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an(残荷)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6-27 21:36:35), 站内信件
|
在红楼梦所有诗词中,我最喜欢的是《桃花行》,总觉得其哀婉凄美,尤在《葬花辞》之上。林黛玉在《桃花行》里已经没有《葬花辞》的那种怨忿了,有的只是发自她灵魂深处的哀音,哀则哀矣,然而无怨无悔,林黛玉真情痴也。
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他又如何赞得出口,因为他是最能领会这"哀音"的,千言万语,也惟有化作两行清泪了。以下注解是我读此行时的感觉,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桃花帘外东风软, 桃花帘内晨妆懒。
"东风软"、"晨妆懒",好一个早春天气,想过去这天应该是晴朗的吧。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人与桃花相隔只是一道帘罢了,是如此的接近,那么:
东风有意揭帘栊, 花欲窥人帘不卷。
"花欲窥人",人与桃花凭籍着暧意的东风,已经进一步接近了,但是:
桃花帘外开仍旧, 帘中人比桃花瘦。
帘外桃花绽放依然,帘中人却已日渐消瘦憔悴了。
花解怜人花也愁, 隔帘消息风吹透。
这样的情形,花见也知愁,花与人终于开始心意相通,惺惺相惜起来。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倍伤情。
因为花也知愁,所以连庭前的春色也倍感伤情了。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 茜裙偷傍桃花立。
斜日近黄昏,门空掩,独自凭栏,倍感孤零无助。人向东风泣,茜裙傍桃花,这是怎样的凄惶啊!
桃花桃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 烘楼照壁红模糊。
人比桃花,桃花如人。桃花是很多的,可是谁知明天又如何呢?就且在这夕阳下各自绽放吧…
天机烧破鸳鸯锦, 春酣欲醒移珊枕。
天亮了,又一天开始了…
侍女金盆进水来, 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泪。
这时侍女用端了盆水进来,胭脂映在清水中,原来是如此的鲜艳,那么花的颜色跟人的眼泪大概也是这样吧。
若将人泪比桃花, 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 泪干春尽花憔悴。
人跟桃花是一样的,青春的美丽,原来是用泪水换来的,泪流干了,人也就憔悴,正如春尽了花也就憔悴了一样(这样似乎不通,但我是这样理解的)。
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
花也憔悴,人也憔悴,黄昏终于也跟着来临了。杜鹃啼时,春也就尽了,剩下的,也就惟有"寂寞帘栊空月痕"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几多惆怅,几多感慨,却又如此的荡气回肠。元好问一首摸鱼儿遂成世间痴儿女的千古绝唱。其实情本非物,又何须叩问世间?情痴真味,也尽在一个痴字而已。因为痴,所以无怨无悔,所以执着不渝,至死方休——一如林黛玉的最后泪尽人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