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7-02 23:27:02), 站内信件
|
在香港,最新的統計數字指出:赤貧戶的收入,大抵是在三千七百五六十左右。那是說,與一個尋常的外籍傭工相比,表面上差不多(他們月入是三千六百七十大元)之餘,骨子裏可能更慘。因為,當外傭的,至少有吃有住有醫療保險及一切津貼。
然後,我們又看到另一宗新聞,講及有窮家孩子涉嫌在超市偷取飯盒,並在被捕後聲稱「肚子餓」云云。
這樣的煽情故事給擴大成頭版社會新聞,叫人看後自是感慨良多。
問題是,這樣的殘酷現實雖然給人捅了出來,大眾給感動了又如何呢?社會還是不會因此而改變,職位空缺也不會因此而增多幾個。有錢人可以繼續參與彼等的金錢遊戲,而沒錢的人則仍然是沒錢可使。
是的,因為這是香港。因為香港人素來現實,亦最會遵照「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祖宗遺訓,無論如何也不會伸出頭來當其「架樑」!
換了是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這樣的煽情新聞肯定會招來一連串的祝福、問候兼慷慨相助的人群。
可是,在香港,喝一支紅酒隨隨便便喝掉三千七百五十元的,一樣大有人在。而太過執着總是不好,一旦有人午夜夢迴時,大抵也要問句:偷與奪,都是一樣的,那,該社會的領導班子絕對有責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