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vanvan专栏>>《小说月报》2000.1.

主题:《小说月报》2000.1.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iamtrueman(2000-10-21 01:09:31), 站内信件

  vanvan是好久不买小说类期刊了。想起来年轻时心仪帅帅的李辉还追过几年《
收获》,现在可没这份闲心喽,他那两口子来来去去都是这么些腔调,再跟下去
,没意思。
  vanvan在兰州火车站买了份2000年1期《小说月报》,是因为带过去的书都读完
了,25小时怎个打发还得自己计量。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不大好意思说:是翻过
目录,看到有肖公子铁的大作。肖老爷作品不牛人牛,多年以来有目共睹,生于
1979的肖公子尽得真传,少年成名--也只是听说而已。今儿是存心月旦月旦的。

  就先拜读肖公子的《窗帘》了,那时火车还未开。女生,窗帘,肖公子灵机一
动就凑成了一部小说,到处铺陈着一式的比喻,同一块奶糖用不同的糖纸包着,
不停塞到你嘴边。肖公子似乎在使劲贴着所有能作出来的华丽形容词,贴着贴着
好像就忘记了自己正在写的东东是小说了。"下课的铃声,这时从楼道里清脆地传
来",谢天谢地,一节如此沉闷的课终归结束了,一篇如此沉闷的小说随之收尾。

  vanvan认为,年轻人正是想象力勃发之时,所以这个年纪要写小说,还是好好
琢磨琢磨情节,编一团云里雾里的故事好玩一些。寻章摘句的事儿,等江郎才尽
,年纪一大把之时,再祭出来不迟,这才顺应天命,必得善终。肖公子或还存几
分才气,以后别偷懒取巧才是正道。
  大致处于相同创作年龄段的《萌芽》,里面的东东水平相差很大,但每期总有
一两篇看起来还是很过瘾,因为有情节呀!青春小说就跟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相
若,十个会讲格萨尔王故事的人有九个半背不出文采斐然的史诗原文。
  这一期的《小说月报》,翻来翻去就只有《耙耧天歌》读起来有味道,看看作
者,阎连科,怪不得。《醉也无聊》本来框架还是不错的,就是作者底气不足,
写到后面就力不从心,再拢不到一块儿了。察森敖拉的《鸽群》,鸽群怎么看都
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可惜了一个稍可称另类的题材。高立群《旧屋》的故弄玄虚
与尤凤伟《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的煞有介事相映成趣。
  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跟鲁迅文学院的孩子练笔似的。



--
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文学青年!!!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9.48.13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