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rth_lei(峰)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9-08 00:02:44), 站内信件
|
在三元里麦当劳吃完,顺便到楼上的凌宇书屋看。
见到一本《谁挑战鲁迅》,编者陈漱溟,大部头,快40元,2002年5月出版,内容主要是关于鲁迅研究的论争。因为近期在中国文化论坛有很多关于清代的论争是涉及引用鲁迅的观点,并想看鲁迅有什么弱点、局限,所以取来翻看,看里面是否有相关内容。书中收录解放后研究鲁迅的很多文章,向我们揭示了很多种看鲁迅的角度。整本书按照数个关于鲁迅的重要论争主题分成几个篇目,最后的篇目就是王朔评鲁迅。
挑其中一篇作者为汪晖的鲁迅研究方法之批评(题目忘了)的文章看,该文章主要对解放以来鲁迅研究的方法作评判,作者在文中论证,那个时代鲁学是在当时意识形态的框架中的学问,鲁迅研究是以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为前提的研究,一切研究不过是论证那个评价,造成忽视或僵化批评鲁迅与那个评价不附的情况。作者认为,这样的研究从前提上已经对研究者的眼光造成限制,必然不是科学的研究而导致错误结论。作者还对王富仁的比较有影响的鲁迅研究博士论文进行评论,认为该论文有很大的理论气势,且跳出意识形态的框框研究鲁迅,而仍存在着决定论的缺陷。作者结论是以一种变化的眼光研究鲁迅,以还原鲁迅本来面貌为目的来研究鲁迅,对其情感、理论渊源等的变化,研究他的个性形成,以从这个巨人身上吸收更多的养分。从这篇文章看来,汪晖像是对各种思想理论相当熟悉,文章读起来层次非常分明,从证据、到结论线索清晰,对思想理论的应用都为说理,没有一点炫耀,没有用各种奇形怪状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这篇文章发表于1988年,这么多年以前的,我还是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言之有物,对眼光的扩展很有帮助。能读到这样的文章,是很大收获。
同一篇章的另一文章是专门反驳汪晖的。发表于1990年的同一杂志。当时正值8 9年之后,该文章的论证基础是:按照汪晖的评论,鲁迅不是毛泽东评价的那样,这不是对我们这位光辉战士的诋毁?安装汪的评论,毛泽东对鲁迅的评论不是错了?由此论证汪晖是在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个论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生前身后是否被意识形态利益所利用。编者评论:汪晖的文章算是给鲁迅研究打开了一片天地。
怀着对汪晖的兴趣,我在网上搜索了这个关键词。现在简单介绍一些有印象的内容:
汪晖原属社科院研究员(不知现在是否?),96年入三联书店做编辑,在《读书》做主编(不是总编)。2000年以评委小组有关人员身份获得长江-读书学术奖,引起学术界的非议。
在网上一篇批评该奖的文章,首次知道了中国思想界现在还有一种“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观点阵营。其中新左派有汪晖和《读书》杂志发表的很多观点,自由主义包括有朱学勤、徐友渔等人。
对中国发展的思想与经济政治,两个阵营有过论争。看这些论争文章,我无话可说,大家都写的相当精彩,我的理论水平尚不足对他们进行批评。
有文章认为汪晖等主编的《读书》杂志已是一家之言,变得太过于学术,原来的趣味少了,没有原来的吸引力。反而是《天涯》、书城、等比较开放。
这样的一次搜索下来,比较深的感触是学术研究既是书斋的潜心,思想交流的碰撞也是很激烈的。对我来说,汪晖的观点不管是否正确,他的文章表现出来的东西,有很多值得看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