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N名篇博览>>中国当代文学>>《示威》(陶杰)

主题:《示威》(陶杰)
发信人: stranger()
整理人: iamtrueman(2000-10-19 00:39:13), 站内信件
示威

陶杰

从七月一日起,在香港游行示威,将与殖民地时代一样,重新成为一件危险
的事情。

但游行示威,是一种带刺的情怀。没有一种社会活动像示威那样,把青春、
理想,跟坐牢、杀头连结得那样贴切。示威,是年轻人在爱情以外的另一个
俄罗斯轮盘。如果人的一生没有左倾过,就等同虚度了芳华,那麽一个人一
生从没有示威过--尤其是当他是知识分子--也就等如从没有恋爱过一样
遗憾。

示威的最适当年龄,是大学时期,至於空间和时间,其对象是哪一个无名的
政权,都不重要。披着白色围巾、穿着湖水蓝长衫的年轻人,用左手雄姿英
发地撰写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论述,刊登在校园的杂志上,又用右手深情潇
地写情信,偷偷寄给女宿舍的一扇在夜间还亮着灯光的窗子。在这两者之间,
青春的洪流,汇集在一场沸沸扬扬的大游行里。在校园集合出发,向命运一
个未知的目标远征。当旗幅和标语,与飞扬的头发一道在风中举起,示威队
伍里,有一个仍怀着小产阶级立场的人,依依地回过头来,深情地向女生宿
舍那昨夜捎过一封信的窗口,投下道别的一瞥。

而像所有完美的爱情都通向教堂,每一场示威,都要受到军警的镇压,才达
至无憾的高潮。骑警的木棒重击在年轻的躯体上,碎了的眼镜遗在鹅卵石的
街道上,一些人被捕,另一些人下了鲜血、传单、标语和遗书,见证一段
美丽的岁月。

大时代的文艺作品,都少不了一场示威,像小说《齐瓦哥医生》和《红岩》,
示威都发生在故事前面的章节。在示威後的翌晨,一些人成了变节者,另一
些成了行政总裁。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那年轻的示威时代。



--
※ 修改:.stranger 于 Feb 28 18:09:41 修改本文.[FROM: 202.96.191.12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