其它语音简单得多
:汉语一个“苞”只包含两个音素,英语 bract 也是一个音节, 却有五个音素
。这样,汉语中不同的音节数就比英语少得多,也就是同音现象更为普遍,要用
音素或音节来表达语言就会有困难。同样地,如果用一个符号表达一个音节,在
有几万个不同音节的英语中也不现实。另外,汉语是一种典型的单音缀孤立语,
就是说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形式上的变化,因此方块字的固定形体可以完
全适应汉语语法的一切变化。这也是汉字停留在形声字便完成了其发展过程的一
个原因。
  文字越复杂,掌握的人就越少,这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非常不利。就文字的
复杂程度而言,以象形文字为最,其次为表意文字,形声字又次之,拼音文字最
简单。拼音文字,又分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前者例如英语,后者如日语(假名
)。他们的共同优点是简单易学,学会几十个字母,就能见字读音。到了现在信
息时代,拼音文字因其一维的表达方式又有了一个新的优势。
  但同时,拼音文字也有一个大问题。由于千百年来口语的不断变化,它的书
面文字与读音往往相去甚远。拿法语来说,它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还是四、五百年
前的发音,不发音的元音比比皆是,象 homms 读为 om,aiment 读为 em。同时
,虽然读得出来,要了解其意义却是另一回事了——字形和字义毫无关系。
  汉字作为一种形声字,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音义兼备的特点。既可见字读音
,又可见字思义。见字读音,尽管各地的方言发音差别极大,但是在同一种方言
里同一个声部的读音是大体上一致的;见字思义,一个字的意义是固定的,因此
不同地区的人们口语交流困难时,书面交流总是可行。这个特点甚至导致了许多
汉族以外的民族都采用汉字用做书写系统和交流工具。想想看,我们没学过日语
的人连一句日语都听不懂,可是看到日文却往往能猜到大概意思。
  汉字的这一特点,使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保持了古今文字的同一性,
也保持了操各种方言的广大人口在文化上的长期统一。瑞典汉学家 Karlgren 对
汉字曾有过一段生动的论述:“一个中国人一旦掌握了它,他所读的一首诗无论
在基督时代,或者在公元1000年以后,或者是昨天写的,从语言学观点上看
,对他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时代写的,他都能够理解并欣赏它。可是在别的
国家,书写文字随着口语的演变,在很少几个世纪中可形成一种实际上完全新的
文字。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四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中国人来
说,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他
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然而,汉语发展到今天,多音节的词汇越来越多,汉字原来表意和表音的作
用逐渐削弱。有些形声字今天的实际读音与其表音符号相差甚远,如“很-恨-
根-银-眼-限”,声符在这里失去了标音的作用。可以推断,随着汉语的发展
,复音节词汇会越来越多,汉字的表音-表意特性也就越来越弱,逐渐朝单纯音
节符号发展。但是,用数以千计的音节符号记录语言,无论是书写、教学还是信
息处理都会很不方便。鲁迅曾说:“古人是并不愚蠢的,他们早就将形象改得简
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书到现在的楷书,和形象就
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写起
来虽然比较简单,认起来却非常困难了,要凭空一个一个的记住。”
  所以,随着汉字表音功能的不断加强,适当的缩减音节符号就是一件顺应自
然的事了。在当今世界各主要文字中,只有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汉字是否会最终
走向拼音化?文字的发展取决于语言的发展,所以汉字若要完全拼音化,还需要
首先统一汉语的语音才有可能。无论汉字向何处演变,都会是一个缓慢、长期的
变化过程。
〔寄自 [email protected]

--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
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dcbpc58.szptt.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