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ywind()
整理人: Benik(2000-02-21 23:32:40), 站内信件
|
依 类 象 形 谓 之 文 形 声 相 益 谓 之 字 ——文字发展漫谈 ·冀城· 文字是语言的反映。一种文字的出现,是一个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的标志。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有好几百种,看上去千差万别,然而追究起来,都不 外乎是从屈指可数的几种古文字系统发展出来的。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产 生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代汉字及印度的梵文。前 三种文字被公认是独立形成、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的“源文字”。 (一)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先出现文字的地方,也是拼音文字的发源地。 尼罗河每年有规律的河水泛滥,灌溉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辉煌的古埃及文明 就在这里发源。大约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尼罗河下游的下埃及最先出现了书写在 纸草上的文字。约在五千一百年前,上、下埃及统一,统一后的埃及开始有了文 字记载的历史。埃及最早的文字是对于事物的描绘,也就是象形字(pictograph ),这是文字的最初阶段;后来,遇到一些不能直接画出来的抽象概念,他们就 想办法用几个图形的组合来表示,就象汉字中的“日+月=明”那样,称为会意 字(ideograph); 同时,遇到一些画不出来、又难以会意的概念,就临时借用 音同或音近的字体来兼代,语言学上称为 phonograph ,就象汉字中的假借字, 如甲骨文中的“风”字最初假借于“凤”。值得注意的是,假借现象在埃及文字 中的出现比汉字广泛。可以想象,过多的假借字必然会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因此 ,以后埃及人就在假借字的前后附加一个表示相同意义的字,使那个字容易辨认 ,语言学上叫做限定符或类符。如此构成一些复合字,称为音素词组。 这样,有些字就逐渐变成了音节符号或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了一音一符的 字母,共二十四个。所有字母都只标辅音不标元音。各种符号组成了词组,共有 六百多个。这样,古埃及文字逐渐变成了一种用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文 字。 在今日伊拉克和伊朗交界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有规律的洪水,冲刷 出另一片富饶的土地,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这 片土地的北部是亚述,南部是巴比伦尼亚。在五千五百年前,差不多与埃及人同 时,巴比伦尼亚南部的苏美尔人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字。他们最早的文字也是图 形符号,一符一义。以后发展为表音符号和指意符号,一起组成词组。自从有了 表音和指义符号,字符孳乳增繁的倾向开始减弱,到了约四千三百年前,字符减 少到了六百以下,其中约有一百个是表示音节的符号,但是没有单独表示辅音的 符号。 苏美尔人的文字用削尖的芦杆、骨棒等刻写在泥版上,晒干或烘干后成为可 以长期保存的文书,有一些保存到了现在,并被得以释读。芦杆刻成的字,起笔 粗而深,收笔细而浅,形状如楔,因而得名“楔形文字”。最初是自上而下直书 ,后改为自右而左横写。举世闻名的汉莫拉比法典即为楔形文字所书写。后来阿 卡得、亚述、赫梯、波斯人都使用楔形文字,它成了近东各国外交的通用文字。 直到先进的腓尼基拼音文字的“后代”阿拉美文流行以后,才逐渐被弃而不用。 到了公元七世纪,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兴盛起来,阿拉伯文又取代了阿拉美文, 直到今日。 腓尼基人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居住在现在的以色列、黎巴嫩一带,地处埃及、 希腊、巴比伦和亚述之间,这样的地理位置给他们从事贸易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条件。在这之前,文字主要用于记载统治者的活动以及从事祭祀等宗教活动, 书写繁复,掌握的人极少。城市商人的贸易活动对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书写账 目和契约要求文字简单、快捷。当时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早就有一部分发展为 音节符号,埃及文字还由此出现标示辅音的二十四个字母。但是两种文字中都有 好几百个字符,埃及文字还保持象形体,结构复杂,使用不便。腓尼基人受到它 们的共同影响,取埃及文的辅音符号而摈弃其象形体,发明了用二十二个辅音字 母表达语言的书写系统。从此文字不再为祭司所垄断,这对于文明的传播和文字 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的希腊人,正彷徨于早期从埃及学来的象形-表音混合文字中,到 了三千多年前,腓尼基文字传入希腊,他们马上放弃了原有的文字,并且又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元音字母,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拼音文字终于诞生了。希腊 字母后来衍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又进一步演化出后世西方各拼音文字。 在东方,腓尼基字母对阿拉美字母,以及阿拉伯、印度、亚美尼亚等地的文 字,亦有重要影响。腓尼基人的字母系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 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dcbpc58.szptt.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