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6-26 01:47:52), 站内信件
|
高官問責制難產,擇好了吉日宣布,哪知道人出不來台,惹來諸多猜測。
是甚麼原因?真是一片混亂,外援即使定下了,現行的政務官也不會服。
最大的問題,是個「氣」字。
董特首從商政界請來幾個「外援」,空降為沒有局長稱呼的局長,統領在公務員梯階向上爬了幾十年的政務官。
這些外援部長,其名譽與專業建立在政府之外。
港英時代就建立的政務官系統,是一級一級爬上去的,付出的是青春和耐性。
做AO要經常替上司揹黑鍋,最後做局長,是港人治港原則下的終生酬報。
現在憑空殺出一批外援,有的乘直升機快速而上,有的揹降落傘空降奇兵,
對於政務官,怎會沒有士氣的打擊?
當年「六☆四」事件之後,鄧小平展開新人事布局,胡耀邦死了,趙紫陽被踢走了,總書記由誰來當?
是不是該「論資排輩」的喬石,還是「鎮暴」有功的李鵬?鄧小平從上海抽調了兩名外援,江澤民當總書記,朱鎔基當副總理,胡錦濤為共青團系統內之隔代接班人。
鄧小平說了一句:不要不服氣,要服從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
鄧主任一句「不要不服氣」,穩定了此後十多年的大局。董特首是不是在這個時刻,也該有責任公開說一句「不要不服氣」呢?
人性始終是現實的。當一個人無端染上癌病,他會怨恨命運「何必偏偏算中我」,同一個人,辛勞了一輩子,該升級而沒得升,頭頂騎着一個空降的陌生人,他也會怨怪他的頂頭老闆「你的心裏只有他沒有我」。
一套班子,兩大陣營,怎會穩定?一個寧國府,一個榮國府,一條街上兩宅豪門,尚且還會爭風,今天的董家大宅門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