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whian(残荷)>>无题

主题:无题
发信人: whian(残荷)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6-20 20:19:28), 站内信件
     上次有网友提出从"权术"来分析红楼梦,可迟迟不见下文。我本人虽对"权术"没有好感,但中国千年的政治史也确实证明了"权术"的份量,而且红楼梦也不乏有这方面的描写,所以以下且结合儒来看一看。 

    "权术"是比较通俗的叫法,其实它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这种思想研究的是权力的如何应用,各种利害关系之间的如何牵制,手段往往非常严历残酷。而儒却是与之背道而驰,讲求仁---施以仁义来让人心服,即所谓"仁者无敌"。在独裁统政治下,独裁者要击败政敌只能用"法",取得政权后要收服人心只能用"儒",即是所谓的"阴法阳儒",自汉以来,这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统治手法。 

    在红楼梦里,不妨可以将宝钗看作是儒,因为总体来说她温厚和平,豁达大度,热心助人,她也正是用"仁"化解了黛玉的敌意,所以她在收服人心方面基本上是所向披靡,大得人心,可以看作典型的"仁者无敌"。 

    而王熙凤却恰是一个法家的典型,她用各种阴狠的手腕来铲除对她有威胁的"敌人",这看看她如何处理贾琏偷娶尤二姐之事就知道了,而对下人她一向采取严厉的刑罚来进行统治,打扳子,罚月例甚至杀无赦,是以人人都怕她,她也确是威风八面。然而这种手段虽然厉害,却最终免不了力拙失人心,终不能持久。 

    而"阴法阳儒"在贾雨村的判断葫芦案一事中有再明显不过的体现,他在慷慨激昂地说"…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这句话时,内心其实已经打定主意殉私枉法,他为了利用和稳住门子,就先假惺惺的施之以"仁"---携起他手来说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而后因怕他揭露其短,便"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儒与法的关系不禁让人想起秦灭六国之后焚书抗儒,施行暴政,最后仅历二世而亡,正所谓信法兴邦而倾法亡国;而汉取得政权后"独尊儒术",却得以维持四百余年之久。 

    但是另一方面,宝钗虽"仁者无敌"并最终虽然得以和宝玉成亲,但却始终不得宝玉其心,而黛玉虽无此能,实质上却始终牢牢的抓住宝玉的心,得乎?失乎?这又似乎应了庄子的《南华经》上那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从这个角度看,道又似乎比儒高明些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