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民俗风情★★>>[转载]:端午节的来历

主题:[转载]:端午节的来历
发信人: ada20010827(小A)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6-24 14:13:11),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HongKong版hovejar的《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端”即事物的边缘或开始的意思;“午”是十二地支之一,由于“五”与“午”同音,这样五月五日就作为“端午节” 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称“端阳”。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憬为讨好皇帝,避讳“五”字,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吃粽子

  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简粽”。在我国,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咸粽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鲜肉、枣泥。猪肉、豆沙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的椽子,从诗人的笔下也可见一斑。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一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就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已成为民间过端午节的普及食品。



----
宝园蝶舞欢迎您..   广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