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朋克 作者: JAR OF FLYES ( October 15, 1999, 05:18 PM ) 鲁迅是朋克,最初听到这句话,是从一个乐手口中听来的,那夜,他大概是喝了不 少酒,话也特别多,从Lennon谈到了Kurt,从崔健谈到了盘古,但这句话成了那个晚上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自然这句话不过是文章的论点,而他的论据就是从精神谈到了态度 ,从鲁迅的文风谈到了70年代英国朋克的攻击女王、破坏欲望和藐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的态度。在他看来在精神上,鲁迅精神等同于朋克精神,在态度上,鲁迅的“匕首、投 枪”就是朋克的生活态度。再确切一点地说,他认为:鲁迅是中国第一个朋克。 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我还听过不少其他故事,比如“盲人摸象”,比如用钢产量 衡量是否赶超了英美,但我却没敢反驳乐手的这个论点有“以偏概全”之嫌。还是钱锺 书说的好“所谓正道公理压根也是偏见,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 ”,我也无法回答什么才是朋克的问题,这应该是五四研究协会的专家或音乐评论家的 工作。但说到鲁迅是不是朋克,我倒有些个人偏见。 鲁迅的杂文和朋克乐,我认为都是文学史、音乐史上的奇葩,都是最具游戏性和观 赏性的,鲁迅在五四前后,几乎把当时文学圈里的大腕、小腕骂了个遍。管你什么大学 校长、政府官员、“御用文人”,逮谁骂谁,有时挨骂对象未曾与他交恶,甚至还是朋 友,鲁迅通通不管了,性起时,赤膊上阵,义务帮腔,十处论战,九处都有他的份,在 文章里也总是摆出一副“你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的革命态度,是敌人,狠着 骂,是朋友的,往高了赞。所以与他论战的文人,没谁受得了他的匕首投枪的攻击,几 乎都以败退(文人自谦为道不同,不相与为谋)。最典型的就是鲁迅与梁实秋那段,被 骂成狗的梁实秋在鲁迅死后多年,去了台湾,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过了几十年,还耿 耿于怀,一提到鲁迅就来一句:因为个人原因,我不好客观评价他的作品。这点与朋克 颇为神似,性手枪当年意气风发时,不也好这口吗?同仇敌忾,敌我分明,一看见钱比 他挣的多的,级别比他高的,就急眼,唱歌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态度”,朋克的态度 就是对着干,你喜欢什么,他就要摧毁什么,英国人不是敬重女王吗?朋克就要怒骂皇 室。老美不是信基督吗?朋克偏要亵渎神灵。形形色色的鸡冠头、耳环和口环,构成了 摇滚乐上最戏剧化的一幕,仇视朋克的中产阶级无不怨恨地说“流氓!流氓!你们不过 是一群流氓罢了!”。所以鲁迅与朋克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双方都是用一种极端带有强制 意味的方式来诋毁、刺激对方,招致对方极大的怨恨和赢得同阶层极大的喜爱。 当然按照文学史家的“中庸”评断,即为“鲁迅的杂文本意在于打破权威,摧垮体 制,故言语略有不妥之处,逻辑稍有混乱之处,通通可略之不计”,不少音乐评论家谈 到朋克大抵也是这个观点。但最忌讳的就是在“打破权威,摧垮体制”的同时,又不自 觉地或是有意识地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和体制,也就是颜老师说的“用一种权力去替代另 一种权力”,鲁迅和朋克在这点上都尽力避嫌,免得惹一身光环套在头上。但不知是他 们大意了,还是无可奈何,鲁迅死后,70年代的朋克衰落后,他们都成了神,都被誉为 “穿破黑暗的闪电”,他们的游戏被刻画为了一场运动,而他们成了先驱和传奇。或者 说他们都被某些人政治化、体系化了,鲁迅我就不说了,但70年代的朋克就是被音乐评 论家们给“神化”了,朋克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太清楚,反倒是一段段“穿过天 际黑暗的云层,打开心灵的枷锁,自己灵魂的解构和重析”,要不就是“为了某某目的 ,我们朋克愿意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点你清楚”之类,鲁迅和朋克的游戏 成了信仰后,就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了。还是王朔说的好“你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傻 了”,所以当真以为朋克如此反叛和极端后,猛地发现性手枪回来了,演唱会还起个名 叫“不义之财”,上当啊,受骗呀,无数的新老朋克这个恨哟“我呸,我呸,我呸呸呸 ”,假朋克、伪朋克……其实什么是朋克?谁也没明白,就知道朋克就是要破坏,也甭 管真破坏还是在闹着玩呢,在英国,骂骂女王,真不是什么极端,总统、首相面容被人 改的面目全非,网上不随处可见吗。可在中国,这可真是极端了,于是中国朋克也就信 了,真以为他们是要破坏一切的,其实人起初就抱着玩的心态来的,末了没钱再出来逗 逗乐,怎么就虚伪了?我看这才是真实,鲁迅幸好死的早,不然革命成功免不了当个文 化部官员,没准还能当上部长,要到了文革,他不也得象街灯作者一样,写点“报告文 学”,不也得被“呸呸呸”,还好死的早,现在还能当神一样供着。而70年代朋克除了 死了能当神供起来以外,活着还唱歌的,没一个不挨骂的。 鲁迅的杂文和朋克的态度极象武侠小说里的一个重攻轻守的拳手,每次全力出招, 虽然威力不小,但全身上下也会留出不少破绽,所以也容易受到攻击,这点上,鲁迅与 朋克极为相近,鲁迅一直抱着蚤多不痒,帐多不愁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从北京写到厦 门,从黄埔写到租界,他学生不是常看见他阁楼青色的微光在凌晨4、5点还在闪烁吗? 论战太多,时常熬夜是少不了的。而朋克则狠不得全世界的人都跟他过不去,或者他干 脆就这么以为,所以朋克乐才会特绝望,才会特愤怒,朋克不是要从“岩石中提炼出鲜 血”来吗,不妨从绝望里提炼出欢乐。当然我说的是那帮假绝望的朋克,或者是仅仅在 唱歌时才绝望的朋克,我可没招谁惹谁的劲。换个角度看朋克,你会觉得他们更象是一 群演员,知道他们在演戏,就会体会出朋克是极具观赏性的一场游戏了。而且,依我看 ,鲁迅比林语堂还“性灵”,比钱锺书还“幽默”,包括鲁迅的照片极具“冷幽默”的 味道,每次看见鲁迅的小胡子,都忍不住大笑。鲁迅的杂文就象争强斗胜的小孩子打架 ,胳膊被拧成麻花,还能嘟囔着“*你妈*你妈*你妈个大乌龟”,不讲理也好,搞人身攻 击也好,对人不对事也好,鲁迅是最亲切的一个,也是最真实的一个作家。因为“谁他 妈的能是一个圣人呢?”。 说了半天,鲁迅到底是不是朋克?我以为从文字或是音乐中得到的感官享受和娱乐 感而言,鲁迅与朋克并没什么差别,都是把自我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之上。但 要从深层次挖掘,我还真不知道鲁迅与朋克还有什么共同点了。 摇滚动物园 提供 网易报道
-- 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欢迎大家到北京和广州网易的“开卷有益”灌水!^-^)
※ 来源:.Netease BBS(BJ) bj.netease.com.[FROM: 166-226.east.ne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