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hgalex(岭海和风)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6-07 17:43:25), 站内信件
|
所谓广东缺乏名人,
实际上只是编修史书的人基于种种理由忽略岭南地方史所造成的假象而已。
基于种种原因,广东地方史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北方人时常以为广东是文化沙漠,其实这种偏见是毫无根据的。
宋后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是不争的事实。
隋唐时期,广州就已经位列世界四大商港。
自明代起,广东整体的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上就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负的中原地区。
中国的近代文化,近代工业,全是源自江浙和岭南。
袁崇焕,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岭南名人,有如恒河沙数,车载斗量。
民国初年,甚至出现了广东人垄断革命政府要职的情况。
抗元,反清,洪门起义,太平天国,百日维新,抗英,抗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北伐,广州公社,红花岗……
在民族危亡,历史转折的关头,哪一次不是我们广东人在浴血奋战?
在这风雨飘摇的数百载里,是我们岭南人,挑起了古老民族的大梁。
以至于在建国后,广州成为一致公认的“英雄城”
不错,广东人在二十年代的军阀混战中关起门来搞建设,对象四十年代的国共内战,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也表现得相当冷感。(其实这些阶段也不缺乏名人)可是这难道不是广东文化相对更为成熟,理智的表现吗?
广东是中国近代文化发祥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南宋末年起就已经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若非连续不断的游牧入侵,若非仍然是封建主义中心的某些地区“名人”的制肘,若非是过早发生的抗日战争(当时的广东地方政府,已经能够制造德国规格的战机和坦克了!只是还来不及量产。)广东,很可能将引领中国走向富强。
至少,今天我们也仍然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这可不仅仅只是因为改革开放。
---- [email protected]
|
|