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 认证工程师>>国家软考>>试题回忆>>软考:2001年网络设计师试卷及答案(1)

主题:软考:2001年网络设计师试卷及答案(1)
发信人: rainflight(雨飞)
整理人: reynolds(2002-06-07 13:27:58), 站内信件
唉..这里现在人气好象不太好..
好吧,今年软考又要到了,
给大家送份礼,如果对你有用,可别忘了给点鼓励 :-)
---  Rainflight

   2001年度网络设计师级上午试卷(一)
●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数据可能为___(1)___,这种编码适用的网络是___(2)___。为了在广域网上高速传输数字信号,一般可用的编码方式是___(3)___,其编码效率为___(4)___。设某编码体制的编码方法为:输入数据、( m = 1,2,… ),发送时,首先计算 bm = (aM+bm-1 ) MOD 2,发送的编码为 Cm = bm-bm-1。收到的编码为Cm,其译码方法可表示为___(5)___。
                            
(1):A. 10100 B. 01110 C. 10101 D. 00011
(2):A.广域网 B.城域网 C.局域网 D.任意网
(3):A. NRZ B. AMI C.曼彻斯特 D.8B/10B
(4):A. 20% B.50% C.70% D.80%
(5):A. C+Cm-1 B.Cm-Cm-1 C. Cm MOD 2 D.(Cm-Cm-1)MoD 2
●信元是信元交换的单位。为控制差错,在信元中包括 CRC 校验和,其生成公式为 ___(6)___,校验和对___(7)___进行校验。信元交换采用___(8)___技术进行复用。在交换过程中,当实施 VP 交换时,其中 VPl、VCI 的变化情况是___(9)___。若在交换过程中出现拥塞,该信息被记录在信元的___(10)___中。
(6):A. x8+x7+x+1 B. x8+x2+x+1
   C. x16+x12+x+1 D. x16+x15+x2+1
(7):A.整个信元 B;信元头 C.信元载荷(用户数据) D.信元的地址域
(8):A.TDM B. FDM C. WDM D. ATDM
(9):A. VPI、VCI都不变 B. VPI、VCI根据需要变化
   C. VPI不变、VCI根据需要变化 D. VCI不变、VPI根据需要变化
(10):A. GPC B. VPI C. CLP  D. PT
●RS-232 是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标准,当作为 DCE 的 MODEM 和作为 DTE 的计算机相连时,按此标准需要连接的最少线数是___(11)___。MODEM 收到呼叫信号后向计算机发送的信号是___(12)___。当数据发送完毕,计算机向 MODEM 发送的信号是清除___(13)___、MODEM 随后向计算机发送清除___(14)___信号作为应答。当使用 RS-232 通信时,通常需要使用速率匹配功能,完成该功能的协议是___(15)___。
(11):A. 3 B. 9 C. 15 D. 25
(12):A.接收数据 B.载波检测 C. MODEM 就绪 D.呼叫(振铃)指示
(13):A. 'DTE就绪' B. '请求发送' C. 'MODEM就绪' D. '允许发送'
(14):A. 'DTE就绪' B. '请求发送' C. 'MODEM就绪' D. '允许发送'
(15):A. TELNET B. XON/XOFF C. KERMIT D. XMODEM
●对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f2),则三者的关系是___(16)___。当对多路信号进行调制时,调制后各信号的频谱___(17)___。信号到达接收端后通过___(18)___分离各路信号。WDM 与 FDM 工作方式相似,但 WDM 调制的是___(19)___。ILD 是___(20)___使用的设备。
(16):A.fc-f1=f2-fc B. f2-f1 = fc C. f2+f1 = fc D. f1*f2 = fc
(17):A.相同 B.部分重叠 C.连续 D.不重叠且不连续
(18):A.解调器 B.带通滤波器 C.载波发生器 D.终端软件
(19):A.时间 B.频率 C.波长 D.相位
(20):A.TDM B.FDM C.WDM D.ARDM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___(21)___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关键成分中___(22)___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___(23)___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___(24)___。
(21):A.相邻层实体 B.同等层实体 C.同一层实体 D.不同层实体
(22):A.语义实体 B.语法 C.服务 D.词法
(23):A.语义 B.差错控制 C.协议 D.协同控制
(24):A.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 B.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
C.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 D.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 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___(25)___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 ___(26)___ 。RIP 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 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___(27)___ ,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___(28)___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调说“我到目的网络 Y 的距离为 N ”,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 K 就知道:“ 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 X,则我到网络 Y 的距离为 ___(29)___”。
(25):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集中式路由算法 D.固定路由算法
(26):A.简单 B.可靠性高 C.速度快 D.功能强
(27):A. 1个 B. 16个 C. 15个 D.无数个
(28):A.距离最短 B.时延最小 C.路由最少 D.路径最空闲
(29):A. N B. N-1 C. 1 D. N+1
●基于 TCP/IP 的互联网服务中,IP 协议提供主机之间的___(30)___分组传输服务。TCP 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___(31)___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传输中的协议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___(32)___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TCP 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 X 和 Y,甲方发送___(33)___的报文给乙方,乙方接收报文后发送___(34)___的报文给甲方,然后甲方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乙方便建立了连接。
(3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31):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32):A.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 B.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
C.正在发送的报文 D.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
(33):A. SYN=1,序号=X B. SYN=1,序号=X+1,ACKX=1
C. SYN=1,序号=Y D. SYN=1,序号=Y,ACKY+1=1
(34):A. SYN=1,序号=X+1 B. SYN=1,序号=X+1,ACKX=1
C. SYN=1,序号=Y,ACKY+1=1 D.SYN=1,序号=Y,ACKY+1=1
(注:ACK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
●CSM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控制策略中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奉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会试”这种退避算法称为___(35)___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___(36)___。
CSMA/CD 在 CSMA 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功能。网络中的某个发送站点一旦检测到冲突,它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冲突码,其它站点都会___(37)___。如果站点发送时间为 1,任意两个站之间的传播延迟为 t,若能正常检测到冲突,对于基带总线网络,t 的
值应为___(38)___;对于宽带总线网络,t 的值应为___(39)___。
(35):A. I-坚持CSMA B. 非坚持CSMA C. P-坚持CSMA D. O-坚持CSMA
(36):A.介质利用率低,但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B.介质利用率高,但无法避免冲突
C.介质利用率低,且无法避免冲突 D.介质利用率高,且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37):A.处于待发送状态 B.相继竞争发送权
C.接收到阻塞信号 D.有可能继续发送数据
(38):A. t≤0.5 B. t>0.5 C. t≥1 D. 0.5<t<1
(39):A. t>0.25 B. t≥0.5 C. t≤0.25 D. 0.25<t<0.5
●在 X.25 网络中,通常用户计算机与网络的___(40)___相连接。X.25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标准是___(41)___,它允许在收到应答前连续发送___(42)___帧数据,为用户提供的最高速率为___(43)___Kbps。两个 X.25 网络之间互联时使用___(44)___协议。
(40):A. PAD B.交换机 C.路由器 D.计算机
(41):A. 802.3 B. LAPB C. LAPD D. HDLC
(42):A. 1 B. 8 C. 32 D. 128
(43):A. 56 B. 64 C. 128 D. 384
(44):A. X.25 B. X.28 C. X.34 D. X.75
●公钥密码是___(45)___。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有___(46)___,它可以实现加密和数字签名,它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应用是___(47)___,这种应用的协商层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记录层涉及到对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的分段、压缩、数据认证和加密。
(45):A.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 B.不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
C.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 D.不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
(46):A. DES B. IDES C. 三元 DES D. RSA
(47):A. SSL B. SOCK5 C. 安全 RPC D. MD5
●OSI网络管理标准定义了网管的五大功能。比如对每一个被管理对象的每一个属性设置阈值、控制阈值检查和告警的功能属于___(48)___;接收报警信息、启动报警程序、以各种形式发出警报的功能属于___(49)___;接收告警事件、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正在进行的攻击和可疑迹象的功能属于___(50)___,上述事件捕捉和报告操作可由管理代理通过 SNMP 和传输网络将___(51)___发送给管理进程,这个操作___(52)___。
(48):A.计费管理 B.性能管理 C.用户管理 D.差错管理
(49):A.入侵管理 B.性能管理 C.故障管理 D.日志管理
(50):A.配置管理 B.审计管理 C.用户管理 D.安全管理
(51):A. get B. get-next C. set D. trap
(52):A.无请求 B.有请求 C.无响应 D.有响应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