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han(∵菜单∵)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6-13 09:18:30), 站内信件
|
我们汕头市的“汕”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就有多种说法。
《论文·水部》:“汕,鱼游水貌。从水山声。诗曰: 然汕汕。”清.段玉裁注:“小雅:南有嘉鱼, 然汕汕。传曰:汕, 木巢也。”由此看来,“汕”是鱼游貌,“汕头”是个产鱼的地方,是个渔场。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土人谓鱼散卵曰汕”。澄海王应钦先生的《潮汕方言字词溯源》(时代论坛出版社,1998 8)说:散卵,作〔suang3neng6〕(选3卵)“谓鱼排出卵子也”。并举清·屈大均《广东新语》:“鱼苗,本粤西溪潭中巨鱼所散卵,至端州境始出子。”为证。潮
汕话也把鱼排卵叫〔suang3neng6〕(选3卵),写起字来,也许就是“散卵”。为什么〔suang3〕(选3)变成了〔sua3〕(散、汕)呢?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语音史》中说过:汉语许多方言都有鼻化元音,如现代济南、西安、太原等北方方言都有,西南官话如昆明话等也有鼻化元音。王力先生说:“古代汉语有没有鼻化元音?可能是有的,不过在史料上无从证实罢了。”王先生认为:“鼻化元音一般是从带鼻音韵尾的元音发展来的。其发展过程应该是韵尾鼻音影响元音使之鼻化,起初元音鼻化后仍带鼻音韵尾,后来韵尾鼻音逐渐短弱以至于脱落,才变为鼻化元音。”潮汕方言的鼻化韵母,都是来自隋唐《切韵》的带鼻音韵尾的韵部。如“甘”鼻化变成“柑”等等。
对此,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汕”是〔suang3(选3)〕变来的,那就是说:“汕头”原来就是一个鱼群产卵的地方。
综合上述,汕头原来是一个鱼产卵、游弋、捕鱼的地方,都离不开个“鱼”字。汕头就是一个渔村,由渔港而发展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 王永鑫
---- 依依不舍的爱过的人,往往有缘没有份;
来来往往的你我与她,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
: : : 欢迎你“来看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