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ck()
整理人: stranger(1999-07-23 11:30:27), 站内信件
|
“我眼中的鲁迅”,但愿是最后一篇
今天得空重又看了我的原文和老光兄的讨论文章,有一些新的看法,特布于此, 也许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但既然开了头,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多费些笔墨也许 是值得的。
我的那篇短文当时是一气写成的,并无构思所要表达的主旨,正如老光所说,是 由钱钟书引出的意气。但今天重读此文,觉得其思路还是颇为一贯的。就行文顺 序而言,这篇短文所论述的依次是三件事,即:
一. 我对知识分子精英门面对鲁迅的个人立场的怀疑。此一“个人立场”指我们 个人独处时如何面对鲁迅,而非我们在大众面前是否要宣讲鲁迅。
二. 鲁迅的不足。已由老光兄归纳为“”等问题。
三. 批判之中的肯定。以钱钟书作为比较。
请原谅我在此将一些显而易见的分析又不厌其烦地列举下来,这应该是任何一个 明眼人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的。但我之所以认为有这样的必要,乃是我忽然发现老 光兄的文章在主旨上与我的交错,先简要说明如下:
老光兄一文虽则在一开篇就提出要在“应该在怎样的位置上去看待鲁迅”上提出 “自己的想法”,但其实全文关注和论述的,则是另一个虽亦至关重要却并非等 同于此的问题,即: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四九年前的种种可能性与四九年之后的 整体丧失。
这个问题我亦非常感兴趣,并拟专文就此请教于同好。
但显然,此文并未使我对作者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看待鲁迅有所了解。那就是 :改造国民性成或败?反。。。是否必要?是否和应该怎样妥协?我们是否可能 走鲁迅未走完的路?如果是,应怎样走?
老光兄对鲁迅的认识无疑是全面、准确的,但其自身的态度,却被隐晦于鲁迅身 后而并不明朗。
我的直率想必老光兄定能见谅,因为不同的观点,我总是欢喜的注目的,如果不 是为着有互相启发的可能,何必要费许多气力把自己的想法放在这里呢?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33.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