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cho119(看上去不美)
整理人: guanlipeng(2002-06-15 16:00:20), 站内信件
|
第二天(5月3日)风雨新都桥
早上7:30分在酒店如约看到我们的Baby——一辆车牌号川AK1986墨绿色的三菱吉普,以及他的主人——李老二(嘿嘿,谁让他比我小,又跟我同姓呢)。李老二有着1米75偏瘦的身材,平头、较黑,唯一的亮点是那双贼光闪烁的小眼睛,在随后的行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个康巴藏族版的“小马哥”。
把我们充足的补给装上车后,就踏上了征程。
我们这天的路是走北线,即成都一青城山、卧龙一四姑娘山、巴郎山——小金——丹巴——八美——新都桥。
在过了青城山不久,我们就和去九寨沟的车流分道扬镳了。
车子开到卧龙后在熊猫研究所外歇了歇脚,李老二同志买了把“山寨厂”生产的兰博刀和绣花布的小腰包,然后觉得把一人揍成“人造熊猫”也比花那冤枉钱去看的好,所以一致决定在前面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用膳去了。
饭店门口停着十来辆满是尘土驮满帐篷的越野摩托车,一打听是自驾车去夹金山的,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行程。这时才发现“五一”长假不知不觉中已溜走了一半,心想到了稻城人丁该不会兴旺了,不禁一阵激动。嘿,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在这些铁骑士的旁边居然还停着一辆S60型的沃尔沃,司乘人负都西装革履的,赶紧照下这强烈的反差。
饭后当车子开到四姑娘山脚下的“猫鼻儿山口”时,司机李老二因感冒药的作用要停下休息一会,而bonnie和echo已饭气攻心,昏昏然欲睡去兮,我只好独自一人下车去等候四姑娘褪去那云雾的面纱。苦候半小时未果,忿忿然继续上路。
翻越了四姑娘山后我们又翻越了巴郎山,在山上看到了瓦蓝的天空和洁白的冰雪,呼喊着留了几张影,前方就到了以嘉绒藏族聚居的美人谷闻名于世的丹巴。但可能“美人”都外出打工了,故我们又扑空了,只能是“花姑娘的没有,大公鸡的米西米西了”。
穿越美人谷,东张西望地看着那些神秘雕楼的时候天上开始下雨了,也是今天最艰苦路途的开始,即经八美到新都桥。
沿着溪流我们又穿进了群山中,雨越下越大,天色也逐渐开始昏暗,但我突然发现,尽管山路正在施工,但整个山谷在大雨的作用下竟是如此的美丽——路旁湍流着清澈的小溪,溪旁屹立着一棵棵参天大树,丝丝的云雾和那散落在树林里、小河旁的藏族民居……我沉默了,一方面是有些头痛,更多的是对眼前的景致陶醉了。
“快停车,前面有房子,我们要唱歌!”思绪被打断了。说真的,来到这样的山区,我还真愿意在草丛中就地解决,毕竟这才真正符合老祖宗所组“方便”之词的原意,但可能女孩子比我们更进化了一步,除了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外,还需要找一个完整意义的“歌厅”去唱一下歌吧。可过了几分钟远远地看着她们还在跟一个藏族老“阿姆”连说带比划,不禁替她们着急,走近方知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两位才女对着阿姆把她们所能想起的“唱歌”的同义词说遍,包括了象声词也说了,脸也整得通红,几乎就要以形体语言来表达了,阿姆依然一脸地慈祥地看着面前这两个“苦孩子”,不知所以。这时好在有一名藏族的少先队员从屋里走出领悟了她们的意思,才解了围。
天色已完全黑暗了,我们的车仍在山间、土路上颠簸着,周围阴沉沉的,窗外风雨夹杂着小雹子呼啸着。大伙的心都也沉了下来,为了驱走郁闷的气氛大伙不约而同地唱起歌来,这使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情,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的本能大大的退化,包括了记忆力,我们十分痛苦地发现竟没有几首歌是能完整唱出。
echo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发功张开她的“天眼”跟我们预测走到了“七美”了,吓得我和李老二赶紧倦紧了身体。
雹子仍然下着,落到地上被风卷起就象为我们引路的一个个白色的精录,我坚信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终于晚上十点多我们到了旅程的第一个驿站——新都桥宾乐饭店。
---- 这一刻发现,我是醒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